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会展场馆室内植物综合评价及其景观应用

作者: 汪毅 施钦 张光宁

农业会展场馆室内植物综合评价及其景观应用0

摘要  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应用于南京八卦洲陌上花渡园区主展馆的53个室内植物种类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和应用场景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景观应用方案,以期为同类场馆营建室内植物景观提供借鉴。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室内植物;综合评价;景观;农业会展

中图分类号  TU 98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22-0094-06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2.22.02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Landscape Application of Houseplants for Agricultural Exhibition Halll—Taking Moshanghuadu Main Exhibition Hall as an Example

WANG Yi, SHI Qin, ZHANG Guang-ning

(Institute of Botany, Jiangsu Provinc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Jiangsu 210014)

Abstract  This study carried out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analysis for 53 houseplant species and varieties. Meanwhile, the detailed scheme of landscape planting was propos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be recommended to build houseplant landscape in similar situations.

Key words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Houseplant;Comprehensive evaluation;Landscape;Agricultural exhibition

基于人类亲近自然的天性和追求健康生活的意愿,绿色植物作为装饰进入室内亘古有之,而随着社会发展,室内植物景观已逐渐成为室内设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2]。近年来农业旅游方兴未艾,农业会展活动异彩纷呈,依托于各类场馆的室内游览方式也广受欢迎,由此对会展场所的室内植物景观提出了较高要求。农业会展所依托的室内场馆多采取不同类型的温室形式[3-4],因此室内环境具备明显的温室环境特征。对于植物来说,尽管温室环境能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以国内生产上常用的日光温室为例,低温、高温、弱光寡照、CO 2浓度低和湿度过高等逆境时有发生[5]。不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对室内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伤害[6],影响室内植物的景观效果。因此,在室内植物种类的选择考量中,环境适应性极为重要,同时还需兼顾观赏价值、生长特性和建植维护成本。笔者以南京八卦洲陌上花渡园区主展馆为例,阐述了室内植物种类的评价和选择方法,探讨了室内植物的景观应用方案,旨在为南京及其气候相似地区同类场馆室内植物景观的营建提供参考。

1 陌上花渡主展馆概况

1.1 功能定位

南京八卦洲陌上花渡园区是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餐饮、采购、科普、教育、婚庆、会展九大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综合体,其中主展馆可为农业相关的文化科普会展活动提供室内场所,是园区内的核心设施之一。

1.2 室内环境条件

主展馆建筑结构主要为单层玻璃温室,尽管配备有空调、遮阳、通风等环境调控系统,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室内环境对植物生长并不理想。一是考虑到运营支出,非会展活动期间空调系统会减少运行,导致夏季温度过高,而冬季温度又过低;二是由于遮阳系统本身固有的特性,很难准确控制遮光率,容易引起光照不足;三是顶部天窗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减少降雨的影响而经常处于关闭状态,造成通风不良;四是种植区域未设灌溉及排水系统,给水分管理带来极大不便,土壤湿度难以控制;五是原有种植池较浅,土层深度受到限制,会导致植物根系难以伸展、养分供应不足。以上不利的环境条件使室内植物的正常生长面临很大挑战。

1.3 室内景观原状

为了满足布展的需要,主展馆内部以硬质景观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包括建筑小品、塑石假山、水池、种植池、仿真大树等固定结构,原有少量的活体植物只是作为对硬质景观的陪衬,大多采取盆栽形式,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植物景观。

2 室内植物的综合评价

2.1 评价方法

目前层次分析法(AHP)广泛应用于室内外植物的评价和筛选,该方法可将人的主观判断和定性分析用数量形式表达、转换和处理,实现了综合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7-9]。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在综合考虑环境适应性、观赏价值、生长特性和建植维护成本的前提下,参考专家建议,对市场上常见且预期适合度较高的53种室内植物(表1)进行综合评价,以满足陌上花渡主展馆室内不同应用场景的要求。

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咨询专家和查阅相关文献[10],依据层次分析法的模型构建原理,确定了目标层(A)为室内植物综合评价,约束层(C)由环境适应性(C 1)、观赏价值(C 2)、生长特性(C 3)和建植维护成本(C 4)4个部分组成,标准层(P)由14个具体的评价指标组成(图1)。

2.3 确定指标权重

邀请相关专家,采用1~9标度法[11]进行两两比较,对约束层和标准层各因素分别按影响上层目标的重要程度赋值,构造出约束层对目标层的比较判断矩阵A-C i,标准层对约束层的比较判断矩阵C 1-P j、C 2-P j、C 3-P j和C 4-P j 。使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10-11]进行各矩阵的一致性检验(表2~6),并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表7)。

2.4 制订评分标准和打分

参考相关文献并征询专家意见,针对主展馆内的实际情况,制订了14个评价指标的5分制评分标准(表8)。邀请专家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依据评分标准对53个室内植物种类的各项评价指标逐一打分,将每种植物各指标的打分结果分别乘以该指标的权重值获得该指标的分值,再将14个指标的分值相加获得每种植物的综合评价分值(表1)。

2.5 植物种类评价及应用场景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53个室内植物种类的综合评价分值进行快速聚类[9],按照数值由高到低可分为 Ⅰ、Ⅱ和Ⅲ 级(表1)。其中, Ⅰ 级植物种类有25个,综合分值为3.483 3~4.100 4,平均分值3.714 1; Ⅱ 级植物种类有20个,综合分值为2.938 7~3.454 7,平均分值3.206 7; Ⅲ 级植物种类有8个,综合分值范围2.231 1~2.896 5,平均分值2.618 1。

25个 Ⅰ 级植物种类总体上应用较多,但存在以下不同情况:36%(包括吊竹梅、海芋、吊兰、春羽、龟背竹、水鬼蕉、鹅掌柴、花叶艳山姜和红苞喜林芋9种)兼具优良的环境适应性,较高的观赏价值,良好的生长特性和低廉的建植维护成本,可以大量应用;28%的种类(包括合果芋、绿萝、冷水花、马拉巴栗、常春藤、崖爬藤和广东万年青7种)尽管观赏价值一般,但其余指标都具有较好的表现,也可以较多地作为绿色背景加以应用;还有28%的种类(包括红椿蕨、江边刺葵、巢蕨、国王椰子、露兜树、散尾葵和菜豆树7种)虽然环境适应性一般,但观赏价值较高,且建植维护成本较低,可以在一些对景观要求较高且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以丛植或孤植的方式应用;还有个别种类(包括美人蕉和黄菖蒲2种)虽然综合分值较靠前,属于室外极为常见的植物,在室内应用不宜过多,主要在水池景观中适当进行配置。

20个 Ⅱ 级植物种类总体上可以适度应用,其中也存在不同的情况:彩虹千年木、鹤望兰、鹿角蕨和多裂棕竹4种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其余指标也在可接受范围内,且鹤望兰还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可以在景观要求较高的区域适度应用;肾蕨、朱蕉、石斛、蝴蝶兰4种植物观赏价值也较高,但环境适应性较弱,生长特性和建植维护成本也表现一般,可局部应用于环境条件较为适宜的景观区域;金脉爵床、斑叶竹芋、红背桂3种植物具有低廉的建植维护成本,尽管其余指标表现一般,仍可适当应用;灰莉的环境适应性和生长特性表现不错,但观赏价值并不突出,可应用于绿色背景;常春油麻藤各指标表现一般,可局部作为攀缘植物适当应用;锦屏藤的环境适应性不佳,但因其气生根独具特色,可局部点缀;龙吐珠、彩叶草、姜荷花、龙船花、十字爵床、四季海棠6种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也不理想,虽然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其花朵或叶色的观赏价值较高,但是不适合过多长期栽植,可在环境适宜的重点部位小面积应用或在会展期间临时摆放。

8个Ⅲ级植物种类总体上只作为局部点缀或在会展期间临时摆放,除蒜香藤环境适应性尚可之外,其他7种植物(卡特兰、艳苞丽穗凤梨、叶子花或光叶子花、大咪头果子蔓、鸳鸯茉莉、丽格海棠、杂种杜鹃)的环境适应性表现均较差,且价格较高,养护管理不易,不适合大量应用和长期栽植。

3 室内植物的景观应用

对于八卦洲陌上花渡主展馆来说,室内植物景观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游览者观展、休憩、赏景的需要,环境舒适、景色优美是核心。在2018年的主展馆改造提升项目中,从环境条件、景观效果和经济性的要求出发,应用上述53种植物营建室内植物景观,所涉及陆地种植区域面积约850 m 水域面积约350 m2。

3.1 景观应用原则

3.1.1 因地制宜。展馆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光照和通风条件等均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同时,室内原有的建筑小品、塑石假山、水池、种植池、仿真大树等硬质景观,实际上为植物配置搭建了框架,需充分利用这些场地条件营造和谐生动的室内景观(图2a)。

3.1.2 景观多样。植物类型方面,乔木、灌木、地被、藤本、水生植物相结合,观叶和观花兼具,以获得丰富多彩的视觉感受;种植形式方面,基础种植和立体种植相结合,采用片植、丛植、孤植、攀缘、附生、悬垂等多种方式呈现,以形成生态自然的景观氛围(图2b)。

3.1.3 经济适用。充分考虑运营管理成本,以环境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为主体。在非会展活动期间空调系统或其他环境调节设施减少运行时,仍可在较大程度上维持浓郁的植物景观底色,而不需要耗费过多的物力和人力;当后续有会展活动即将举办时,只需在局部重点区域增加或更换少量,对于环境适应性虽然不强但是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能够以较少的投入迅速进入会展状态(图2c)。

3.2 景观应用方案

3.2.1 环境改善措施。在营造室内植物景观时,首先要对室内环境采取适当的改善和改造措施,以尽可能满足各区域多种植物的生长需求:①增设以自动喷灌为主的灌溉系统,通过精准控制,使不同植物获得适宜的土壤水分供应和空气湿度,并增设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多余水分,避免土壤湿度过大;②对部分过浅的种植池进行简单改造(如增加杉木桩)以提升其高度,并采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营养均衡的种植土,使植物根系处于良好的基质环境中;③在局部光强过低的区域适当安置补光设施,以缓解弱光环境对植物的不利影响。

3.2.2 入口区域方案。主入口(图3a)是重要的景观节点,起着集散、引导人流等作用[12],需要在色彩和形式上给游览者以一定的视觉冲击,从而形成热烈的游览气氛和秩序井然的游线走向。地面种植池以合果芋、吊竹梅、绿萝、吊兰、冷水花、常春藤、广东万年青、斑叶竹芋等成片的地被植物为主,重要节点处点缀热带兰花(石斛、蝴蝶兰、卡特兰)、观赏凤梨(艳苞丽穗凤梨、大咪头果子蔓)、龙吐珠、蒜香藤、杂种杜鹃、鹤望兰等观花植物,自然式孤植或丛植海芋、春羽、鹅掌柴、江边刺葵、国王椰子、菜豆树、彩虹千年木、多裂棕竹等乔灌木或大型观叶植物;仿真树干主要以蕨类(巢蕨、肾蕨、鹿角蕨)、热带兰花等模仿植物附生形式,还可攀缘缠绕一些藤本植物(绿萝、常春藤、崖爬藤、锦屏藤);椭圆形坐凳种植池内采用规则的花坛种植形式,以各种时令观花植物为主体,搭配部分观叶植物和地被植物;景观凉亭和立柱上主要悬挂一些以吊篮形式种植的植物。通过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多样的植物布置手法,呈现出绿意盎然、繁花盛开的游览空间,同时结合一系列硬质景观的导向作用,游览者被吸引,从而漫步进入展馆内部(图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