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培养对林学专业本科人才质量提升的成效评价

作者: 刘华 傅松玲 朱孟一 马玉华 王兆成 唐雪海 任杰

多元化培养对林学专业本科人才质量提升的成效评价0

摘要 本科人才质量仍是提升高校发展的基石。针对目前林学专业本科学生存在的就业心态偏激、职业规划欠缺、专业技能不足等问题,安徽农业大学历经3年采用了产学研合作教学、PI团队协同指导、研究生辅助实践教学、国际联合培养等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林学专业卓越人才教学改革,大力提升学生的先进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基于对培养对象的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访谈反馈的问卷,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林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才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元化培养模式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其专业技能水平、团队协作能力、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广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在进行岗位选择过程中,对岗位的主观感受及其薪资待遇关注度明显较高;用人单位则更加重视就业者的个人综合素质水平。因此,多元化培养模式是一条提升林学专业应用型有效途径,对安徽省农林专业人才培养有一定创新示范作用,也为林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对林学专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林学专业人才;多元化培养;质量提升;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9-0269-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9.06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valuation of Diversified Pattern of Talent Training on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Undergraduate in Forestry

LIU Hua, FU Song-ling, ZHU Meng-yi et al

(School of Forestry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6)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alents is still the cornerstone that enhances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employment mentality,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planning,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s adopted a kind of pattern with training multiplex personnel by industrial and research in teaching, PI team collaborative guidance, graduate auxiliary practice teaching, international joint training. The cultivation mode, actively explore the reform of forestry professional and talent teaching, and vigorously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advanc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arning, professional skill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of the trace survey of the cultivation and the feedback of the employer’s interview, and the quality of the undergraduate graduates of forestry majors is evaluated by the hierarchical analysis (AH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ndergraduate graduates in the process of multi-cultivation, the teamwork ability, enthusiasm of learning, and the enthusiasm of graduates were approved by employer. The graduates focused more on the position and their salary. The employer were more emphasize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ersonal comprehensive quality level of the employee. Therefore, the diversified training mod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forestry. It has a certain innovative demonstration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Anhui Province. It also provides new solutions for the work of undergraduate talents in forestr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specialty.

Key words Professionals of forestry;Diversity pattern of training;Quality improvement;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在面对全球疫情的严峻挑战的局面之下,找工作难仍然是本科生乃至全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1]。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骤增,林学专业较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更难就业。林业领域工作环境艰苦,加之林业企业的待遇偏低,导致诸多高等林业院校林业毕业生不愿从事本专业工作,人才流失严重。要加快林业经济及生态的转型,其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法宝。高等林业教育以校园为培养专门人才的园地,与企业、科研单位、基层林业管理部门充分合作、多元培养,把生态和环境意识固化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中,对提高林业人才高效就业十分重要。

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背景下,通过对林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积极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行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多元化培养林学专业卓越人才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将多元化指导和国际化教育结合,开拓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国际联合培养教育协同创新下林学专业的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培养高素质林业管理人才提供有效途径。林学专业本科生多元化培养圈层关系如图1。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8—2020年安徽农业大学所有林学本科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共发放问卷182份(在计算就业率时去掉升学人数的样本),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就业去向、就业满意状况以及对学校就业指导的看法等方面。问卷收发统计情况见表1。

以多元化培养本科人才为指导方针,分析用人单位对多元化培养模式下本科毕业生的评价。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及专家进行座谈、随机员工的访谈调查,从专业技能水平、团队协作能力、学习积极性、综合评价4个方面分别打分(每项满分10分),收集、整理反馈意见后评价其对多元化培养本科毕业生的人才满意度。

1.2 林学专业本科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林业院校实际情况,分析影响林学专业本科生人才质量的因素,将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层(A、B、C和D层)(图2)。

1.3 矩阵构造及权重计算

基于“林学专业卓越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图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影响效益,邀请学校及用人单位等相关专家进行重要指标赋值打分,通过对同一级指标进行两两对比,按照指标之间的重要性进行重要性赋值;重要性评级标准分别为绝对重要(9分)、非常重要(7分)、明显重要(5分)、略为重要(3分)、一样重要(1分),根据结构关系构造A-(B1-B2)、B1-(C1-C2-C3-C4)、B2-(C5-C6)、C1-(D1-D2-D3)、C2-(D4-D5-D6-D6)、C3-(D8-D9-D10)、C4-(D11-D12-D13)、C5-(D14-D15-D16)、C6-(D17-D18)判断矩阵,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并用SPSS进行一致性检验[2-5]。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元化培养方式对学生就业方向选择的影响

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质量是考量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质量的综合性指标之一[6-7],就业率及就业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反映了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情况[8]。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一方面要夯实本科生专业基础能力、提升本科生工作成效,另一方面要展现出林业行业特色,转变就业工作观念吸引人才深入研究[9]。

图3为安徽农业大学2018—2020年林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明显的就是就业方向呈现出对高质量岗位选择逐年增加的趋势,尤以对国企及有高技能水准岗位的重视不断增加。其中2020年选择政府单位、事业单位、科研单位的林学毕业生人数较2018和2019年分别提高了8%和5%左右。2020年选择国企的林学毕业生人数较2018年提高6%左右,较2019年提高了4%左右。而2020年选择民营企业、个体企业的林学毕业生人数较2018年降低14%左右,较2019年降低5%左右。说明林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对民营企业岗位的竞争热情有所消退,这主要源于多元化培养的本科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自我价值观重新定位,这与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密不可分,与国家对高质量人才就业的大力扶持政策也息息相关。因此,教学质量提高必然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增进了卓越人才对高质量岗位追求的热情。

2.2 用人单位对多元化培养模式下本科毕业生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往往比较看重工作经验,而应届毕业生也常常因缺少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从问题出发,多元化培养的本科生在校期间,受企业、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基层林业推广站技术员、硕博研究生等联合指导,通过进入优秀企业设立的专业相关工作站学习、参与博士研究生科研课题研究,供学生校内学习之余参加实践工作、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为学生就业夯实专业基础[10]。

专业技能水平、团队协作、学习积极性等是用人单位考查毕业生岗位适配度的重要指标。由表2可见,用人单位对2018—2020年多元培养的林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评价优于未经多元化培养的学生,但2020年多元化培养和普通培养两类毕业生的综合评分分别比2018年增加22.6%和28.6%。其中,2020年经多元化培养的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评分高出未经培养毕业生1分左右,但该年度两类毕业生专业技能的评分较2018年的分别增加24.5%和34.3%。2020年两类毕业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各为(9.44±0.17)分和(8.09±0.09)分,较2018年的分值增加了29.3%和23.7%。2020年两类毕业生的学习积极性评分分别为(9.11±0.06)分和(8.38±0.10)分,两类毕业生学习积极性评分较2018年分别增加14.3%和22.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