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千阳县苹果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作者: 马良 孟梅摘要 苹果产业是陕西省千阳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千阳县是苹果的最佳适生区,苹果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千阳苹果迎来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为推动千阳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分析千阳县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苹果产业;问题;建议;千阳县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22-0247-02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2.22.06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pple Industry in Qianyang Coun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MA Liang,MENG Mei
(College of Mangagement,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52)
Abstract Apple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industry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Qianyang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Qianyang County is the best suitable area for apples. The apple industry is a pillar industry for local farmers’ income increase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Qiangyang Apple has ushered i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Qianyang Apple’s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pple industry in Qianyang Count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Apple industry;Problems;Suggestions;Qianyang County
果业是陕西省最大的特色现代农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1]。千阳县地处陕西省宝鸡市渭北丘陵沟壑区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也是全省优质苹果基地县,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格架集约化种植示范基地[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根基稳固,乡村才能具备自我“造血”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投身乡村产业建设的激情。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苹果产业,推动千阳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千阳县苹果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现就千阳县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千阳县苹果产业现状
千阳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地处陕西省西部,北靠甘肃省灵台县,南邻宝鸡市陈仓区,东与麟游县、凤翔县毗邻,西与宝鸡市陇县接壤。介于34°34′34″~34°56′56″N、106°56′15″~107°22′31″E,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土地总面积996.46 km 境内下辖7镇65个行政村,总人口13.4万,其中农业人口11.1万。千阳县苹果种植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盲目扩张、技术经验不足2000年进入发展低谷,2012年通过政府扶持,引入龙头企业开始进行推广矮砧种植技术,千阳苹果产业再次启航。先后被国家标准委员会认定为“全国矮砧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中国苹果强县”,获得“中国现代化种植基地”等荣誉称号。2019年千阳苹果入选第四批全国名特优产品名录,县域内龙头企业海升果业、华圣果业的733.33 hm2苹果示范园取得了欧盟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在国际市场取得良好口碑。2020年千阳县苹果面积达到8 666.67 hm 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39个,其中省级5个,市级7个,县级27个。创办市级农民田间学校3个,经营性果园代管和托管专业服务主体12个,创办市级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3个。2021年5月顺利通过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目录外审定和品质鉴定。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千阳县农民脱贫致富、产业振兴的支柱和抓手。
2 千阳县苹果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劳动力短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人口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选择在城市就业和生活[3]。由于种植业的收入相较于二三产业偏低,回报周期长,从小跟随父母在城市学习和生活并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一代农村青年大多已经没有了务农的想法。大部分农村青年的工作模式由之前父辈的亦工亦农变为全职非农。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人数严重短缺,逐年降低。留在家中从事农业活动的多是老人和妇女,他们大多数身体状况欠佳、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琐碎家务与繁重农务压力使他们难以抽身进行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学习。人口流失导致人工成本上升,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也逐年攀升,农业生产投资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4]。这些因素都挫伤了农民返乡从事农业生产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种植苹果的热情,同样也阻碍了千阳县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
2.2 品牌建设滞后
品牌发展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必需更是必然,品牌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品牌。苹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在我国除陕西外有多个优生区,仅在陕西省境内以及邻省甘肃就有洛川苹果、白水苹果、静宁苹果等多个区域性公用品牌。陕西水果目前有26个区域公用品牌、4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千阳苹果着色好、口味佳,但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当地果农更多注重苹果的产量,忽视了挖掘苹果潜藏的品牌价值,看重短期效益,没有长期的规划。品牌能够有效地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形成联动效应,使产品效益最大化[5]。千阳县苹果产业发展在树立品牌方面缺乏战略规划,果农的品牌意识相对淡薄。
2.3 专业人才缺乏 苹果的生产过程涉及土壤、育苗、栽植、施肥、灌溉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典型的知识型和劳动密集型结合的产业,苹果的生产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也需要技术支撑。目前,千阳县有关部门对苹果产业发展还没有足够重视,尚未开办相应的种植技术学习班或者苹果种植经验交流分享活动,也没有相应的项目经费给予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支持,或者派遣果业科技工作者外出访学,以便了解新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因此对果农的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对有关苹果种植领域的新方法、新理念传递得不够及时。此外,果农自身的学习意愿不够强烈,大多数果农还是按照以往的生产经验进行果树种植。但是大部分从业人员学历不高,专业知识薄弱,没有掌握必要的苹果种植技术,即使有果农借助互联网自己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也可能由于接受程度、领悟能力、原有知识储备等问题使得听课效果千差万别。总体来说,千阳县苹果产业高素质人才匮乏,距离将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成果从理论转换到田间地头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科技力量的薄弱和科研人才不足制约了千阳县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
2.4 组织化程度低
苹果产业组织化程度低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千阳县苹果种植多为分户分散经营,农户参与种植合作社的比例低。专业的生产合作社对农户的吸引力不足。一方面,人们对专业合作社的盈利情况和经营能力等不了解导致大部分果农对加入合作社保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熟人社会,由于没有熟人的引荐,即便一些具备了能力的大型合作社也很难在短期内赢得果农的信任。其次,产业链较短,产品深加工和运营推广能力不足,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有限。没有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此外,交易信息不对称,千阳县的苹果交易大多在田间地头通过直接与收购商协定价格或者自己熟悉的果农经纪人与收购商议价,苹果成熟时节各家各户都急于出售自家的苹果,极其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造成果农损失。
3 千阳县苹果产业发展对策
3.1 强化品牌建设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需要深化品牌理念,把品牌意识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农产品品牌化是农村发展新常态下农业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农业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千阳苹果产业品牌化建设一是要完善区域品牌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重视区域公用农产品商标注册,完善区域公用品牌保护制度。农产品商标是果农和当地政府的无形资产,知名的商标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政府和果农一定要有品牌保护意识,推行区域品牌使用许可制度,从法律层面防止品牌的滥用,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标杆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企业品牌,龙头企业是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基石。通过龙头企业品牌效应的带动引领打出“企业品牌+区域公用品牌”的组合拳,形成市场合力,进一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三是加快品牌宣传力度,品牌宣传指的是对品牌企业以及其产品的全方位宣传,包括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这是企业对外宣传活动的基础[6]。借助电视、广播和新媒体进行多渠道运营推广千阳苹果,发展农村电商[7]。鼓励农户拍摄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持续为千阳苹果发声,讲好千阳苹果故事,开展形式多样的推介会,扩大千阳苹果美誉度,为苹果的市场化、品牌化提供有力支持。四是加快营销队伍建设。品牌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科学高效的品牌营销。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产品分析,制定符合品牌特征的营销策略,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品牌的影响力[8]。同时培育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人才,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确保千阳苹果销售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产业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振兴是产业振兴的关键和重要支撑。 目前,千阳县以苹果为主要农业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千阳县现代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3]。千阳县苹果产业化发展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科技人才。一是充分利用省内高等农林院校的科技资源,由政府牵头在当地举办农业种植培训班,培育新时代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经营主体。二是鼓励农业科技工作者和相关从业人员主动走出去参加和聆听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班和学术报告会,增加个人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同时促进果园科技赋能。三是出台相应的人才引进计划,定点向高等农业学府和科研院所引进优秀毕业生,鼓励农林水高校毕业生积极投入农业生产建设,为高等学府毕业生制定专业的人才规划和发展路径,在配偶就业、子女入学、房屋购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优惠,为千阳县苹果产业发展集聚人才。四是组建专家咨询团队,充分利用陕西作为全国高校第三城的教育资源禀赋,加强同省内相关高校的交流合作,在苹果的栽植、水肥、销售、品牌化建设等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加强同有关专家的交流,使苹果生产更加科学化、专业化。
3.3 落实标准化生产
标准化生产对产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千阳县苹果产业标准化建设首先要确保苹果种植生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产品标准、作业管理标准、苹果种植设施标准等不同标准的协同,促进苹果产业发展[9]。其次是实施标准化果园建设工作。建设苹果种植示范园区,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示范苹果的标准化种植流程。制定千阳县苹果质量安全和生产采摘的统一标准,避免出现果农为了抢占市场而不顾苹果生长周期,过早采摘影响苹果质量。统一技术流程和产品售卖市场指导价格,提高果实良品率和避免市场价格混乱,保证千阳苹果的品质优良和市价稳定。最后农户要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培育优良的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产品质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