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运行机制探讨

作者: 何彦 姜俊华

摘要 分析了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现状,提出在田园综合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建立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体系。认为需要由政府引导,提供支撑性的保障机制;以企业主体,形成市场化经营机制;采取多方合作,建立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保障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完整、高效和稳定运行。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21-0215-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21.05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iscussion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of Jiangsu Rural Complex

HE Yan,JIANG Jun-hua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of the rural complex, 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system of the rural complex must be establish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rural complex.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guide and provide a supportive guarantee mechanism; taking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body to form a market-oriented management mechanism; adopt multi-party cooperation,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interest connection mechanism, and ensure the complete, efficient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of the rural complex.

Key words Pastoral complex;Whole industry chain;Operating mechanism

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探索,通过质量兴农实现乡村振兴是其根本目标。在田园综合体建设及发展过程中,结合当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施农产品深加工业,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深化农业产业改革并实现高附加值增值,因地制宜地建立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体系,形成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十分关键。质量兴农背景下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需要从政府、市场、农户及消费者等多个维度形成运行机制,包括政府保障机制、企业主体机制和多方利益联动机制,保障全产业链完整、高效和稳定。

1 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田园综合体研究成明显增长态势。耿晓等[1]分析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阐释了田园综合体与乡村振兴的内部作用机制,分析制约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路径、规划设计和机制构建,以期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方向。郝欣然[2]以心经济方式作为田园综合体转型的总体策略,提出了心经济引领下的产业策划、心社区运营以及心灵空间打造3种策略,实现田园综合体的良性生长。朱芷等[3]提出构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是对田园综合体发展与淤地坝系利用形式的探索与创新,有利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于亚琦等[4]提出利用互利共生理论,与田园综合建设结合,鼓励田园综合体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各方共赢和价值最大化。林峰[5]从文旅企业角度分析,田园综合体开发结构主要有田园综合体结构、整村开发结构和产业园区结构。王艳等[6]利用“三生空间”理论,以都江堰天府源田园综合体为例,构建了田园综合体农旅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度模型,系统评估田园综合体农旅耦合发展状况。

对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的研究非常少,对于农业全产业链的研究较为常见。农业全产业链研究常见于农产品全产业链,韩喜艳等[7]利用经济模型分析农业全产业链模式促进农产品流通的作用机理,全产业链农产品流通模式可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可以提高农产品流通参与主体的利益。方文英[8]从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与农村电商有效融合角度,提出加强大数据与农村电商的融合,促进农村电商有序发展,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加速农产品全产业链进程。牛亚丽[9]从“互联网+农业产业链”角度推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产业链逐步融合,革新农业产业链商业模式与产业形态。全产业链需要与时俱进,通过与新技术、新经济相结合,推进田园综合体的健康有序发展。

2 政府引导,提供支撑性保障机制

政府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运行机制的主要设计者和协调者,其主要职责是为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并且负责田园综合体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2.1 提供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

自2004年起,我国已连续发布18个指导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足以看到“三农”问题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2017年2月田园综合体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作为发展新农村产业的重要举措。2017年5月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农村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要逐步建成以农业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的农村田园综合体。2018年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田园综合体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并进行了有效的工作部署。2021年5月国家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总结前些年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经验,继续深化和推进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江苏在2017年成为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省份以来,深度解读国家相关政策,积极贯彻落实。2020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省政府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在前列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乡村产业发展、土地配置、人才激励以及资金引导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运行中,不断完善人才吸引、土地盘活、财政支持、金融服务等政策体系,其发展将得到更多的保障,也因此能具备更多实操的方法和方向。

2.2 负责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田园综合体按其功能可以分为农业产业区、生活居住区、文化景观区、休闲聚集区和公共服务区,政府应对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负有责任。这是地区综合治理的要求,同时也是实施全产业链发展的硬件、软件保障。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民居住环境与城市相比较,还没有达到小康社会要求,体现在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田园综合体建设通过修建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全力保障农村基本生活条件,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升级农村电网改造,大力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整治,保护和修复自然景观和田园景观,与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目标一致,同时也将吸引人才、技术、社会资本等要素流入乡村,为实现“产业兴旺”提供必要的保障。

2.3 地方政府的政策落实与再学习

近年来国家发布的田园综合体相关政策与制度,大体可分为产业融合发展、土地资源配置、人才引进扶持和财政金融服务4个方面,推进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实践。地方政府作为落实田园综合体政策和制度的重要组织载体,只有理解透彻且创新实践,才能使中央政策和制度真正发挥保障作用。

田园综合体政策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2017年在河北、山西等18个省份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渠道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示范以来,各地已初显成效。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学习、交流沟通、经验借鉴等方式,在深度解读中央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保持自有特色和优势,拟定政策目标,部署政策并落实制度。

3 以企业为主体,形成市场化经营机制

企业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直接参与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建设与运营,主要职责是负责田园综合体的具体规划和开发建设,为园区内的产业打造和业态发展提供人财物等重要资源以及全方位管理。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运营中,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载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机制,建立起技术实力雄厚、产品市场辐射面广、企业生产能力强、能够有效带动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田园综合体的“领头羊”企业,引导农户参与到特色农业的现代种养、加工流通、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过程中,坚持市场化经营。

3.1 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作用

农民合作社是一种独特的经济组织形式,它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互助性经济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统一为合作社成员提供农资购买、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农业信息等服务。田园综合体建设就是依托农民合作社开展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其全产业链发展就是从农业开始的产业拓展。

农民合作社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让当地农户直接参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转土地或房屋改造经营,以及田园综合体务工等,使农民受益。合作社通过深度挖掘当地农村区域特色农产品和优势产业,合理规划,统一管理,整合资源,实现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提高特色农产品生产效率,提升特色农产品生产价值,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3.2 引入龙头企业,打造“领头羊”企业

田园综合体建设需要引入人、财、物等要素,通过引入龙头企业主体,加快田园综合体产业经营进程。企业主体引入的龙头企业可以是房地产龙头企业、文旅投资运营企业、电商龙头企业等。他们借助各自企业优势,从直接和间接渠道助力田园综合体投资和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田园综合体。

房地产企业打造田园综合体具有明显的三大优势。一是资本优势,田园综合体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本雄厚的房地产企业打造田园综合体会深受地方政府的欢迎;二是规划优势,房地产企业擅长规划的优势有助于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田园综合体更易成功;三是营销优势,房地产企业营销经验丰富,创新销售模式和方式,实现真正造福乡村。比较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企业模式有碧桂园集团在惠州市打造首个田园综合体“碧桂园森林湖”,在睢阳建设“碧桂园·春华秋实”万亩田园综合体项目;恒大集团在武汉建设2~3个大型田园综合体;融创集团在临沂,建设绿色康养田园综合体,打造医养融合服务试点。

文旅投资运营企业一般不涉及房地产开发,通过挖掘乡村旅游背后的乡土特色文化、乡村记忆、乡村原生态等要素,运营田园综合体项目,增加农民创收渠道,提升乡村生活质量。如乡伴文旅集团在无锡首创的“阳山田园综合体”,开发出了三大核心产品:绿乐园、理想村和民宿;卓尔文旅以文化创意建设“卓尔小镇桃花驿”,集文创、教育、医养、旅游等新乡村产业于一体,构建城乡互动纽带,呈现新时代的美好乡村生活。

电商龙头企业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电商企业交易记录的数据,指引市场发展动态的方向,可以服务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农村电商配套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电商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如阿里集团推出乡村淘宝计划;京东整合物流服务、生鲜销售、金融服务等服务,大数据引领搭建智慧农业共同体,打造“京东农场”田园综合体品牌。

4 采取多方合作,建立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

田园综合体是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在田园社区范围内,开展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模式。其建设与运行过程中,需要多方参与其中,建立满足市场主体、农户、政府以及社会等多方利益诉求的合作,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各主体利益,实现政府、农户、企业及社会共赢。

4.1 多元主体利益联结

4.1.1

政府治理有效。要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发展一体化格局,田园综合体已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依托田园综合体建设,探索多元化农村聚居模式,既赋予乡村田园特色,又满足现代居住功能,实现乡村拥有城市同样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田园综合体能落实“青山绿水”的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山水田林湖整体保护、综合治理,实现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生产生活方式。能改善农业清洁生产设施,有效治理农业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田园综合体集聚产业和居住功能,农民有机会充分参与和受益,有利于实现农民脱贫致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