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山水交织的千年画卷

作者: 逸峰

长江三峡:山水交织的千年画卷0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怀着对这句诗的无限遐想,我踏上了前往长江三峡的旅程。长江三峡,这条蜿蜒在中华大地上的壮丽河流,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全长193千米。这一路上,每一处风景都如诗如画,每一片山水都蕴含着千年的故事,我满心期待,渴望揭开它那神秘而迷人的面纱。

西陵峡:古今辉映的传奇航道

旅程从西陵峡拉开帷幕,它是三峡中最长的一段,西起巴东官渡口,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20千米。西陵峡,这个在历史长河中承载着无数传奇与故事的地方,如今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过去,西陵峡以其滩多水急、行船艰难而闻名。民谣“西陵滩如竹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生动地描绘了这里曾经的惊险与艰难。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航道整治与水利工程的建设让西陵峡焕发了新的生机。如今的西陵峡,早已化险为夷,成为游人饱览风光的通途。

长江三峡:山水交织的千年画卷1
(组图)长江三峡

乘坐游轮,缓缓驶入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水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葛洲坝水利枢纽。这座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大型水利工程,距南津关下游仅2.3公里。葛洲坝的建设历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从1971年5月动工,到1988年12月全面竣工,它见证了无数建设者的汗水与智慧。坝型为闸坝,最大坝高47米,总库容15.8亿立方米,不仅是长江上首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之一。

游轮缓缓驶入葛洲坝三号船闸,我体验了一次“水涨船高”的奇妙感受。船进闸室后,身后的闸门缓缓关闭,底部阀门开启,江水如潮水般涌入闸室,船身平稳上升。这一过程大约持续了40分钟,当水位与闸外西陵峡西段平齐时,船头闸门开启,西陵峡西段的景色豁然开朗,那一刻的震撼之感难以言表。

长江三峡:山水交织的千年画卷2
长江三峡:山水交织的千年画卷3
长江三峡:山水交织的千年画卷4
(组图)长江三峡中国水利枢纽

过了葛洲坝,雄伟的三峡大坝映入眼帘。三峡大坝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迄今最大的工程项目之一。它的建设始于1994年,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于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不仅为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发电、航运等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成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里程碑。

长江壹号游轮采用独特的升降机过大坝方式,利用齿轮齿条爬升方案,将船只平稳地提升113米高水位落差,从下游升至上游。这一过程宛如乘坐巨型电梯,既平稳又安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的力量。站在游轮上,望着眼前这座雄伟的大坝,不禁为中国水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深感自豪。

西陵峡的自然风光同样迷人。两岸山峰连绵不绝,形态各异,有的似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圆润如雕琢的艺术品。沿途的岩石奇特而壮观,或如猴子观海,或似仙女下凡,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峭壁之上,古老悬棺静静悬挂。据考证,这是古代巴人独特的丧葬方式,他们认为将棺木置于高处能让逝者的灵魂更接近神灵,获得永恒的安宁。这一独特的文化习俗为西陵峡增添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也让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长江三峡:山水交织的千年画卷5
长江三峡

巫峡:水墨氤氲的诗意长卷

穿过三峡大坝,踏入如诗如画的巫峡。巫峡以幽深秀丽著称,绵延45千米,两岸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游船前行,仿佛在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卷中穿梭,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与感动。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江面上时,巫峡被一层金色的薄纱轻轻笼罩,如梦似幻。江面上雾气弥漫,远处山峰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中的神山。随着游船的缓缓前行,雾气逐渐散去,巫峡的十二峰逐渐展现在眼前。这十二峰分别是登龙峰、圣泉峰、朝云峰、神女峰、松峦峰、集仙峰、净坛峰、起云峰、飞凤峰、上升峰、翠屏峰和聚鹤峰,每座峰都有自己独特的传说和故事,为巫峡增添了无尽的神秘色彩。

其中,神女峰最为夺目。它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凝视着滚滚长江水,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传说与哀愁。据传说,神女峰是西王母幼女瑶姬的化身。她曾助大禹治水,造福百姓,最后化为山峰守护这片土地。游船缓缓靠近神女峰,我被它的美丽与神秘深深吸引。在阳光的照耀下,神女峰的轮廓清晰可见,仿佛真能看到一位仙女站在山巅俯瞰人间变迁。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那份跨越千年的守候与期盼。

巫峡的江水清澈碧绿,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群山之间。江面上小船划过,船桨激起层层涟漪,在阳光中闪烁着金光,为这宁静的画卷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两岸峭壁上的树木葱郁茂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巫峡的千年故事。

长江三峡:山水交织的千年画卷6
长江三峡:山水交织的千年画卷7
(组图)三峡人家龙进溪

沿岸的古老村落依江而建,错落有致。房屋多为木石结构,古朴自然,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偶尔可见村民在江边洗衣、捕鱼,他们的生活简单而宁静,与世无争。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忘却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忙,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

除了自然美景外,巫峡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他们在这里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和画作,为巫峡增添了无尽的文化魅力。如今,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巫峡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寻与品味。

瞿塘峡:雄伟险峻的千古雄关

瞿塘峡是长江三峡的起点,也是最雄伟险峻的一段。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县大溪镇,全长约8千米。当游船驶入瞿塘峡时,我首先被那雄伟的夔门所震撼。夔门是瞿塘峡的西大门,也是10元人民币(第五套)背面风景图案的原型。两岸高山夹江对峙,如巨大石门锁住长江水,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站在观景台上俯瞰瞿塘峡,只见江水汹涌澎湃,在狭窄的峡谷中奔腾呼啸。两岸悬崖峭壁高耸入云,仿佛被巨斧劈开一般。峭壁上刻满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刻和摩崖石刻,历经风雨侵蚀依然清晰可见。这些题刻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瞿塘峡历史文化的见证。其中,南宋时期的《宋中兴圣德颂》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它高约7米,宽约4米,全文980余字,详细记载了南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瞿塘峡的山势险峻无比,有些地方近乎垂直。在古代,这里是交通要道,但由于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行船极为艰难。许多诗人曾留下描绘瞿塘峡险峻的诗句,如杜甫的“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生动展现了其雄伟险峻的特点。如今,虽然现代交通的发展已经让穿越瞿塘峡变得不再艰难,但站在这里,仍然能感受到当年行船的艰险与不易,也更加敬佩古人的勇气与智慧。

长江三峡:山水交织的千年画卷8
(组图)三峡大坝景区

瞿塘峡南岸的白帝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它背倚高峡,前临长江,地理位置十分险要。白帝城原名子阳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三国时期,刘备为关羽报仇发动夷陵之战,大败后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这段历史让白帝城声名远扬,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地标之一。如今的白帝城经过多次修缮与保护,依然保留着古朴的风貌。走进白帝城,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期。城内白帝庙庄严肃穆,供奉着刘备、诸葛亮等三国人物的塑像。在这里,游客可以深入了解三国历史故事和人物事迹,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除了白帝城外,瞿塘峡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奉节古城、八阵图、鱼复塔等古迹遗址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景点不仅让游客领略到了瞿塘峡的雄伟险峻之美,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在瞿塘峡的游览过程中,我还特意体验了一次乘船穿越夔门的惊险与刺激。当游船缓缓驶入夔门时,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吸引和震撼。那一刻,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感受到了它的伟大与神秘。穿过夔门后,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江水变得平静而宽广,仿佛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