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军旅情 一生学雷锋

作者: 应学良

一段军旅情 一生学雷锋0

郝明明在役前训练基地为春季预定新兵宣讲党史

他坚持做公益16年,是市“绿军装”爱心公益发起人,筹集善款100余万元,慰问困难学子家庭800余户,义务献血2万余毫升,获评“江苏好人”集团军“学雷锋标兵”、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他就是宣传干事郝明明。

“一段军旅情,一生学雷锋”,是郝明明的坚定信念。2005年入伍的他,在2021年12月退役的当月,通过社会招聘又被招回原部队,担任第71集团军医院政治工作处宣传干事。十几年来,郝明明无论在哪里工作,始终把学习雷锋、服务人民当作一生追求,用实际行动自觉践行雷锋精神、诠释军人的责任与担当,被军民誉为古彭大地雷锋传人。

红色精神播火者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今年3月16日上午,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作为工程学院商学院“红星之火”宣讲团核心成员的郝明明,走进市新兵役前训练基地,开展以“弘扬遵义精神,共筑青春信仰”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郝明明和“红星之火”宣讲团成员,分别为云龙区50余名预定新兵宣讲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时代价值,激发大家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壮志豪情。立体而生动的红色故事直抵人心,为预定新兵带来一场接地气的“思政课”。此外,郝明明还结合自身军旅成长经历,为预定新兵讲述创建“绿军装”爱心公益团队的初衷,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坚持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用镜头定格战友精彩瞬间的军旅成才故事,与预定新兵开展“青春与迷彩的对话”深度交流,在思想碰撞中引发人生价值共鸣。

每年春秋两季预定新兵集训,我们都邀请郝明明前来训练基地为预定新兵作役前教育,他通过现身说法讲传统、话成长、谈感悟,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进一步激发了预定新兵参军报国热情。”市云龙区人武部副部长刘海涛介绍说,去年9月12日,在新兵役前教育课堂上,作为“江苏好人”的郝明明,以《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为题,为“准新兵”详细解读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王杰精神的本质内涵,以及“抗洪抢险模范”周丽平为人民英勇献身的事迹,一个小时的宣讲,赢得了大家的27次热烈掌声,有的“准新兵”感动得流下眼泪。

郝明明为泉山区奎山小学的少先队员宣讲雷锋的故事郝明明激励云龙区预定新兵建功军营

一段军旅情 一生学雷锋1
一段军旅情 一生学雷锋2

红色故事是我们的传家宝。作为一名退役老兵,我有责任把我们党和军队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郝明明表示。

国防教育辅导员

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要积极向身边的好人学习,争当一名合格的‘淮塔小卫士’…”今年3月3日下午,市奎山小学组织6名少先队员,开展“榜样的力量一一红领巾寻访江苏好人”主题活动,作为受邀嘉宾,郝明明来到学校宣讲雷锋故事,零距离与同学们互动交流。

“一盏锈迹斑斑的煤油灯、一枚历史悠久的奖章、一本陈旧泛黄的日记本…在王杰事迹陈列馆里,展柜里的文物无声地向参观者诉说着那段珍贵的历史。今年3月1日上午,郝明明携手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戎耀先锋团20余名大学生,来到驻徐王杰生前所在部队72分队开展“追寻英雄足迹、学习英模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的学雷锋实践活动。活动现场,郝明明以《榜样的力量》为题,给同学们深情讲述自己坚持不懈学习践行雷锋精神,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真实经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要以郝明明叔叔为榜样,用知识和青春报效国家!”已经应征入伍的大一学生激动地分享听课感悟。

“雷锋、王杰、周丽平这些英模人物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在服役期间坚持不懈学雷锋、做好事,从当兵第4年开始,积极参与社会爱心公益事业,坚持每月拿出当时工资的一半资助困难学子上学,每次见身边战友有了困难也总能第一个靠前帮助…”2024年9月21日,由中共市委宣传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市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徐’写新时代荣光一一市退役军人故事宣讲大赛"中,郝明明以《一段军旅情一生学雷锋》为题,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荣获一等奖。

一段军旅情 一生学雷锋3

为发挥退役军人在传承红色基因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今年3月初,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举办“展退役军人风采·红色文化进校园”优秀退役军人故事宣讲活动,郝明明作为宣讲团成员与现场大学生交流自己坚持十几年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故事。“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宣讲活动中,郝明明与同学们交流互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声声动情的话语,让活动现场的240余名大学生共同感悟了红色精神的磅礴力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leif20250619.pd原版全文

如今,郝明明已被工程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王杰中学、奎山小学等聘为国防教育辅导员。在他看来,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是责任,更是一种使命。“我要做一根火柴,点燃更多人心中的信仰之火。”郝明明如是说。

助残济困带头人

“作为一名‘淮海先锋’退役军人志愿者,今天很高兴来到‘永春残疾人之家开展爱心助残活动,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残疾人士提供帮助,我感到很快乐…”郝明明感慨地说。今年3月5日,郝明明带领工程学院商学院学生志愿者,以及驻徐王杰部队72分队官兵,再次来到铜山区利国街道郝家村“永春残疾人之家”,开展学雷锋助残志愿服务活动。

铜山区大彭镇50多岁身残志坚的刘励,每次提起郝明明,总会感激地潸然泪下。

2024年12月中旬,当听说刘励大叔种植的甘蔗喜获丰收,但因没有销路在家发愁时,郝明明利用双休日冒着瑟瑟寒风,帮助刘励大叔义卖两车甘蔗及蔗糖和甘蔗汁,还在“绿军装”爱心公益群动员爱心人士支持购买甘蔗。为尽快打开甘蔗销售渠道,郝明明在朋友圈坦言:“刘大叔种植的无公害甘蔗,甘甜可口,质量上乘。‘绿军装爱心公益团队在全市10余个水果摊位和小区门口携手设甘蔗爱心义卖点,期望爱心人士都能买点甘蔗支持刘大叔…”

2009年1月,郝明明了解到驻地高一学生小刘,因家庭变故无人照顾,跟着年过七旬的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每月仅靠200多元的低保和邻里的帮扶维持生活,为能让孙子完成学业,老人向媒体发出求助信息。看到电视里老人无助的眼神,郝明明便萌生帮助小刘完成学业的想法。当几经周折走进这户一贫如洗的家庭,看着整面墙贴满的奖状时,郝明明百感交集,他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帮助小刘完成学业,用知识改变命运。郝明明当即决定每月从自己津贴费中拿出400元作为资助款,直至小刘考上大学为止。助学两年多,郝明明一直以哥哥的身份关心鼓励小刘,给予他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星光不负赶路人,当年高考小刘以优异成绩被安徽大学录取,小刘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向他报喜时,郝明明高兴得热泪盈眶。

一段军旅情 一生学雷锋4
郝明明(左二)为铜山区利国镇永春残疾人之家人员测量血压

2013年12月,在单位的支持下,郝明明发起成立“绿军装”爱心公益团队,从此,这支“绿军装”便常年活跃在古彭的大街小巷。

“患癌妈妈”张秀云的女儿萌萌,是“绿军装”爱心公益团队资助的第13名困难学子。当时14岁的萌萌学习成绩优秀,书法达七级,还在市青少年书法大赛中荣膺金奖。本该幸福美满的家庭,因母亲张秀云被确诊为胰腺癌而支离破碎,张秀云因多次手术花光家中积蓄,无法支付萌萌的学费和生活费。郝明明得知后,表示以“绿军装”爱心公益团队的名义对萌萌长期资助,直到完成高中学业。

一段军旅情 一生学雷锋5

郝明明和驻徐某部71分队军士分享学习雷锋体会

积小善为大善,用爱传递温暖。如今,郝明明累计参与捐资助学、助残济困、无偿献血、慰问军烈属、走访敬老院、开展国防教育宣讲等活动已达800余场次,“绿军装”爱心公益团队已成为市一张闪亮的“道德名片”。

“从一个人的默默坚守到2000多人的爱心汇聚,回望自己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十几年,我感到非常有意义,我要让退役军人这张永恒的‘精神名片’,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新的荣光…”郝明明自豪而坚定地表示。

(责任编辑:陈运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leif20250619.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