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作者: 周成强 练东明 郑仁红 宁登文
摘要 以油茶翠屏-15号良种为试材,研究嫁接方法(胚芽切接法、胚芽劈接法、胚根劈接法)、嫁接时间(3、5、9、12月)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成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是影响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成效的关键因素,综合考虑苗木的成活率、地径和苗高,嫁接方法以胚芽劈接法最好,其嫁接口愈合好,平均成活率91.88%,苗木生长迅速,可当年出圃;嫁接时间以夏季5月最佳,平均成活率91.19%,苗木生长良好。
关键词 油茶;翠屏-15号;芽苗砧嫁接
中图分类号 S 7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21-0114-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21.02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Grafting Seedling Technology of Camellia oleifera
ZHOU Cheng-qiang 2, LIAN Dong-ming 2, ZHENG Ren-hong 2 et al
(1.Yibin Forest and Bamboo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Yibin, Sichuan 644000;2.Sichuan Oil Campho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Yibin, Sichuan 644000)
Abstract Taking the improved variety of Camellia oleifera cuiping-15 as the test material, the effects of grafting methods (embryo cutting, embryo splitting and radicle splitting) and grafting time (March, May, September and December) on the seedling raising effect of Camellia oleifera bud seedling rootstock grafting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afting methods and grafting time wer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edling raising effect of Camellia oleifera bud seedling rootstock grafting. Considering the survival rate, ground diameter and seedling height of seedlings, embryo splitting grafting is the best grafting method, its marriage interface heals well, the average survival rate is 91.88%, and the seedlings grow rapidly and can be out of the nursery in the same year; the best grafting time was May in summer, the average survival rate was 91.19%, and the seedlings grew well.
Key words Camellia oleifera;Cuiping-15;Grafting of bud seedling anvil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我国原生树种,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四川宜宾优良乡土树种,树龄可达100年以上,树高2~8 m。油茶有“绿色油库”之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用油,茶油色彩清亮,味道香醇,口感佳,营养价值极高,特别对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咽炎以及人体高血压都有很好的疗效[1-2],也是工业、国防、医药等方面的重要原料,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发展油茶产业,种苗是基础,良种是关键[3],只有充分挖掘油茶良种生产潜力,扩大良种壮苗生产规模,才能适应当前油茶产业发展的形势。为满足宜宾油茶产业对育苗技术的迫切需求,确保该地油茶良种后续示范推广,笔者以宜宾本地选育出来的油茶翠屏-15号良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和不同嫁接时间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成效的影响,旨在探索最佳的嫁接方法和嫁接时间,建立宜宾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体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隶属翠屏区国有林场的江南工区管辖,小地名海盘寺,宜宾市国家级油茶良种基地翠屏区分圃内,地理坐标为104°45′00″~104°46′15″E,28°35′30″~28°45′00″N。试验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为1 173.7 h,年均降雨量1 155 mm,年均温18.3 ℃,年均相对湿度84%,无霜期358 d,年均蒸发量为1 077.9 mm,属浅丘地形,海拔420~600 m,自然坡度6°~30°,山地黄壤,pH 4.2~5.5,立地指数12~14,土壤质地以中壤、砂壤为主,土壤肥力中等,坡向为阳坡、半阳坡,地形起伏不大,坡向效应不明显。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适合宜宾良种油茶的嫁接育苗、生长种植,该试验地面积100 m2,嫁接后正常管理。
1.2 试验品种
试验品种为翠屏-15号,是宜宾市国家油茶良种基地翠屏区分圃选育,2017年通过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四川省林业厅于2018年3月9日公告。翠屏-15号Camellia oleifera ‘Chuancui-15’,由实生苗油茶自然长成,年龄26 a,树高5.2 m,胸径8.0 cm,冠幅3.7 m,位于宜宾翠屏区宗场镇石骨村。该品种为寒露籽,油茶果实成熟时间10月上旬,丰产性稳定,平均单位冠影面积产茶果0.72 kg/m2。
砧木采用宜宾本地油茶籽,经砂床催芽发育,待胚芽长到3~5 cm时,便进行芽苗砧嫁接。早晨油茶母树还有露珠时,06:00—09:00釆穗[3],接穗要求当年生无物理损伤、无病虫害、腋芽饱满的半木质化枝条,采集部位为母树树冠中上部,采后立即喷水保湿并放入穗条盆中带回[4],削穗前须消毒,采用800倍甲基硫菌灵溶液浸泡1.0 min。
1.3 研究方法
1.3.1 不同嫁接方法试验。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每处理(每种方法)重复4次,每次重复为1个试验小区,每个试验小区2 m2,栽植400株。5月9—15日嫁接,当天采集穗条,即采即用,当年12月底分别调查嫁接苗的成活率、地径、高度。
嫁接方法为胚芽切接法、胚芽劈接法和胚根劈接法3种。
1.3.1.1 胚芽切接法。
①在穗条下方0.3 cm处两侧斜向削成一个深达木质部的长楔形面;②90°翻转接穗,与第一刀对称处下方0.3 cm处稍平削成一个深达形成层的短楔形面,只到形成层;③在距短楔形面尖端处用单面刀片斜切一刀,保证尖端截面厚度不超过0.2 mm,与长楔形面相交,约成35°角;④接穗嫁接面削好后,腋芽上端0.3 cm处平切断。要求长边切面长0.7~1.2 cm,短边切面长0.6~0.9 cm,一般有芽的一侧较厚,另一侧较薄。
嫁接技术:①先在芽苗砧胚茎上方约2 cm处平切断,再对准胚茎1/3处切开,深约1.0 cm,砧木种子保留,砧苗根留5 cm左右,其余切除;②将接穗对准芽砧切口插入,与形成层对齐;③将铝片贴到接口顺时针捏紧反转,再反方向逆时针捏紧即可[5]。
1.3.1.2 胚芽劈接法。
胚芽劈接法每个削面须一次性削成,要求削面平滑,避免弄伤芽与剪口,呈薄楔形。①在穗条下方0.3 cm处两侧削成2个斜面呈“V”形,削面长0.7~1.2 cm;②腋芽上端0.3 cm处平切断;③穗条叶片全留或部分剪去,形成1根穗条1个腋芽1片叶,放入清水或生根粉溶液中待用;④胚芽劈接法的关键嫁接技术是削砧木时对准胚茎中轴切开,砧木种子保留,其余步骤与胚芽切接法基本相同[6]。
1.3.1.3 胚根劈接法。
①胚根劈接法的接穗处理与胚芽劈接法相同;②胚根劈接法的关键嫁接技术是削砧木时去掉胚芽,砧木较短,对准胚根中轴切开,其他步骤与胚芽切接法基本相同,不同点是胚根劈接法嫁接部位为胚根。
1.3.2 不同嫁接时间试验。
不同嫁接时间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7],试验时间分别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每个处理重复4次,每次重复为1个试验小区,每个试验小区2 m2,栽植400株,嫁接方法采用胚芽劈接法,分别在间隔1年后调查嫁接苗的成活率、地径、高度。
试验时间为2018年的3月(春季)、5月(夏季)、9月(秋季)、12月(冬季)。试验时各项工序由同一人完成,特别是固定1个熟练的嫁接技术员和1个移栽工人,避免人员误差。
1.4 数据处理
通过利用Excel和SPSS 19.0版本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合LSD与多重比较(q法)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嫁接方法对油茶嫁接苗的影响
2.1.1 对成活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3种嫁接方法的嫁接苗均能成活,以胚芽劈接法的成活率最高,达91.88%。通过方差分析可知,各处理间差异呈极显著水平。采用多重比较(q法),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油茶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差异呈极显著水平(表1~3)。
2.1.2 对地径生长的影响。
通过方差分析可知,各处理间差异呈极显著水平。采用多重比较(q法)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的苗木地径差异极显著,胚芽劈接法与胚芽切接法之间差异不显著(表4~6)。由图2可知,3种嫁接方法以胚芽切接法最优,平均地径为0.40 cm。
2.1.3 对苗高生长的影响。
通过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间差异呈极显著水平,采用多重比较(q法)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苗高差异极显著(表7~9)。由图3可知,3种嫁接方法以胚芽切接法最优,平均苗高达41.6 cm。
2.2 不同季节对油茶嫁接苗的影响
2.2.1 对成活率的影响。
嫁接方法相同,4个嫁接时间(2018年3、5、9、12月)进行嫁接育苗试验,不同嫁接时间嫁接成活率见图4。通过方差分析可知,各处理间差异呈极显著水平。采用多重比较(q法)进一步分析[8],结果表明,各处理成活率差异极显著(表10~12)。由图4可知,油茶芽苗砧嫁接成活率以5月最高,达91.19%。
2.2.2 对地径生长的影响。
不同嫁接时间对油茶嫁接苗木地径生长的影响见图5。从图5可见,3—12月嫁接苗的地径为0.35~0.42 cm。通过方差分析可知,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13)。
2.2.3 对苗高生长的影响。
不同嫁接时间对油茶嫁接苗木高度的影响见表14~16。
通过方差分析可知,各处理间差异呈极显著水平。采用多重比较(q法)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12、9、3月处理间差异不显著,5月与12、9、3月处理间差异呈极显著水平。由图6可知,油茶嫁接苗木高度以5月最高,达43.3 cm。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嫁接方法对油茶芽苗砧嫁接的影响
在经济林中经常使用嫁接,嫁接方法只是油茶嫁接时使用的技术手段。笔者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胚芽劈接法、胚芽切接法、胚根劈接法)选择相同的嫁接时间(2018年夏5月)进行嫁接育苗试验,经过1年的成效观察可知,嫁接方法是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成活率、初生长(苗高和地径)的关键影响因子;胚芽劈接法嫁接苗平均成活率最高,达91.88%,分别比胚根劈接法和胚芽切接法提高125.47%和26.94%;胚芽切接法平均成活率达到72.38%,比胚根劈接法(40.75%)提高77.62%;3种方法对油茶嫁接苗的苗高和地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胚芽劈接法和胚芽切接法2种方法嫁接口愈合好,对嫁接苗的地径、苗高生长有促进作用,2种嫁接方法生产的嫁接苗成活率和苗木初生长都表现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