乡村振兴背景下漳平市烟技人员角色转换提升的建议

作者: 施伟平 程思逸 黄慧敏

乡村振兴背景下漳平市烟技人员角色转换提升的建议0

摘要  烟叶生产作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加强烟叶技术推广工作尤为重要。介绍了漳平市烟技人员队伍现状,分析了烟技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烟技人员能力的6点角色转换建议,以期创新烟叶技术推广体系,加快烟草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烟技人员;现状与问题;角色转换;建议

中图分类号  F 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5-0244-03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2.15.06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uggestions on Role Transformation and Promotion of Tobacco Technicians in Zhangping C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HI Wei-ping,CHENG Si-yi,HUANG Hui-min

(Zhangping Branch of Longyan Tobacco Company, Zhangping, Fujian 364400)

Abstract  Tobacco prod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obacco technology promo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obacco technician team in Zhangping Cit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bacco technician team, and puts forward 6 suggestions for role transformation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tobacco technicians, in order to innovate the tobacco technology extension system and accelerate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tobacco agriculture.

Key words  Tobacco technicians;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Role transformation;Suggestion

为了切实解决农业科技成果在国内外转化和推广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农业部自2005年起正式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以“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为根本思想,以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为核心和载体,以专家入户、技术入户、信息入户、资料入户、补贴入户等服务方式为核心和重点,大力促进农业发展,广泛采用主导性品种、主推特色技术,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农技推广人员深入到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

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和基石,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推动力量[1-2]。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农技推广员,在熟练掌握某个具体农业科技该如何推广的同时,还需要有能够帮助农民进行生产发展规划、提高其素质的能力,这是与传统农技推广的不同之处[3]。作为面向烟农的最基层单位,烟草站是烟草行业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烟草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4-5] 。烟技人员是烟草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烟叶生产经营工作中同时扮演着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是烟叶技术推广体系的“末梢神经”,在落实政策、组织生产过程中承担着主体责任,是推动产区烟叶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在烟叶生产收购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7]。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推进,对烟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一支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知识良好、战斗能力强的烟叶技术推广队伍,成为如何实现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烟农增收增效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基层烟技人员在帮 助烟农大幅度提高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要能够帮助农户将烟叶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烟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了解我国特色农业发展趋势的过程中不断地给予烟农以帮助,努力提高烟农文化素质,使其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者[8]。

漳平地处闽西东部,位于福建西南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烟叶是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多年来,烟技人员在漳平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烟叶生产经营方面工作奉献了他们的智慧与力量。在我国从传统的烟叶生产模式向现代烟草农业模式转变的新形势下,现代科学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现代农业基础设施设备的迭代升级制约着乡镇集体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与增加农民收入也与此息息相关。烟技人员是烟叶推广体系的单元网格和主力,烟技人员素质的好与差,影响烟叶生产推广体系的发展,因此,不断促进基层烟技人员的角色转换,提升能力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乡村振兴 ”“现代烟草农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1 烟技人员现状分析

漳平市直接从事烟叶生产收购人员49人,其中包村责任烟技人员23人,人均服务面积40.6 hm2、1 826担(1担=50 kg)。

1.1 烟技人员年龄结构

整体队伍平均年龄44周岁,其中50岁及以上的16人,占比达32.7%,40~49岁的22人,占44.9%,30~39岁的8人,占16.3%,29岁及以下人员3人、仅占6.1%。其中,50岁及以上人员多是站点的中坚力量,在烟叶生产、烘烤、收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0~49岁人员是当前和接下来一段时间,烟叶技术推广工作的主力军,也是科研试验的主要承担者。从表1数据可见,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如不及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及时充实烟叶技术推广队伍的新鲜血液,5年之后一线烟叶技术人员将出现明显不足或青黄不接的现象。

1.2 烟技人员知识结构情况

全体烟技人员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13人,占比26.53%,专科文化程度的22人,占比44.90%,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14人,占比28.57%,总体知识结构较好。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近年来的继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现有烟叶技术推广队伍的知识结构,为技术推广与落实奠定了良好基础。

1.3 烟技人员技能、技术职称构成

全体烟技人员中100%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中高级以上技能40人,占81.6%,其中评级(调制)技师(二级)即占40%。全体烟技人员有12人通过当地人社(农业)部门的初级技术职称评定,占24.5%,有7人通过中级技术职务评定,仅占14.3%,参与职称评定的比例仅38.8%。从表3可以看出,烟技人员实现100%持证上岗,队伍总体技能等级结构较高。也反映出烟技人员的参与技术职称评定的意愿不高,覆盖面不广,高层次人才较为缺乏。

2 烟技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基层烟技人员虽然经验丰富、文化知识较高,但随着乡村振兴和工作内容的拓展、服务功能的增加、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人员数量偏少、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梯队建设不尽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

2.2 考核激励机制不尽合理

烟叶生产经营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涉及的农户多,牵扯的业绩考核指标多,因经济、环境、实际情况的差异,没有很好的科学绩效评价机制,导致责任心不强,工作技术要求落实不到位。同时,缺少基层烟技人员的技术职称评聘晋升通道,基层烟技人员学习与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地调动起来,导致知识结构更新缓慢,观念陈旧,技能水平提升缓慢,创新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对此,用人单位应满足其物质需求,激发劳动者热情,提高个人能力,集中力量发展生产[9]。

2.3 事务性工作冗繁

事务性工作越来越多,挤占技术指导、生产服务、科技创新等具体业务的时间,事务性工作让基层烟技人员疲于应对,身心疲惫。同时,使育苗户、种植户、烘烤师等烟农受众群体不能得到充分的培训指导,导致技术成果到户率、到田率、到位率低,没有很好地使烟农增产增收增效,让烟农满意。

3 加快烟技人员角色转换的建议

烟叶科技推广的落脚点是推广烟区先进、实用的技术,要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烟农。一定意义上讲,烟技人员的素质、技能及其管理能力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一个烟区的烟叶生产水平,是新政策、新产品、新成果的传播者和实施者,是政府、烟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如何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高效、有序地衔接起来,关键在于要促进基层烟技人员能力的提升,加快其角色转换,切实做好烟叶技术推广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要当惠农政策的宣传员

烟技人员进村入户,跑户头、跑田头、跑烤房群,遍及烟区各乡镇农村,与烟农近乎朝夕相处,与烟农的接触时间最多、最频繁,在加快烟草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政策宣传支撑作用,要当好惠农支农政策的宣传员。在这个过程中,要把烟叶生产经营相关政策、烟农增收工作举措以及涉及大农业扶持政策等各种强农惠农政策详细宣传到每一个烟农,让烟农充分利用有利政策,实现增收、创收。

3.2 要当烟叶技术的宣贯员

要指导烟农落实一项生产技术,基层烟技人员既要通过书籍、电视、网络、技术培训等渠道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专业技能,还要从日常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烟叶生产技巧。这就要求基层烟技人员要全面掌握技术的理论知识、具有实践能力,要落实规定学习动作,加强思想武装头脑[10] ,才能保证技术宣贯的正确性,确实把正确的、实用的技术传授给烟农,并在指导过程中发现不足、改进不足,最终达到技术推广目的。同时,烟技人员要有“海纳百川”的心态与能力。除宣贯烟叶生产规范技术、标准技术、关键技术外,烟技人员还要善于、勇于、乐于接纳新事物,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和传递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创造性开展烟叶生产工作,才有创新的空间与素养。

3.3 要当技术落实的督导员

在演绎并履行好宣传员、宣贯员这些角色与职能后,并不是说烟技人员就可以放手了,技术推广最主要的是看效果,这就需要烟技人员在其中进行“督导”。所谓“督导”,就是监督和指导,烟农的技术是否落实、落实是否到位,要进行监督,并对其中的差距进行分析、校正、指导,保证技术按规范、按标准推进。因此,烟技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睁大双眼”从小、从实用着手,就生产过程的某一细节问题进行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为不断改进、完善的烟叶生产技术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意见,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烟技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升自身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