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海:让农村更像农村

作者: 刘超

罗国海:让农村更像农村0

在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藏着一个名为坡塘的古村。相传越王勾践自吴返越后,命范蠡在此挖塘,聚土成坡、积水成塘,因此得名“坡塘”。这里有千年的古银杏树,白墙黛瓦的民居掩映在翠竹茶田之间,三面环山,溪水潺潺,仿佛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人文和自然资源可谓得天独厚,是老天爷追着赏饭吃的典型。

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就在4年前,这里还是村民口中的“破塘村”:道路泥泞、垃圾成堆、违章建筑林立,村内主干道“坡塘老街”被“霸”道经营的商户挤占,年轻人纷纷离乡,村庄日渐凋敝,让人看不到希望。

2016年,罗国海响应组织号召,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位多年在外经商的企业家,看到家乡沦落这般境地,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农村的青山绿水和淳朴民风找回来,把农村建设得真像农村,让游客特别是城里人到这里来感受农村之美”。

以自然之美吸引游客

罗国海常说:“当好村书记,首先得勤动脑、想点子,村庄才能发展成长。”要想让村民富起来,就得让城里人愿意走进农村,农村的魅力,正在于它独有的那份自然与淳朴,而不是对城市的亦步亦趋。于是,他带领村民们在房前屋后恢复了农作物的种植。一排排竹篱笆,围起了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菜园,青菜在阳光下舒展着叶片,仿佛在轻声诉说着生长的喜悦。蜿蜒的小溪从屋前静静流过,水声潺潺,像是为这幅田园画卷添上了一抹灵动的音符。这才是乡村该有的样子——宁静、悠然,充满生机,让人一眼便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在罗国海的“迎客”计划中,屋前菜园只是恢复村风村貌的小点缀,依山而建的茶田才是坡塘村的亮点。这里的茶树高低错落,枝繁叶茂,宛如一片碧绿的海洋。罗国海带领村民在茶园中打造了“云壶飞瀑”微景观。一把直径约两米的茶壶悬空倒挂,壶嘴喷射出水柱,水雾在阳光下化为彩虹,为静态的茶园增添了动态的美感。这一创意景观迅速成为游客拍照的热门打卡地,进一步提升了茶园的艺术价值。

然而,迎宾待客光有特点还不够。所谓不破不立,罗国海带领村两委发起“百日攻坚”,准备着手拆除8000余平方米的破旧房屋和违章建筑。不出意外,阻力接踵而至:商户质疑、亲友劝阻,甚至有村民放话:“你能让大家都拆,我就没意见!”罗国海立下军令状:“只要有一家没拆,我自掏腰包恢复原样!”最终,在他的不懈坚持和村两委的努力下,柏油路替代了泥巴路,垃圾场变身百花坛,白墙黑瓦的老街重现古朴风貌,一派盎然生机。

以文化之美留住游客

环境好了,坡塘村迎来了游客,但如何让这些城里人留下来住两天,而不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呢?罗国海将目光投向了本地文化的挖掘。2020年,坡塘村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提出“用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随后,罗国海带领团队四处取经,引入“陋室画家”位光明等艺术家,对老台门、旧民居进行艺术化改造。他挖掘范蠡养鱼、绍兴莲花落发源地等历史资源,恢复范蠡筑坝遗址,建设廉政文化主题公园“莲园”,并邀请莲花落艺术家胡兆海驻村设立工作室。

老茶厂、旧印染厂被改造成乡村博物馆和艺术馆,废弃农具贴上二维码,扫码即可观看劳作场景。这些“微改造、精提升”的举措,既留住了乡愁,又赋予了村庄独特的文化魅力。

为破解“周末火爆、平日冷清”的难题,罗国海还将目光投向数字经济。2024年,坡塘村架设摄像头对千年银杏树进行慢直播,全球网友可实时观赏“叶落缤纷”的诗意画面。同时,区里和街道启动了“农发甄选”电商产业园,培育500名乡村电商人才,推动茶叶、笋干等农产品线上销售。罗国海坦言:“直播不只为带货,更要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

随着环境改善、产业并兴,村里吸引了大批青年返乡创业。留学生陈军开设儿童游乐园,拓展民宿;村民沈爱国回乡经营“云间食客”,生意红火。罗国海感慨:“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让年轻人看到希望。”

以人情之美促成复游

如今,坡塘村以“网红村”的身份惊艳蝶变,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成为浙江省远近皆知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然而善于挑战的罗国海并不满足,他要营造口口相传的好口碑,用诚意把游客的心留住。

该免费的一定要免,于是乡村博物馆、停车场一律对游客免费。虽然对于年接待游客量超10万人次的坡塘村来说,多少有些肉痛,甚至招致了不少反对的声音,但罗国海就是要从细微处让游客体会到农村人的厚道,他知道一个道理,只有得到大家来自内心的认可,乡村振兴才是可持续的事业。

以往,为了村民安全、舒缓拥堵,游客的私家车只能停在停车场,浏览古村需交费乘坐摆渡车。为了提升游客的浏览体验,同时又不让村里经济受损,罗国海又想出小妙招,只要在村里消费,就可以免除摆渡车费用。

在其他知名景区频繁爆出天价虾、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信用问题时,来坡塘村的游客却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暖。一位游客说:“我在包子铺买了10个包子,让我惊喜的不是这里的包子物美价廉,而是老板娘竟然给了我11个。以游客身份买东西不被坑,已属不易,居然受到了优待,这让我印象太深刻了,看来古镇村民的境界就是高。”

坡塘村的茶园不仅是自然景观、艺术的舞台,还是举办露天婚礼的绝佳场所。绿色的茶园,白色的桌布和椅套,配上绿白相间的绿植和装饰物,无接亲、无伴郎伴娘、无证婚人的“极简婚礼”在坡塘村成为了一种新潮流、新风尚。罗国海说,这两年,村庄变美了,村民文明意识更强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陈规陋习逐渐改变,简约之风越吹越盛,真心希望把城里人也吸引来,举办露天婚礼。

从“破塘村”到“网红村”,坡塘的蝶变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飞跃,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注解。罗国海用8年多时光证明: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尊重自然、传承文化、凝聚人心。

正如他所说:“要想当好村支部书记,除了勤动脑,还要有一个清廉团结的两委班子,不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不能操之过急。乡村振兴是久久为功的事情,要控制好自己发展的步子,逐步实现。”

罗国海的故事,正是乡村振兴的缩影。他用智慧和行动,让坡塘村找回了农村该有的样子,也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刘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