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星星”的“星妈”

作者: 刘杰

守护“星星”的“星妈”0

赵新玲,中共党员,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爱心家园儿童特殊教育康复训练中心党支部书记、校长。她被人们尊称为守护“星星”的“星妈”和当代“活雷锋”,还是贵州省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切接见的来自最基层的“名人”!

2024年12月3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作为贵阳市税务机关的退休干部、南明区爱心家园儿童特殊教育康复训练中心创始人兼校长,赵新玲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这次进京参加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倍感荣幸、收获满满。受表彰的老干部大多舍弃了退休后的安逸生活,热衷社会公益事业。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老同志们对社会风尚的引领工作,给予老干部、老同志很高的荣誉鼓励。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握手的一刹那,我激动无比,喜悦的心情无法平静。我将以激励为动力,继续为爱心家园从事的孤独症事业而不断努力,为一个无法为自己发声的群体呼吁,为一群可能无法自立的孩子撑起一片天空,永远当好守护‘星星’的人。”这是赵新玲第4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她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自己只是坚持做了一件平凡事,对荣誉深感荣耀、无比珍视,会秉持初心继续走下去。

挽起手来战胜人生的不幸

贵阳南明区爱心家园儿童特殊教育康复训练中心的前身,是2003年成立的贵州孤独症儿童家长支援中心。随着家长需求的增加,2006年转型为专门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机构。它的创始人赵新玲本身便是一位孤独症孩子的母亲。

2002年,当赵新玲第一次从医生嘴里听到自闭症(也叫孤独症)这个医学名词时,她觉得天都塌下来了。赵新玲带着两岁多的儿子好好来到就诊医院大厦的顶楼,望着脚下缤纷美丽的万家灯火,她觉得人世间所有的快乐从此都与自己无关了,只要抱着儿子往下一跳,那所有难以想象的苦难,也与自己无关了。可是,当赵新玲一次次伸手去抱儿子时,看着孩子清澈无比的眼睛,母爱的力量最终压倒了一切对于苦难的恐惧。想起医生说过的,2-6岁是自闭症最佳训练时期,错过了,孩子可能终生是个废人。痛哭一场之后,为了儿子,赵新玲决心和命运抗争。

如果没有儿子好好,赵新玲不会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孤独症孩子,也不会投身到这个事业。无独有偶,全国知名民间培训机构“星星雨”“以琳”“爱慧”的创办者也都是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在长期带好好求医求教的过程中,赵新玲认识了贵阳的几十名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同样的经历让这些身心备受折磨的父母们成了朋友,面对孩子们求学无路、求救无门的困境,2006年9月,赵新玲和其中的7对父母一起自发成立了爱心家园儿童训练中心。

几年漫长的培训之路,让赵新玲和这些父母,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培训能力,她们又请了6个老师来帮助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其实,除了对孩子进行训练以外,赵新玲说,8个家庭的家长成立这个“爱心家园”还有一个想法,希望它能成为8个家庭避风的港湾,大家可以互相鼓励,挽起手来战胜人生的不幸。另外,家长们还希望,这里,是一个能庇护孩子,让他们不受到白眼,不受到伤害的地方。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一个职业教育者。我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没有时间伤心。”谈及自己的人生坐标,赵新玲语气温和而坚定地说道。这些年来,赵新玲一直不愿以一个伤心妈妈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

求医求学这些年让赵新玲饱尝心酸,但也因为这种遭遇,她心里燃起了另一种渴望——“我要帮助更多和我一样的家庭,守护更多‘星星’的孩子”——赵新玲就这样苦心经营着并心甘情愿当起了爱心家园这个大家庭的孩子们的“星妈”。

一个人的爱点燃一群人的爱

从守护一颗星光,到守护一片星河。自2003年起,赵新玲以爱心家园儿童训练中心为平台,积极投身到救助自闭症患者的社会公益事业中去。

随着爱心家园影响力不断上升,面临着更重的教学压力、经济压力。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康复训练和教学,她开始四处“化缘”。一次又一次满怀希望的问询,一双又一双磨破了的鞋底,终于,一个人的爱点燃了一群人的爱。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阳医学院、贵州省人民医院都同意为爱心家园提供长期医学支持;省残联送来了补助款、市残联支援了教具及食品;南明区政府提供了补助金和训练场地;南明区残联也提供相关的帮助;赵新玲所在单位贵阳市税务局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驿站,各种物资源源不断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

20多年过去了,爱心家园已累计为6000余名自闭症患者提供特殊教育,其中有30%的自闭症儿童在这里经过训练后,走进普通的幼儿园和学校。

赵新玲将所有心血与爱倾注给了爱心家园。曾饥肠辘辘地在半夜打了8个小时电话,将一对濒临绝望的母女从悬崖边拯救回来,自己却因为体力透支过度而被送到医院抢救;曾将大年三十没人来接的自闭症孩子带回家中过年;曾多次替情绪无法自控而损坏别人财物的自闭症孩子们上门道歉。

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她用大爱守护着“星星”的孩子们,被“星星”的孩子们尊称为“星妈”,也构建了一个雷锋式的服务天堂。如今,“爱心家园”是贵州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孤独症儿童康复专业领头羊机构,是贵州省助残领域唯一获得中国社会组织等级的公益服务机构。

搭建更大平台  守护更多“星星”

二十多年来风雨不改,唯有人间知此沧桑。自创建爱心家园以来的七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她没有一天停歇,就像一棵树,拼命想为这些自闭症孩子们遮挡所有风雨,让“星星”(孩子)们不再孤独闪烁。

2016年,退休后的赵新玲又创办了慧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采用社区化的服务理念,倡导智障人士平等参与社区建设,接收成年的自闭症患者进行居家托养、康复训练乃至辅助就业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区适应能力。

同时,她还积极投身到更大的公益事业:以南明区人大代表身份多次提案呼吁相关部门机构开展帮助自闭症群体的公益活动;通过宣讲、授课等方式争取外界对自闭症患者及家庭的更大理解和支持;致力在西南多个省份搭建自闭症康复行业交流学习平台,带动西南地区特教行业不断发展。

赵新玲守护“星星的故事”得到贵州日报、贵阳日报、贵阳晚报、中国税务报、腾讯网、搜狐网等多家媒体的认可和赞扬。2022年,央视春晚邀请赵新玲以云视频的方式向社会传递对自闭症患者的爱与关注,引发无数网友刷屏和共情。当年11月,赵新玲还被授予第八届贵州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称号。

这些年来,赵新玲同志多次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2018年10月,她在第七届全国残联代表大会上,获习近平总书记接见;2019年5月16日,她参加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作为与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获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并合影;2023年9月18日,她作为全国精神残疾和孤独症群体的唯一代表登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与习近平总书记、李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中国残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24年12月31日上午,她作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并(与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合影。难怪,赵新玲被人们尊称为守护“星星”的孩子的当代“活雷锋”。

(责任编辑:刘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