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昭苏县乡村旅游扶贫路径创新研究

作者: 张小勇 白祥

基于SWOT分析的昭苏县乡村旅游扶贫路径创新研究0

摘要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施路径之一,实施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已经被证实能够有效减缓我国农村地区贫困程度。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昭苏县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创新路径,有助于昭苏县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昭苏县;乡村旅游;扶贫路径;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F 59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20-0108-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20.028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Rural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Path in Zhaosu County Based on SWOT Analysis

ZHANG Xiao-yong,BAI Xia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 830052)

Abstract Rural touris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mplementation path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been proved to be effective in alleviating the poverty level in rural areas.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Zhaosu County,and the innovative path of rural tourism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s proposed,which will help to better achieve the effective comection between target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ith Zhaosu County.

Key words Zhaosu County;Rural tourism;Poverty alleviation path;SWOT analysis

贫困问题由来已久,各国学者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讨论如何有效地进行扶贫。众所周知,我国在2020年底,已全面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然而在“后扶贫时代”,由于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贫困人口的社会经济相对剥夺感等问题,如今的扶贫目标已然转变为如何避免相对贫困的恶化和巩固已取得的脱贫成果。

关于乡村旅游扶贫的概念,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始终没有统一的结论,但学者们对于乡村旅游扶贫的3个关键点所持意见基本是一致的:第一,乡村旅游扶贫必须在乡村地区进行,并且当地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1];第二,乡村旅游扶贫是“造血”式扶贫,不是“输血”式的扶贫[2];第三,乡村旅游扶贫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摆脱绝对贫困,更是要逐步走向致富[3]。

1 研究区域概况

昭苏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伊犁河上游地区,隶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角的高位山间盆地,东与特克斯县接壤,南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温宿县隔山相望,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北邻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4]。

昭苏县位于中亚内陆腹地,由于四周高山环抱,形成了较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海拔为1 323~6 995 m。南面有天山主脉,将南疆沙漠干热风阻隔在外,北面是东西走向山体较矮的乌孙山,西面有沙尔套山及查旦尔山(哈萨克斯坦)的阻隔,形成一个三面高一面略低的盆地。昭苏县是新疆境内唯一一个没有荒漠的县域,生态环境十分优美,乡村旅游资源禀赋优越[5]。

2 昭苏县发展乡村旅游扶贫SOWT分析

SWOT分析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决策者分析判断,认清情况,从

优势、劣势、机遇、威胁4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避免劣势,作出相对优化的战略决策。运用SWOT方法对昭苏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作出以下分析,如图1[6]。

2.1 优势

2.1.1 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乡村旅游。

昭苏县的旅游资源有6种主类,17种亚类,33种基本类型,各类旅游资源单体共有66处[7]。可以说昭苏“处处是景区,处处皆风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昭苏人口稀少、人在自然中的活动足迹较少。大部分旅游资源点人迹稀少,体现了幽、奥、旷、野的自然特性。大部分地方的生态系统没有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人类对自然留下的烙印也较少。大部分旅游资源处于自然自在状态,自我发展、自我循环、自我运动,还处在旅游开发的初始阶段。

2.1.2 民俗风情独特,文化底蕴深厚。

昭苏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哈、汉、蒙、维、回等21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在长期的生活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当地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业。2003年,农业部正式命名昭苏县为“中国天马之乡”。伊犁马是各族人民经过几十年漫长岁月精心培育的优良马种,是我国宝贵的畜牧资源,也是我国马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人们与马相关的活动多而丰富,马背上的游戏活动一直延续千百年至今盛而不衰。近些年,在昭苏县大力的推广和支持下,昭苏马文化旅游品牌,马精神已经成为了昭苏的名片,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体验昭苏马文化。除此之外,昭苏县还依托格登碑、圣佑庙、草原石人等开发的历史文化产品和依托夏塔等开发的休闲旅游产品对高收入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

2.2 劣势

2.2.1 经济基础薄弱,限制乡村旅游发展。

昭苏县位于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周边地区经济欠发达,东部与之接壤的特克斯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北部毗邻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发展农、牧业为主。2019年,昭苏县财政收入27 847万元,财政支出233 704万元,属于经济落后的财政赤字县[8]。昭苏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 9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 118元[9]。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 733元,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 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 021元,昭苏县的各项水平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10]。

以上两个方面都制约着昭苏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首先,单凭当地市场无法支撑昭苏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其次,社会储蓄和地方财政投入有限,因资金链严重短缺,无法对那些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衰败、配套差的地方进行建设及改善,乡村旅游的开发难度较大。

2.2.2 地理位置偏远,交通制约突出。

昭苏县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879 km,距伊宁市也有170 km。虽然昭苏县有着丰富生态旅游资源,但在旅游交通方面,目前并没有直达的铁路,只有公路交通,交通方式过于单一。很多景点分布在山区和牧区,每到入冬以后因为道路等级低、质量差等原因,部分道路被积雪中断,无法通行,游客出行难。再加上景区开设的旅游专线车少,又没有便捷的公共交通,导致外地自发来昭苏的游客,出行便利性较差。

2.2.3 贫困发生面广,贫困发生率高。

昭苏县在全面脱贫之前,2015年全县共有19个贫困村,涉及昭苏县的阿克达拉镇、喀拉苏镇、萨尔阔布乡、夏特乡等10个乡镇,共有3 943户14 16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2.74%。由此可见昭苏县贫困发生面之广,贫困发生率之高[11]。即使在2020年昭苏县的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村达标退出,但仍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脱离绝对贫困并不意味着扶贫任务的结束,这部分刚脱离贫困线的人口随时有面临返贫和贫困恶化的风险。

2.3 机遇

2.3.1 乡村旅游需求逐年增加,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日趋强烈,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并且旅游人数逐年攀升,乡村旅游带来的收入将不断增加。从表1可以看出,2014—2020年昭苏全县旅游人数逐年攀升,即使2020年有新冠疫情的影响,依旧保持正增长,且旅游人次增长率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速,2019年更是接近50%的同比增长率。再看旅游收入方面,同样保持每年两位数的高增速,2018年增速更是高达128%;即使受全国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昭苏县旅游收入依旧再创新高,高达28亿。面对日益膨胀的旅游市场需求,昭苏县需要把握时代契机,大力发展度假旅游、康养旅游、休闲绿色旅游等具有生态意义的特色旅游。

2.3.2 国家宏观政策有力支持,全域旅游高速发展。

2016年2月,昭苏县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新疆首批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并通过验收的两个县之一,是伊犁国际旅游谷第一个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县,昭苏县乡村旅游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12]。2018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提出“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设”,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13]。2018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优化乡村旅游环境,丰富乡村旅游产品[14]。诸多国家政策法规文件对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持和保护,同时也为昭苏县乡村旅游的升级版指明了方向。

2.4 威胁

2.4.1 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缺乏特色的旅游产品。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范围内有很多知名的景区,并且一些景区旅游开发做得非常好,知名度也比较高。比如有享誉全国的5A级景区那拉提大草原,5A级景区喀拉峻原生态大草原。再比如与昭苏县相邻的特克斯县有著名的八卦城景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有锡伯民俗风情园,这些景区有和昭苏县相似的旅游资源,并且地理位置比昭苏县更有优势,交通更便捷。所以在旅游资源相似且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并不占优的情况下,昭苏县如何从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是其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昭苏县境内拥有众多优质的旅游资源,但是仅有部分资源进行了开发,绝大多数旅游资源尚待开发。已经开发的旅游产品中,存在景区风格不突出,特色不鲜明,参与互动性差等缺点。即使昭苏现在有19个A级景区,其中有4个是4A级景区,但是这些景区目前基本上还是依靠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到访,景区内能让游客参与的项目很少,大多只能“走马观花”式的观光,导致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互动性较差。因此昭苏县需要在旅游产品开发上满足集观光性、休养性、参与性与体验性等多样化功能于一体,用特色鲜明、风格独特、服务优质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游客。

2.4.2 旅游市场受到疫情冲击,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艰巨。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突袭,对人们生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让旅游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中新疆旅游市场受冲击较为严重,接待游客量相比2019年的2亿人次,下降了25%。昭苏县在疫情发生以来,旅游就业损失巨大,产业受损造成行业从业人员减少。由于部分产业不得不停工停产,使得相应行业从就业到收入都受到影响。其中旅游业、餐饮业、酒店业受影响最大,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加工业、娱乐业,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业、服务业企业,由于防疫要求的限制及风险担忧,同样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值得重点关注。因此,疫情的影响会使上述行业部分家庭存在返贫的风险,而且如果转行不利,还可能导致部分从业人员家庭陷入贫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