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苏家坨镇乡村道路植物景观特征研究
作者: 易红霞 李坤 董丽
摘要 乡村景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而乡村植物景观是乡村景观的重要载体。选择北京市苏家坨镇19个村庄作为调研对象,对乡村道路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研。从物种构成特征、植物景观结构等方面对苏家坨镇乡村道路植物景观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共调查到植物186种隶属于53科122属,乡土植物有145种,所占比例为77.96%;植物应用上大量使用乡土植物,植物景观季相变化较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乡土景观特色;除此之外探讨了不同道路景观的营建特征,归纳了典型的植物景观结构模式。最后,总结了当前植物景观特征,并探索苏家坨镇乡村道路植物景观建设的方向。
关键词 苏家坨镇;乡村;道路景观;植物景观
中图分类号 S 7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6-0075-07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6.02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oad Plants Landscape in Sujiatuo,Beijing
YI Hong-xia, LI Kun, DONG Li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Abstract Ru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nd rural plants landscape is also an crucial carrier of rural landscape. In this study, 19 villages in Sujiatuo Town, Beijing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o conduct field research on the plant landscape of rural roads. The plant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oads in Sujiatuo Town were studied from the aspects of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plant landscape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plant species in the research area was 186,belonging to 53 families and 122 genera,and there were 124 native species that the proportion was about 77.96%;making full use of native species and valuing the seasonal change effect,so the plants landscape showed the original rural features. Then typical structural patterns of plants landscape were summarized based on analyz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oad landscape. Finally,the present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s landscape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destination about plants landscape of rural road in Sujiatuo was explored.
Key words Sujiatuo Town;Rural area;Road landscape;Plants landscape
乡村植物是乡村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1],作为营造乡村景观,展现乡村风貌特色和风土人情,构建乡村绿色生态网络的重要元素,在快速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引导下的今天,对乡村植物景观开展系统性的研究成为一项重要内容。按照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可以将乡村植物景观划分为村落植物景观、农田植物景观、道路植物景观和水域河道植物景观[2]。道路景观是乡村绿地中的“线状”绿地,也是乡村绿地中的廊道景观[3],不仅兼顾美化城镇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4],还是乡村特色地域文化的体现。前人研究多以乡村道路景观评价[5-6]和规划设计[7]为主,鲜见针对某个地区植物景观现状特征研究。
因此,笔者以北京市苏家坨镇19个村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乡村道路景观的物种构成、物种来源、应用频度以及景观结构模式等特征,总结了苏家坨地区乡村道路植物景观现状特征,进而寻找苏家坨镇乡村道路植物景观建设的方向。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苏家坨镇位于海淀区西北部,北临昌平区阳坊镇,东临海淀区上庄镇、西北旺镇、温泉镇、南邻门头沟区军庄镇,西邻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和昌平区流村镇。苏家坨镇成立于2003年8月,由原苏家坨乡、北安河乡、聂各庄乡3乡合并而成,目前共有19个村委会和4个居民委员会(图1)。镇域总面积8 457 hm2,主干道路有六环路、北清路、温阳路、颐阳路,京密引水渠和稻香湖湿地纵贯镇域南北。苏家坨地区的地势西高东低,西南部山区坡度较高,东部地形平缓。西部和部分南部地区属于太行山余脉,即“西山”山脉,平均海拔1 000 m左右。山坡位于西北环线中部铁路两侧,平均海拔100 m。该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6 ℃,1月平均气温-3 ℃,7月平均气温30 ℃。
据查阅资料,苏家坨镇域内共有市、区、乡三级道路44条(主要道路概况见表1),全长149.025 km,其中市级道路5条、区级道路10条、乡级道路29条。乡村道路是指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7],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8]3种类型,一般根据路面宽度划分。该研究的道路采用广义概念,即所有处于苏家坨镇范围内的乡村道路。
1.2 调查方法
选取苏家坨地区19个村庄作为调研对象,采用样线法与样方法相结合对各村庄道路植物景观展开调查。调研时间为2021年1—7月,分春季(3—5月)和夏季(6—7月)进行调研。调查内容包括植物种类、群落结构以及植物景观应用特征等,记录植物种类、株高、冠幅、胸径、应用频度、物候期、观赏特性、来源方式、功能等,对于植物群落以及其他植物景观特征采用局部测绘及拍照记录的方法进行调查。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苏家坨镇19个村落道路植物景观的植物种类、科属分布、物种来源、生活型、观赏特性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不同类型乡村道路植物景观结构等特征,进一步探讨北京苏家坨地区乡村道路植物景观的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物种统计
2.1.1 物种构成特征。
该调查共记录苏家坨地区乡村道路植物景观维管束植物共计186种(含变种及品种),隶属53科122属(图2)。从生活型来看,乔木共计20科31属54种(其中常绿乔木2科5属6种,落叶乔木18科26属48种);灌木共计13科20属31种(常绿灌木3科3属6种,落叶灌木11科17属25种);草本植物共计28科67属94种(一、二年生草本13科27属32种,多年生草本23科44属62种);藤本和竹类植物共计6科7属7种,藤本植物包括茜草(Rubia cordifolia)、牵牛(Ipomoea nil)、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葡萄(Vitis vinifera)、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和白首乌(Cynanchum bungei),竹类仅有早园竹(Phyllostachys propinqua)。
经统计发现(表2),物种数≥10的科有2个,科数分布仅占总科数的3.77%,其物种数占总种数的30.11%;种数为2~9的有30个,其科数分布占总科数的56.60%;单种科有21个,其在科数分布中所占比例为39.63%,但物种数仅占物种总数的11.29%。由此可知,科属分布和种数分布间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苏家坨镇乡村道路景观选用的植物物种来源较为集中。
在物种科数分布上(表3),植物种类最多的蔷薇科共计有30种植物,所占比例为16.13%,植物分布于12个属,包括桃属、李属、杏属、樱属、苹果属等小乔木以及蔷薇属、绣线菊属等花灌木;其次为菊科,共计26种,所占比例为13.98%,包括蒿属、蒲公英属、假还阳参属等14个属的草本植物。豆科、十字花科和木樨科所占比例均为4.84%;豆科9种植物主要涵盖了6属,包括槐属、刺槐属的乔木以及黄芪属、米口袋属、野豌豆属等草本植物;十字花科植物以观花草本植物分布于7个属;木樨科植物分布于5个属,包括梣属乔木以及丁香属、女贞属、素馨属、连翘属等开花灌木。禾本科、杨柳科、柏科、唇形科、天门冬科物种所占比例依次为3.23%、3.23%、2.69%、2.15%和2.15%。
2.1.2 物种来源特征。
根据植物物种来源可分为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2类。乡村作为乡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来源地,其对乡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苏家坨镇乡村道路景观中乡土植物145种,所占比例77.96%,隶属于58科118属,外来植物41种,占22.04%,隶属于19科33属(图3)。由此可知,乡村道路景观大量使用乡土植物,以突出其乡村地域特色。
2.1.3 应用频度特征。
通过植物应用频度分析可知,在乡村道路景观中,乔木植物种类较多,草本种类以自生植物为主,总体应用频度也较高;灌木分布并不广泛,多作为观花植物和常年异色叶植物应用;藤本、竹类种类最少,其应用频度明显低于其他植物生活型。乔木物种中应用频度排在前15位的植物种类依次为国槐(Styphnolobium japonicum)、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油松(Pinus tabuliformis)、银杏(Ginkgo biloba)、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f. atropurpurea)、紫叶桃(Amygdalus persica ‘Zi Ye Tao’)、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榆树(Ulmus pumil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ils)、龙爪槐(Styphnolobium japonicum ‘Pendula’)、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金枝国槐(Styphnolobium japonicum ‘Golden Stem’)、香椿(Toona sinensis)(图4),其中国槐应用频度最高达89.47%,这是由于道路及河道两侧列植的植物多为国槐;毛白杨、圆柏、油松和银杏的应用频度依次为78.95%、63.16%、57.89%和52.63%。
灌木物种应用频度排序前15的依次为大叶黄杨(Buxus megistophylla)、紫丁香(Syringa oblata)、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连翘(Forsythia suspensa)、金叶女贞(Ligustrum × vicaryi)、铺地柏(Juniperus procumbens)、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Atropurpurea’)、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rum)、沙地柏(Juniperus sabina)、棣棠花(Kerria japonica)、月季花(Rosa chinensis)、蔷薇(Rosa multiflora)、红瑞木(Cornus alba)、天目琼花(Viburnum opulus subsp. calvescens)、小叶黄杨(Buxus sinica var. parvifolia)(图5),其中大叶黄杨应用频度最高,为52.63%,紫丁香的应用频度为42.11%,金叶女贞和紫叶小檗则作为应用频度最高的彩叶植物分布于苏家坨镇道路景观中,其应用频度分别为36.84%和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