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 凡人善举绘就城市文明最美风景
作者: 刘剑飞
“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权淑明、“河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王万召、“第五届河南省见义勇为模范”袁继红、“中国好人”陈锋……近日,笔者在西峡县见义勇为事业促进会采访,翻开该县见义勇为“英雄谱”,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令人肃然起敬,而每个名字背后的故事更是感人肺腑,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浩然正气。
近年来,该县将见义勇为事业作为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明素养的有效抓手,成立西峡县见义勇为事业促进会,推进见义勇为事业蓬勃发展。目前,该县共涌现出见义勇为英模74名,其中受国家级表彰1人、省级表彰10人、市级表彰4人、县级表彰59人,成为平安西峡创建中一簇鲜红的火炬、一道亮丽的风景。
常态宣传,讲好英雄故事
“每次带全家来参观学习这些见义勇为英模的事迹,都是一次生动的崇德向善道德洗礼。”在西峡县城法治广场东南角的见义勇为主题宣传栏前,市民李嘉诚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生动、便捷宣传英雄、崇尚英雄的形式,群众喜闻乐见。
漫步在西峡县城主干道白羽路上,各商铺门前电子屏常年滚动播放着见义勇为宣传标语;在县城和各乡镇公园、广场,《河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的宣传版、标语随处可见。
“见义勇为善举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我们坚持讲好见义勇为故事,宣传见义勇为精神,通过常态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让见义勇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广大群众的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该县见义勇为促进会会长宋文超说,他们不断加大见义勇为工作的宣传力度,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建阵地、搭平台、搞活动,让见义勇为精神逐步深入人心。同时,还成立有10多人的见义勇为工作报道员队伍,定期召开会议,策划相关活动,扩大见义勇为工作在全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
厚重文化,孕育英模辈出
“见义勇为英模在我镇层出不穷,是我们长期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坚持抓文明创建的结果。”该县双龙镇党委书记邵继锋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据悉,在日前西峡县通报的近年来获得各级表彰的见义勇为英模中,双龙镇有5人。特别是该镇齐振京、齐营父子异乡救人的事迹更是成为美谈。
2018年4月7日,齐振京、齐营父子在游玩途中,遇到因车祸受伤的王女士和朋友被困车内,情况十分危急。齐振京父子经过近两小时的营救,将王女士和朋友成功救出,并送往医院,被授予西峡县第五届见义勇为道德模范。“从小父亲就教育我要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这一次他用实际行动给我树了榜样。”提及救人,齐营说。
以家风淳民风,以民风正社风。该县坚持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明创建,积极传承好家风、涵养好民风,用厚重文化孕育浩然正气,好人好事俯拾皆是。2024年,该县石界河镇青年金川、徐廷华,作为英雄群体参加河南省第十五届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一到家乡就在西峡全县掀起了一场家风家教讨论热潮。
制度保障,激发善行义举
“见义勇为是良心工程,我们一定做好制度保障,加强对见义勇为英模及其家属的关爱帮扶。”西峡县见义勇为事业促进会党支部书记王金贵的话语掷地有声。
该县把见义勇为工作纳入社会治理总体规划,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构建平安西峡等重点工作同步推进,将抚恤慰问、权益保障作为工作重点,一方面为全县见义勇为英模建立“三免一保险”优待政策(免费乘坐公交车、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办理家庭保险),每年组织见义勇为英模集体休养;另一方面建立激励机制,为当年考入清华、北大的见义勇为家庭子女每人发放5000元,考入“双一流”大学的每人发放3000元,考入其他本科院校的每人发放2000元,同时对高中阶段以下家庭子女多、学费负担有困难的英模家庭,给予一定经济支持,保证其按时完成学业。
“见义勇为是高尚的道德品质。我们县涌现出的见义勇为英模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宣传好、学习好他们的事迹,不断培植道德土壤,优化见义勇为环境,树新风、扬正气,用见义勇为精神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和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西峡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陈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