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好人”高彩艳:愿做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他人

作者: 彭媛媛

“山东好人”高彩艳:愿做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他人0

1977年出生的高彩艳,是山东省五莲县潮河镇凤凰庄的一名普通家庭妇女。结婚20多年来,她始终尊老爱幼、勤俭自强,在当地家喻户晓、传为佳话,日前获评“山东好人”称号。

2000年,高彩艳的儿子刚满三岁时,公公被查出患有胃癌。由于她的丈夫要外出打工、养家糊口,照顾公公的重担就落在了高彩艳身上。她白天给公公洗衣擦身、翻身按摩、煮饭喂饭,晚上哼着儿歌哄孩子睡觉,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但她毫无怨言,“照顾公公,是自己血浓于水的无限亲情”。在老人最后的时光里,经常对高彩艳说,“这是自己最开心的日子,谢谢闺女……”

公公去世后,高彩艳把婆婆和一家人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每周定期给婆婆洗头洗澡、剪指甲,勤洗勤晒衣物被褥,陪老人唠家常、打牌。远在濮阳工作的大姑姐对她赞不绝口:“弟媳照顾老人比我这亲闺女做得还要好,让我们都挺感动的。”现年91岁的婆婆含饴弄孙,四世同堂的家庭幸福美满,村里人提起她都是交口称赞“老范家找了个好儿媳妇”。

2008年春节,高彩艳的表哥走亲戚途中发生了车祸,一家人遇难,仅留下了72岁的姨妈。巨大的打击使姨妈精神失常,生活无法自理,高彩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和丈夫商量后,将无助的姨妈领进家门,如亲人般赡养呵护,这一照顾就是8年,直到2015年姨妈安详地离世。

凤凰庄住着一位孤寡老太太,命途多舛,两个儿子早逝,老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由于老人悲惨的遭遇,村里一些人觉得晦气,避而远之。朴实的高彩艳同情老人的遭遇,几乎每天都要到老人家中照顾她。打扫卫生,照顾老人如厕、洗漱,耐心地帮她擦洗身体、换上干净衣服、拆洗床单被褥,她从来不嫌脏不怕累。

老人脾气很要强,一开始对别人的救济和帮助很是抵触,犯迷糊的时候说翻脸就翻脸。有一次,刚给老人拆完换洗的床单被褥,回头拿干净床单的空,老人的拐杖就打到了高彩艳的背上,大声喊着:“怎么还没换好!”高彩艳咬着牙忍着疼,手里却还是一刻不停地给老人换上干净的床单被褥。但慢慢地,高彩艳用她的真诚和坚持打开了老人的心门。和老人拉拉家常、陪老人捡捡柴火,到老人家里照顾老人成了她的家常事。知道老人爱吃烧鸡,每隔一段时间,她就给老人送去一只烧鸡。终于,老人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小院里又有了欢声笑语。

老人逢人便说自己得了一个“亲闺女,她叫高彩艳”。

大爱无关血缘,温暖散落人间。高彩艳的善举,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身边人。她的孩子也继承了她孝老爱亲的品行,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平时送吃的、照顾起居;病时送医,陪伴康复,深受邻居的赞扬和好评。高彩艳说,“我们的感情已超越了血缘,老人就是我的母亲”。

在高彩艳的影响下,家里人都养成了乐观向上、孝老爱亲的好品行,传递最美家风。自打儿子上一年级开始,全家人就坚持做义工,去敬老院和孤儿院看望孤寡老人和需要关爱的孩子,从小就给孩子讲《弟子规》等孝老爱亲的小故事。儿子在铁路公司实习时,捡到乘客丢失的黑色皮包,发现里边有3万元现金,还有其他证件,他连夜寻找失主归还物品。

高彩艳用爱的奉献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也用实际行动书写出了敬老、爱老、孝老的时代篇章。“愿做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他人。”她说她会永远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陈运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