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温度

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温度0

30多个国家部委、机构相关部门分工调度,20多个兄弟省份千里驰援,50多家企业和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当然,永远冲峰在前的是我们最可敬的人民子弟兵,19号凌晨4点左右,也就是震后不到4小时,西部战区陆军第76集团军某旅300多名官兵就长途机动抵达灾区;震后不到一天,灾区群众就住上了帐篷,震后第二天开始,就陆续住上了既保暖又卫生的板房……这就是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也只有一个强大的人民至上的国家,才能在灾难发生后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做到如此高效救援,背后是国家超强的应急动员能力和社会救援协调机制,以及危难关头永远众志成城的每一位华夏儿女。

据央视新闻报道,甘肃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是这次受灾严重的地区之一。地震发生后,村支书韩凯迅速组织起一支30多人的小分队,之后的两个小时里,他们敲遍了全村385户的家门,他们没有什么工具,手刨肩扛,从废墟中救出12名被困群众,其中7人送医,5人死亡。还有村民被倒塌的房屋砸到,却在逃生后又返回救人,没被困的营救被困的,轻伤的营救重伤的,整个村子都动员起来积极自救互救,就像村子的名字一样,团结一心。

震后11个小时,震区救援“生命线”全部打通,熬过一个极寒之夜的灾区群众在中午就吃上了震后第一顿热腾腾的牛肉面、饺子、小馒头。晚上陆续住进了帐篷,一个帐篷里住三四户家庭,有棉被、褥子,还有火炉子,而解放军在救灾帐篷外生火做饭和取暖,他们说帐篷是给老百姓搭的,他们说等老百姓吃饱了他们再吃,而他们也不过是20岁左右的大孩子啊。

20号的零点,也就是震后24小时,第一阶段搜救结束,转入到赈灾救助阶段。震后第二天,安置点不仅是一片齐刷刷的帐篷,还搭起了防风保暖效果更好的集装箱板房,而在通往震区的各级公路上,来自全国各地满载救援物资的车辆连绵不断运抵震区一线,沿途高速交警全程鸣笛护送:“四川绵阳交警向你们致敬!”“陕西咸阳交警向你们致敬!”“甘肃加油!临夏加油!积石山加油!”……震撼而泪目的一幕幕,让那股燃起的满腔热血一直澎湃,救援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征程,14亿人血脉相连,我们都是坚强的后盾。

如果要问如此高效的救援是如何做到的?抖音上一段让人破防的对话或许是最好的答案。有甘肃网友留言:“谢谢家人们!这么冷的天支援我的家乡,给你们添麻烦了!辛苦了!”各地网友纷纷回复:“不许说谢我,有困难一起面对,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国人,是兄弟姐妹。”一盘棋一条心一股绳,我们一起坚强一起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就是中国温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