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把红色故事一直讲下去!”
作者: 卢枫明 占小仁
“当时,我是连队通信员,就战斗在抗美援朝一线的99.2高地。一次,在传送情报途中被弹片击伤头部和腿部,至今额头上还留下一道5厘米长的伤疤……”在浙江省开化县林山乡舜山会议旧址,93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刘山水,身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军装,精神矍铄、身姿笔挺地端坐在会议桌前,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亲身经历,让现场小朋友仿佛置身于那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刘山水,1932年出生在开化县林山乡霞湖村。抗日战争期间,家里很多亲人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国仇家恨交织,刘山水从小在心里就埋下了参军报国的种子。1951年,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2月入朝参战,因工作能力突出荣立三等功并提干。1962年,他放弃北京优厚的待遇和更好的发展前景,转业回到家乡开化。1992年离休后,刘山水走机关、串村社、进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宣讲。
“开化县是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浙西的中心,方志敏、陈毅、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里留下了战斗足迹,用一腔热血写就‘杀头不叛党的无限忠诚,掉肉不掉担的无穷担当,流血不丧志的无畏斗争,舍生不忘义的无悔奉献’的浙西革命斗争精神……”32年来,刘山水义务宣讲1200余场,听众达十余万人。为讲好红色故事,他不仅翻阅很多文献资料,还实地走访一些老战士,挖掘生动故事。刘山水一直坚持读书看报、记笔记,卧室里摆放着16本笔记本和讲稿,每次宣讲、每个故事,无不表达着他对祖国的忠诚和对家乡的热爱。
“我从小就生长在这片红土地上,耳闻目睹很多革命先辈的故事。特别是我在朝鲜战场出生入死6年,更深深懂得了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我要让更多的人记住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故事,同时,也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段红色党史和革命斗争史,从而更加爱党爱国爱家乡,激情满怀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刘山水说,他每次讲红色历史都是带着真挚情、感恩心,讲述的过程自己也从中接受熏陶、砥砺心灵。
看着父亲年纪越来越大,刘山水的儿女心疼地劝他到城里颐养天年。刘山水却坚定地说:“相比那些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我现在有这么美好的幸福生活,已经心满意足了。趁我现在身体还硬朗,只要还能讲,我会把红色故事一直讲下去!”
(责任编辑:陈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