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山东省沂水县电商扶贫模式研究

作者: 宋荣平 赵兴玲 柳静 雷宇 黄文荣 尹芳 张无敌

摘要  论述了电子商务扶贫的概念,以及发展电子商务扶贫对于我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从农民、政府2个主体,农产品的生产到销售等多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沂水县发展电子商务扶贫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电商扶贫;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22-0243-04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2.22.05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 of E-commerce in Yishui County of Shandong Province under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SONG Rong-ping,ZHAO Xing-ling,LIU Jing et al

(Yunnan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500)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e-commerce poverty alleviation was elaborated,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e-commerce poverty alleviation fo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 was discussed.From two main bodies of farmers and government,problems existing in links from p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sales were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On the basis of this,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e-commerc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Yishui County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E-commerce poverty alleviation;Problem;Suggestion

2014年,电子商务扶贫成为国家十大重点精准扶贫项目之一;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公室联合15个部委印发《关于推进电子商务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农村农产品市场销售深度融合[1];201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为我国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经济政策支持;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打造和推广特色农业品牌,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国家发改委与阿里巴巴集团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开展农村电子商务返乡创业试点的战略合作协议》。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农村电子商务不仅已成为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更加成为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国家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无疑给基层的扶贫工作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大量季节性农产品无法流通,乡村休闲旅游暂停运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要不断地探索扩大电子商务网点进入到农村的具体措施,扩大农村快递网点的服务覆盖范围,完善村级农村快递物流综合服务网络,加强村级企业电子网络商务综合服务中心网点体系建设。可见,农村发展电子信息商务产业是振兴我国农村传统产业的重要支撑力量,能够有效激发农村内发展的活力[2]。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了沂水县在电子商务扶贫实施的模式以及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结合沂水县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对策,深入推进沂水县乡村振兴,为巩固扶贫成果提供参考。

1 农村电商扶贫的概念

2020年,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全面胜利。我国目前处于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起步阶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重点正在从脱贫转向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中详尽规定了推进村镇振兴的方法和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强和扩大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3]。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脱贫攻坚不是结束,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开始。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享繁荣、共同富裕这个愿望,任重而道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议会决议和行动,巩固和扩大减贫成果,把防止大量返贫作为重中之重,与乡村振兴工作建立有效衔接[4]。

电商扶贫是一种新兴的扶贫模式,即运用电子商务这个平台来帮助贫困地区家庭摆脱贫困,提高人民幸福生活指标,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从而实现精准扶贫,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得益于各地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光纤和4G在全国范围内的占比已超过98%。根据我国互联网发展情况统计报告,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70.4%[5],其中农村网民增长迅速。尤其是从新冠疫情爆发到现在,电子商务平台在农村地区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得到体现。 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跟进,销售当时难以卖出去的农产品,例如拼多多的“抗疫农货”专区、阿里巴巴的“爱心助农”计划[6]。

2 发展我国农村电商扶贫的意义

2.1 弥补传统流通渠道的不足

由于过去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的农村交易主要采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场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最初以市集的交易形式频繁出现,后来逐渐发展成大棚市场,进而发展成为大型批发市场。然而,以批发市场为主的现场交易,由于业务流程和物流同步完成,市场存在功能不完善、交易实体组织程度低、交易方式滞后等问题[7]。电子商务的出现部分取代了传统的分销渠道,电子商务减少了许多中间业务环节,减少了时间成本,降低了销售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电子商务平台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从销售渠道中吸收更多的产品,这使消费者能够快速找到他们需要的产品,并使农民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这样就能够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农产品,努力减少贫困和增加收入。

2.2 扩大农村创业与就业的机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派专业人员去进行培训,帮助那些想利用电商平台去进行创业的农民。这不仅可以让更多优秀人才留在农村,也可以吸引大量农民工和知识青年返回农村发展,有助于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空心村”和农村留守儿童等问题。农村电子商务在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不仅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得到了大展身手的机会,还使许多的农民得到了就业机会。它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涌现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创业模式。

2.3 改变了农村的消费模式

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与城市相比,农村几乎没有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而小商店逐渐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电子商务改变了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主要体现在农民收入和生活条件的提高,为城乡的差距缩小提供了有利帮助。随着农民消费行为的改变,农村其他生活必需品、消费品甚至部分奢侈品的消费比重逐渐增加,人们也逐渐开始重视精神文化消费[8]。这种消费模式的变化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进一步缩小了农村与城镇的距离。他们的消费不再局限于一般家庭需要的支出,通讯费用和旅游消费增加,消费结构趋于多样化。

2.4 实现精准扶贫

传统扶贫主要是致力于怎么样更好地去解决贫困群众当前的困境,没有着重思考未来长期的发展,更多的是只注重当前解决困难的办事效率。与传统的扶贫方式和手段相比较,电商扶贫主要采用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相结合的方式,在扶持贫困户得到经济收入的同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传统的扶贫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对贫困问题和贫困群体识别不精准的问题,而电商扶贫是通过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能够精准识别贫困群体,进而更好地实施政策,帮助贫困群体“真脱贫、脱好贫”[9]。就是因为这样,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我国减贫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的情况下,我国的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工作依旧取得了良好成果。

3 沂水县现状、电商扶贫发展概况与主要模式

3.1 沂水县现状

3.1.1 位置。

沂水县位于鲁中南地区,沂蒙山腹地,是革命老区县、农业山区县,是“红嫂”的故乡、沂蒙精神发源地之一[10]。沂水县区域辐射综合作用明显,位于济南、青岛、潍坊、淄博、日照、临沂7个地级市域副中心地理位置,是新确定的省级中等城市培育试点县,是新确定的省级市域经济副中心,是重要的城市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教育学科教学质量等均居山东省前列[11]。

3.1.2 农业电商品牌化。沂水县按照“一镇一业”“一社一品一店”的产业总体规划部署,确定了沂蒙全蝎、地瓜干、红香椿、金银花、柿饼、百合、蒙山龙雾绿茶等主推产品,打造“绿色沂品”品牌,重点推动34个“三品一标”产品网络销售,搭建可追溯销售体系,实现农产品从选择包装到市场推广销售的流程标准化、品牌化、电商一体化。

3.1.3 旅游电商特色化。沂水县目前有3A级旅游景区21处,5A级1处,4A级4处,连续3年入选全国县域文化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沂水县主要围绕“全景沂水、全域旅游”总体布局,政府搭台推进“互联网+旅游”,把“吃、住、行、游、购、娱”把传统文化旅游6要素与现代电子商务理念深度紧密融合,以电子商务助力文化旅游业健康发展,进一步牢固树立“山东好客·沂水情长”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12]。全力打造好“千年古县文化品牌、山水田园文化品牌、红色文化品牌”3张文化休闲旅游品牌。以旅游带动经济、电商、特色农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3.1.4 全面脱贫。

沂水县辖18个乡镇、1040个村,重点脱贫村92个,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4.4万户、7.1万人。沂水县西、北部为山区,东、东北部为丘陵地带,中部、南部为平原[13]。为了精准施策,2016年以来,沂水县落实县、乡、村3级责任制,强化攻坚队伍,全县扶贫专职工作力量达到160多人 [14]。

3.2 电商扶贫发展概况

近年来,为实现精准扶贫的良好局面,县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培训课程,以达到更好的扶贫效果。二是将县域电子商务企业、个体电商与贫困户、贫困村相结合,形成“一对一”帮扶。主要目标是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在电子商务中销售农产品、雇佣贫困家庭等问题,并为相关人员提供创业技术指导。三是优化环境,构建电子商务发展生态圈,制定发布《沂水县2019年扶贫攻坚意见》和《沂水县电子商务综合实施工作实施方案》,从人才培养、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建设、金融等多方面的支持。任何一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都可以为村民提供小额信贷服务。落实生产信用企业的首要责任和城市监管责任,有效防范扶贫信用风险,消除逾期信用,对拒不偿还的及时采取措施追回本金。做好小额信贷降息工作,及时向困难企业和家庭发放计息资金。

3.3 主要模式

在当前电子商务扶贫形势下,沂水区政府明确了“一帮、一带、一服务”[15]、“直播+带货”的扶贫模式,组织动员了沂水县区60多家电子商务企业、网上商户、合作社共同发展。电商扶贫工作依托电商产业链,通过农产品的销售代理、招聘就业、技术指导、分红等方式,帮助1 000多名贫困群众增收。

3.3.1 “一帮”是将县域电商企业、网上商户、贫困户、贫困村结合起来的“一对一”支援,解决更多贫困户农产品批发销售、贫困户农村电商创业就业等问题,为贫困户的电商创业提供技术支持。这种援助行动形成了3种类型的援助。一是“电商企业、互联网企业+贫困家庭+本土产品+平台”的销售模式。就是将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和农民自筹资金定义为贫困家庭的个人股入股,村里提供的水、电、办公场所算作集体股份;由沂水县当地专业的传媒公司负责运营服务,共同打造出具有沂水县品牌特色的电商服务中心。目前的“沂蒙山特产”网店、沂蒙山线下特色展示品店、“红嫂”故里综合电商服务中心都是按照这一模式来运营的。二是“电商企业、电商+贫困家庭”的配套模式。有许多贫困人口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出去工作。当地的电子商务公司根据贫困人口的自身能力及个人需要,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无业问题。例如,在沂水县有许多年龄偏大找不到工作但又有传统手艺的人,他们开设公司,提供工作岗位,然后再通过电商平台把东西卖出去。这样,既宣传了当地的文化遗产又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水平。三是“电商企业、互联网企业+农户”的创业、就业指导模式。通过利用电子商务创业就业的“传送带”,帮助贫困家庭和周边村民实现电子商务创业就业,直接或间接帮助贫困家庭增加收入。重点针对沂水县内残疾人、贫困家庭等经济基础薄弱的群体,以最小的成本投入为农民提供创业收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