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屯溪三江省级湿地公园越冬水鸟时空分布动态
作者: 章鹏 代震 曾德全 张乐屯 郝燚 汪筱颖 周纯 吕顺清 于超
摘要 针对安徽屯溪三江省级湿地公园不同生境的越冬水鸟,利用样点调查法,记录水鸟的种类和数量,研究水鸟在越冬期的分布动态。结果表明:安徽屯溪三江省级湿地公园是越冬水鸟重要的越冬场所,越冬水鸟在安徽屯溪三江省级湿地公园的不同地点(梅林湿地、湖边水利枢纽集水区、湖边水利枢纽尾水区、新潭水利枢纽集水区、新潭水利枢纽尾水区、广宇湿地)总数量共6 191只,有36种。尽管不同地点和月份之间的水鸟种类、数量无明显差异,但仍表现出水利枢纽尾水区多于集水区,人为干扰较大的湿地鸟类较少;越冬中期(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的水鸟数量和种类大于越冬初期(2020年10月和11月)和末期(2021年2月和翌年4月)。
关键词 越冬水鸟;多样性;城市湿地;屯溪三江省级湿地公园
中图分类号 Q 9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6-0073-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6.02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Wintering Waterfowls for Tunxi Provincial Wetland Park in Huangshan City
ZHANG Peng1,DAI Zhen2,3,ZENG De-quan2,3 et al
(1.Tunxi District Forestry Bureau,Huangshan,Anhui 245021;2.Eco-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Research Centre of Xin’an River Basin,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 Anhui 245021;3.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Huangshan University, Huangshan, Anhui 245021)
Abstract The species and numbers of overwintering waterfowls in different habitats of Tunxi Provincial Wetland Park were recorded by using the sample survey method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dynamics of waterfowls in the overwintering peri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rk was an important wintering habitat for wintering waterfowls,the total number of 6 191 and 36 species for waterfowls in different sites(Meilin wetland,Hubian dam catchment area,Hubian dam tailwater area,Xintan dam catchment area,Xintan dam tailwater area,Guangyu wetland) at the wetland park. Although no difference of the number and species between different sites and months,dam tailwater areas were more than dam catchment areas and the waterfowls’ number and species were less in more human disturbance;The number and species of waterfowls in mid-wintering (December 2020 and January 2021)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early winter (October and November 2020) and late winter (February 2021 and April 2022).
Key words Wintering waterfowls;Diversity;Urban wetland;Tunxi Sanjiang Provincial Wetland Park
河流湿地环境为越冬水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及大量栖息地,特别是水鸟。冬季的水鸟会大量聚集在河流湿地栖息[1]。然而,越冬水鸟对生境的变化非常敏感,栖息生境不同斑块中的水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2-3]。水鸟分布与其栖息地众多的生境因子存在密切联系。水位变化影响水鸟栖息生境的暴露,进而影响其栖息空间[4-5]。不同水鸟对水深的适应存在差异,从而减少水鸟之间的空间竞争[6]。湿地中不同类型栖息地的生物资源为越冬水鸟提供大量的觅食机会,进而造成水鸟多样性的不同[7]。
城市河流湿地公园为水鸟提供了大量栖息地及食物来源,因此城市中的水鸟倾向选择在河流湿地公园栖息[8-9]。然而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人群活动(如垂钓或施工)进一步造成了水鸟分布和群落组成的差异[10]。目前有关黄山市城市河流湿地水鸟研究调查较少。安徽屯溪三江省级湿地公园属于城市湿地公园,地处安徽省黄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皖南地区水鸟停歇和越冬场所。笔者调查了安徽屯溪三江省级湿地公园不同生境中水鸟的种类和数量的差异,研究该区域水鸟群落组成以及群落多样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为湿地水鸟保护提供具体的建议及指导。
1 研究区概述
屯溪三江省级湿地公园西起新潭镇梅林村,东至尤溪村,南至率水大桥,由河流、滩地、园林绿地等组成。包含屯溪区境内的横江、率水和新安江,横江与率水是新安江的主要支流,分别从西北和西南2个方向奔流而来,在老大桥相汇成新安江,向东流去,是屯溪区重要的永久性河流湿地。
屯溪三江省级湿地公园是皖南重要的水禽停歇地和越冬场所,该湿地公园是以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和保护越冬水鸟为主,兼湿地自然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及开发利用于一体的省级湿地公园。屯溪三江省级湿地公园流经城市的郊区和市区,并且在河道之间存在数个水利枢纽坝。越冬水鸟因水位和人为干扰的差异而分布不同。
2 调查方法
2.1 数据调查方法
在屯溪三江省级湿地公园的梅林湿地(郊区湿地)、新潭水利枢纽集水区、新潭水利枢纽尾水区、广宇湿地(市区湿地)、湖边水利枢纽集水区、湖边水利枢纽尾水区进行水鸟群落调查,调查时间是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4月15日,调查时间为8:00—12:00或者14:00—18:00。每15 d进行1次调查,共14次。在记录监测时间与调查位点的经度、纬度的基础上,通过单筒望远镜利用直接计数法记录水鸟的种类和数量等信息。
2.2 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Office软件将相关数据进行电子化整理后,通过SPSS软件的非参数检验比较研究区不同调查位点和不同月份的水鸟群落物种数量、种群数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1,表示变量间差异极显著;P<0.05,表示变量间差异显著;P>0.05,表示变量间差异不显著。
优势种:f=N i/N
多样性(香浓-威纳指数):D=1-(N i/N)2
均匀度指数:I=H*/lnS
式中,N i为某种鸟的数量;N为所观察区域所有水鸟的数量总和;H*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为各水鸟总数量。当f>10%时,表示该鸟种为群落中的优势种[6]。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月份水鸟分布情况 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4月15日屯溪三江省级湿地公园越冬水鸟的记录总数量为6 191只,有36种,水鸟每月平均数为(884.43±576.44)只,平均种类为(16.71±4.68)种。2020年10月有11种水鸟,总数量为145只;11月有21种水鸟,总数量为966只;12月有23种水鸟,总数量为1 591只;2021年1月有19种水鸟,总数量为1 510只;2月有15种水鸟,总数量974只;3月有17种水鸟,总数量为856只;4月有11种水鸟,总数量为149只。可见,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水鸟种群数量最多,2020年12月水鸟物种数量最多,11月次之,10月和2021年4月份水鸟种类和数量最少(图1)。
3.2 不同地点水鸟分布情况 通过统计不同地点水鸟种类和数量发现,共计6 191只,36种。其中,梅林湿地统计有722只水鸟,种类有8种;新潭水利枢纽集水区统计有1 179只水鸟,种类有13种;新潭水利枢纽尾水区统计有3 507只鸟,种类有29种;广宇湿地统计有139只水鸟,种类有3种;湖边水利枢纽集水区统计有129只水鸟,种类仅有7种;湖边水利枢纽尾水区统计有515只水鸟,种类有13种。水鸟平均种类为(12.17±9.09)种,水鸟平均数量为(1 031.83±1 274.72)只(图2)。新潭水利枢纽集水区和尾水区统计的水鸟数量和种类最多,广宇湿地和湖边水利枢纽集水区统计的水鸟数量和种类最少(图2)。
3.3 多样性分析 由表1可知,在不同月份,2020年11月和2021年1月的Shannon-Wiener指数相对较高,分别为1.97和1.96,最低为2021年2月,仅1.77;均匀度指数最高为2020年10月和2021年4月,均为0.55,最低为2020年12月,仅0.30。
由表2可知,在不同地点,新潭水利枢纽尾水区的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为1.83,但该地均匀度指数却最低,为0.22;广宇湿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最低,仅0.15,湖边水利枢纽尾水区的均匀度指数最高,为0.44。
在湿地公园内,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骨顶鸡
(Fulica atra)、绿翅鸭(Anas crecca)和小鷉(Tachybaptus ruficollis)是优势种,数量分别为1 508、645、1 391和1 514只,所占比例分别为24.36%、10.42%、22.47%、24.45%。
分析不同地点间水鸟的数量发现,新潭水利枢纽集水区和尾水区的越冬水鸟数量无显著性差异(Z=-0.327,P=0.747),梅林湿地与广宇湿地的越冬水鸟数量无显著性差异(Z=-0.923,P=0.376),湖边水利枢纽集水区和尾水区的越冬水鸟数量无显著性差异(Z=-0.639,P=0.536)。不同月份之间水鸟的数量总体无显著性差异(λ2=2.64,P=0.85),但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水鸟的数量明显大于其他月份。
4 讨论
在不同调查地点,由于生境类型不同,水鸟的栖息条件不同,新潭水利枢纽尾水区和湖边水利枢纽尾水区水鸟的数量要明显多于新潭水利枢纽集水区和湖边水利枢纽集水区,这是由于水利枢纽坝截留了河水,形成坝上的集水区和坝下的尾水区,进而造成了水位的高低不同。在尾水区,由于水位较浅,大量河滩暴露,为水鸟提供大量食物及栖息场所。
2020年10月到2021年4月,屯溪三江省级湿地公园的水鸟种类和数量在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达到高峰,再缓慢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屯溪三江省级湿地公园属于河流型湿地,是越冬水鸟重要的栖息地。冬季河水流量减少,流速下降,众多滩地暴露,为越冬水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5 结论
安徽屯溪三江省级湿地公园是越冬水鸟重要的越冬场所,尽管不同地点和月份之间的水鸟种类、数量无明显差异,但仍表现出新潭水利枢纽尾水区多于集水区,人为干扰较大的湿地鸟类较少;越冬中期的水鸟数量和种类大于越冬初期和末期。
参考文献
[1]罗磊,刘博野,杨亚桥,等. 黄河合阳至大荔段湿地越冬水鸟群落多样性初步研究[J]. 湿地科学,2020,18(4):407-412.
[2] 张姚,谢汉宾,曾伟斌,等.崇明东滩人工湿地春季水鸟群落结构及其生境分析[J].动物学杂志,2014,49(4):490-504.
[3] 张福安,宋春明,何霖,等.涨渡湖越冬水鸟组成特征及影响因素[J].湖北林业科技,2020,49(6):55-59.
[4] 王晓媛,江波,田志福,等. 冬季安徽菜子湖水位变化对主要湿地类型及冬候鸟生境的影响[J]. 湖泊科学,2018,30(6):1636-1645.
[5] 曾益波,彭波涌,彭平波,等.西洞庭湖越冬水鸟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J].湖南林业科技,2020,47(6):37-46.
[6] 张笑辰,金斌松,陈家宽,等.鄱阳湖四种水鸟的栖息地利用与水深和食物的关系[J].动物学杂志,2014,49(5):657-665.
[7] 王新建,周立志,陈锦云,等. 长江下游沿江湿地升金湖越冬水鸟觅食集团结构及生态位特征[J]. 湖泊科学,2021,33(2):518-528,651.
[8] 雍凡,张文文,吴翼,等. 江苏句容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越冬水鸟种群动态研究[J]. 湿地科学,2019,17(6):651-657.
[9] 景东东,王晓军,景慧玉,等.太原汾河湿地公园秋冬季鸟类多样性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7):18-21.
[10] 陈水华,丁平,郑光美,等.城市化对杭州市湿地水鸟群落的影响研究[J].动物学研究,2000,21(4):279-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