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鲁:边境安宁比天大

作者: 张凌飞 张屹 韩瑜 刘晓彤

础鲁:边境安宁比天大0

茫茫草原,鹰击长空,祖国北疆的边境一线神秘又孤寂。在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呼和哈达这片草原深处,有这样一群护边员,不畏霜寒白雪、不惧炙烤烈阳,用脚步丈量着边境线的每一寸土地,用朴实坚定的爱守护着祖国北疆的安定和谐。础鲁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立志守边

础鲁1985年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嵯岗镇。础鲁的祖父与父亲年轻时都曾是嵯岗镇的民兵,生活在边境辖区一线,每天巡边护边守护着这条祖国边境线,是镇子上出了名的护边员家庭。

走进础鲁的家,看到屋角的小木箱,很旧很旧,上面已经积满了灰尘,打开箱子是一叠简化地图,础鲁看过一眼便陷入了回忆。

1996 年盛夏,年幼的础鲁随父亲巡边。马背上的颠簸与烈日的炙烤,让他满心抗拒。

突然,急促哨声响起,这是越境事件的信号。收到边防武警通知,有两名俄方人员非法越境。为配合抓捕,础鲁的父亲带着他沿界河仔细搜查。

马匹在泥泞中艰难前行,础鲁的汗水与急促呼吸,更添紧张氛围。经过一整天搜寻,随着 “站住,别跑,这里是中国!” 的呼喊,抓捕行动结束。协助武警完成任务的紧张,以及星光下父亲的微笑,深深震撼了础鲁,成为他心中难忘的记忆。

自那以后守边、护边、守好祖国家园的想法在础鲁的心底萌芽。父亲是础鲁成为护边员的启蒙者,幼小的础鲁随着父亲学习画图,学习设伏,学习传递消息。“那时候我心里就有了一个想法,我一定要守好家园,守好国界不被侵犯。”础鲁说道。

携手戍边

2008年对于础鲁来说是难以忘怀的一年,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被边防武警部队聘为护边员。随着中俄边境线彻底划定的消息传来,础鲁取消了自己的蜜月旅行。因为当时边境一线生产作业的牧民对边界没有清楚的认知,每天小心翼翼地带领着牲畜进食,生怕越境影响中俄关系。础鲁只能与妻子商量改变原定计划,带头发挥护边员职责尽快摸排熟悉边境情况。就这样础鲁与妻子的蜜月旅游变成了草原深处勘察游,每天础鲁带着妻子骑马巡边、徒步踏查,累了就停下来歇一歇画一画地图,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础鲁终于摸清了一线草原的一草一木一洼一土。础鲁作为呼和哈达边境派出所护边员,始终坚守在戍边一线,作出了诸多贡献。2017 年,他报请边防部队后,组织自发性捐款,为边境草原修建了 38 公里的网围栏。2019 年俄方春季烧荒大火越境,础鲁带领护边员队伍,配合部队、政府等开展一线灭火行动,历经8天9夜的奋战,成功拦截扑灭大火。

础鲁不仅自己坚守岗位,还积极带动他人。他的戍边精神感染着身边人,促使大家自发地参与爱国戍边。在当地派出所支持下,他带头组织护边队伍,带领队员巡边、训练,护边队伍从最初几个人发展到如今二十多人。2023年3月,卡伦沁志愿者服务工作站成立,础鲁担任站长。

2009 年孩子出生后,础鲁为给孩子树立成长榜样,常带两个女儿参与巡边护边。国庆节,为给祖国庆生,他让两个女儿一同在边境线骑马巡边,便出现了小女孩手持国旗与父亲在大草原疾驰飞奔的感人场景,这无疑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传承 。础鲁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传承着爱国戍边的精神,为守护祖国北疆的安宁贡献着力量。

致力富边

础鲁巡边多年,熟悉边境线上的一草一木,他制止临界人员,劝返抵边车辆,一丝不苟履行职责使命的同时也带领着同乡人员发展经济。他把周边牧民组织起来,带领大家共同学习牧业现代化技术,利用闲置草原打造旅游项目,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空闲之余他还积极向辖区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带领他们共同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引导大家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础鲁讲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使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这些话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辖区群众一起共同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化为干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共建美好家园齐心固守边关。”

(责任编辑:刘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