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诸暨“珍珠第一村”:让每一粒珍珠都带着诚信
作者: 刘超 蒋张飞凌晨1点,的电商大楼依然灯火通明。村党委书记何立新举着手机走进一间直播间,屏幕上弹幕飞速滚动:“这串珍珠真的是海水珠吗?”主播还未开口,何立新直接接过话头:“我是新长乐村书记,您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电话就在屏幕上。”他将自己的手机号打在公屏上,直播间瞬间涌入数百人。
这不是作秀,而是何立新每周的例行巡查。在这个“中国珍珠第一村”,经历过因诚信而起的阵痛与重生一一从2021年直播电商爆发期的野蛮生长,到如今成为浙江省“乡村振兴诚信样本”,新长乐村用三年时间撕掉了“以次充好”的标签,“让每一粒珍珠都带着诚信”成为价值千亿产业的宣言。
退货飙升:“珍珠第一村” 的诚信危机
1969年,新长乐村村民何木根在村口水塘养出第一只三角帆蚌,开启了“中国珍珠第一村”的传奇。鼎盛时期,村民用麻袋装现金到县城存钱,“万元户”遍地开花。然而,2020年直播电商的爆发式增长,让这个传统产业村陷入阵痛。
塑料珠喷层涂料就敢叫海水珠’,染色淡水珠配上假证书能翻十倍价。”村民何志校回忆,当时有许多外来人员租住在村里,利用村里的珍珠产业做短期生意,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全村130多个直播间中,近3成存在虚假宣传。消费者差评如潮,一位买家在社交平台控诉:“花3800元买的‘大溪地黑珍珠’,泡水后竟褪色成灰白色!
信任崩塌引发连锁反应,2021年“双十一”,新长乐珍珠退货率飙升至 45% ,多个直播间因投诉被封。再这样下去,‘珍珠第一村’要变‘骗子村’了!”在村民代表大会上,何立新拍案而起。
村规严苛:“珍珠第一村” 的诚信革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何立新带着村两委连开7场夜会,推出《新长乐珍珠电商诚信十条》,分级明码标价:淡水珠、海水珠、人造珠必须分类标注,禁止使用“天花板级”“捡漏”等推销话术。
同时要求直播间必须展示检测仪器,全流程可视化,现场测试珠层厚度、光泽度。立了规矩,就必须有惩罚,一旦发现直播间出现假货、以次充好的情况,村集体先行赔付,再追责商户。
为让标准落地,何立新推动成立全国首个村级珠宝检测中心,配备×荧光光谱仪等设备,村民送检仅收成本价。珍珠的检测以抽查为主,2023年,该中心累计检测珍珠2.3万批次,拦截问题商品1700余件。
在何立新看来,每一条差评都是砸向“珍珠第一村”金字招牌的锤子。他带头钻进直播间当起“质检员”:深夜突袭检查灯光滤镜是否失真,随机抽查蚌肉里剖出的珍珠是否与宣传一致。村民调侃他是“行走的行业标准”,他却严肃道:“互联网放大了财富,也放大了贪婪。我们卖的不是珠子,是几代人的信誉。”
何立新为了把控质量,想出了最狠的一招 一“溯源连坐制”,就是消费者凭购买记录可追溯至养殖户,若发现以次充好,整条产业链的养殖、加工、销售方均需担责。2023年,外来租住村民因销售染色珠被罚暂停直播权限3个月,其合作的3家加工厂被移出白名单。
这场诚信保卫战并非书记的“独角戏”。2019年,43名返乡青年成立“青年创客诚信爱心联盟”。要挂上联盟的“诚信荣誉奖牌”,需闯过三重关卡:直播间好评率不低于 98% 、消费者匿名投票通过率超 95% /年度公益服务时长满50小时。90后创客何行东的店铺里,这块铜牌与NGTC鉴定证书并列展示,“开蚌取珠时,8万观众看着奖牌催我上链接,这比任何话术都有说服力。”
从英国留学归来的联盟负责人何殷雷,办公室挂着特殊的“诚信地图”:278家会员商户实时数据在电子屏跳动,差评率超过 2% 自动预警。“我们制定了比国标更严苛的‘村规’一珍珠层厚度误差超0.2毫米立即下架。”他指着正在直播的商户说,“国家《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是底线,我们要做的是捅破行业天花板。”
技术赋能:“珍珠第一村” 的诚信保证
在白塔湖畔的科创中心,技术人员正在测试“珍珠链”溯源系统。每颗珍珠嵌入纳米级RFID芯片,扫码即可显示养殖水域、采珠时间、检测报告。何立新计划年内覆盖全村 80% 商户:“我们要让造假成本高到无人敢试。”

更大的野心在海外市场。村民钱少聪的TikTok直播间里,英语讲解着“中国珍珠诚信标准”,欧美客户下单后7天就能收到DHL送达的检测证书。2024年上半年,新长乐村跨境电商销售额同比激增 300% 。
世界珠宝看中国,中国珍珠看诸暨。”站在村口的珍珠雕塑前,何立新说:“‘诚信’不是我们的标语,而是新长乐人的生存法则。
当某些地方还在为“流量变现”牺牲信誉时,新长乐村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把诚信变成可量化、可追、可增值的生产力。这场自我革命揭示的不仅是产业升级的密码,更是一个古老命题的当代解答在追逐财富的路上,中国乡村需要怎样的价值锚点?
答案或许就藏在何立新办公室那罐村民自发送来的珍珠里:颗颗圆润无瑕,如同新长乐人重新擦亮的诚信本色。
(责任编辑:刘超)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leif20250609.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