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营企业发展路径突破研究

作者: 张静瑶

农村民营企业发展路径突破研究0

摘要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探索以及国家越来越重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农村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其经济特点和特殊的增长模式,农村民营中小企业存在固有的弱点和缺陷,从一开始就导致市场、技术和内部财务管理观念的松懈,使一些农村民营中小企业成为经济上的巨人和财务管理上的矮人,这种鲜明的对比客观上阻碍了农村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解决农村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将促进民营企业更好、更快、更强地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 民营企业;国民经济;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 F 2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6-0239-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6.05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Breakthrough i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Private Enterprises

ZHANG Jing-yao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Zhejiang 316000)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private enterprise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With th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state attach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of individual private economy, rural private econom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However, due to its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al growth mode, rural privat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inherent weaknesses and defects, which lead to the lax market, technology and inter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concept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Some rural privat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ecome giants in economy and dwarves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this sharp contrast objectively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rivat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olving the development problem of rural private enterprises will promote better, faster and stronger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contribute more to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Key words Private enterprise;National economy;Optimization method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表明我国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视,如何更好更快地实现乡村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民营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大,同时乡村以其丰厚的人文和地理条件等吸引力民营企业在乡村的建立与入驻,进一步实现了民营企业与乡村发展的和谐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就要求了产业兴旺,乡村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其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能够促进资金资源等向乡村中投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可以以乡村民营企业为中心,促进乡村产业链的发展,最终实现乡村美好发展。

1 文献回顾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农村发展就有了许多的研究与认识,对于民营企业如何助推农村发展,更是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周琳[1]认为民营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巨大,不仅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还促进了农民农村的全面发展,民营企业以其自身优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焦伟红等[2-3]认为政府要注重激励,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培育典型,示范带动,建立长效的帮建机制。王宏晴[4]认为农村民营企业中劳资难题比较突出,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要改善劳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赵佳涛[5]认为农村民营企业管理者主要可以运用年薪制来保障激励企业员工,运用多种方法来保证模式运行。申浩[6]认为可以通过习水县“1+N”模式、特驱集团“141”精准扶贫模式、金沙县“富民贷”模式等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农村民营企业发展。叶万全等[7]认为企业在农村互联网平台中进行金融服务对于农村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要运用好互联网融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运行过程当中,存进企业全面发展。李含琳等[8]认为在大部分农村贫困地区,农村资源开发、产业选择和产品销售往往成为政府行政工作的一部分,政府要加大重视,引导进行协调。陈伯军[9]认为影响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是非财务信息,而企业的财务信息由于各种原因作用并不是很显著。因此有必要建立齐抓共管、多方共赢的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缓释、鉴别机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邵姝静[10]认为民营企业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并以其自身优势实现乡村振兴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李怡燃[11]认为民营企业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农村产业扶贫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助推国家精准脱贫的战略工作的实施。

2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我国民营企业在近些年以来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一些龙头性民营企业企业规模也在逐年增长,以下是一些有关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基本现状(图1~2)。

从图1~2可以看出民营企业从2011年开始就呈现一个逐年不断发展的趋势,大型500强民营企业门槛不断提高说明了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说明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2017年是民营企业作为蓬勃发展的一年,500强民营企业的门槛与收入总额都呈最大比例提升,因此必须要加大对于民营企业的重视。农村民营企业作为民营企业的基层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整体发展对于农村民营企业发展同时也至关重要。

3 农村民营企业发展问题

3.1 财务管理观念落后,模式僵化

我国农村民营企业很多都是家族企业或者是合伙企业,这种企业类型不能真正融入现代的法律体系。根据调查显示,超过70%的农村民营企业现阶段仍然采用的是家庭管理集中模式。由于公司的产权和治理结构不合理,极大地限制了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虽然这种家族管理模式在创业初期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然而,企业的发展、强化和监管需要复杂的管理和组织结构,家族管理模式固有的特点在大型私营公司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长期以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私营公司受到严格限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是采用家族管理模式。由于家族企业是血脉相连的,人类社会大于资本。外来人才就很难进入企业管理的核心难以融入他们的家族,所以他们的人才劣势暴露无遗往往招不到核心人才而丧失竞争力。而且小型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不清晰,这种组织形式不利于公司整体的快速发展。并且家族企业或合伙企业的组织结构不稳定,所有权和运营的变化对企业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并阻碍其发展。

3.2 透明度不够,信息不能做到及时公开

有极少数农村民营企业采取非法和不合法的措施,增加经营成本、减税和隐瞒实际利润,以实现其目标;农村民营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通过延长工作时间、减少环境影响津贴、工资扣除等增加营业利润的损害。同时,农村民营企业内部人员变动、管理层变更等信息不能够及时被员工知悉,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情况,员工们不能够及时向公司反映意见要求,长期积累会致使员工们对于公司的认同感极度降低,对于公司上层人员变动持一种不在乎,不介意的心态,不利于公司内部力量凝聚,长时间下去会影响农村民营企业发展。

3.3 多数农村民营企业采用高度统一管理方式,民主度较低 因为我国的大部分农村民营企业采用的是家族管理模式,企业的经营者既可以是经营者也可以是管理者,大部分财务人员都是选择自己家族中的“自己人”,使得财务管理体系过于简单和契合。此外,大多数私营企业是由农村企业家、农民工人或进城务工回乡后辞职的人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建立的,其中许多人文化低下,无法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和经营理念;财务报表中的指标不可靠,过于强调控制而不是管理。公司财务管理保持在同一水平,财务管理等设备投资也较低。许多私营公司仍然采用简单的现金会计方法。会计基础薄弱,很少有人熟悉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很多民营公司没有会计电算化。职工对于企业发展有意见建议也得不到及时反馈与回答,对于企业的认同感不断丧失,民主得不到贯彻,企业完全就是一个“一言堂”。

3.4 人员素质较低,人才队伍建设迫切 在我国的农村民营企业中,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财务人员变化得非常快。经过调整的工作人员,其中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具备必要的财务知识,不被允许履行职责,从而导致许多操作错误。甚至一些私营民营公司的会计也是老板中的家族成员,完全按照老板的意图行事:处理税务稽查,就要增加成本,乱调成本,人为制造“管理成本”和“经济利润”。因为缺乏良好的财务管理,农村民营企业不能通过注重投资的直接效益来充分利用其财政资源。缺乏合理的资本结构意味着融资来源与融资业务不协调,公司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很难为不同类型的融资获得最佳附加值。来自私人公司的贷款往往数额巨大且昂贵,而且没有考虑到财务绩效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4 农村民营企业发展优化途径

4.1 转变财务管理观念,优化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村民营企业在极其复杂以及不稳定的环境中艰难经营,风险因此就会变得越来越大,企业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就必须重视财务管理 ,并在财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评估等方面发挥作用。这些都来自企业财务管理的性质和特点。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管理经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营状况好坏。因此,企业所有者必须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吸引注意力,加强管理,这符合国家、公司和自身的利益。要结合自己的业务特点,开发实用的财务和经济系统,控制内部,管理账户、资金和资产,改变家庭模式,并在财务职位上丰富员工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

在当今社会,知识等于金钱。农村民营企业要实现发展,就必须不断引进适应企业发展各个方面的人才,以充分利用知识的有效性和人才的价值,促进民营企业更快更强地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和人力资源,如专利、商标权、专有技术和贸易基金、信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决定一个公司能否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要采用知识效率和人才价值的概念。

现金流是衡量公司运营质量的重要标准,在许多情况下,现金流指标比利润指标更重要。即使一家公司表现良好,它也可能因为缺乏流动性而导致财务状况恶化而破产。应特别注意控制现金流和加强收支管理。公司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是使其利润得到最大化,因此财务管理这一过程就必须树立和企业经营一样的目的就是使利润最大化的理念。要实现最大化的利润目标,必须加强对收入、成本、成本和资金等指标的控制,以实现其最大化的利润目标。

4.2 提升公司透明度,及时有效公开信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