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呵护“夕阳红”
作者: 薛宇成 王西安 徐俊斌
“老首长,给您提个醒儿,今晚10点以后不要吃东西、不要饮水,明天早上7点我到您家给您抽血……”这天晚饭后,辽宁省军区大连第十四干休所医师杨璐莹,又给所里的老干部打去提醒电话。
这样的服务杨璐莹已坚持三年了,三年来,杨璐莹把老干部当亲人,用心用情呵护这些为革命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立下赫赫战功的老英雄,让他们无怨无悔地安享晚年。
“责任”“使命”字眼在她心中悄然扎根
2014年7月,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杨璐莹以优异成绩从牡丹江医学院毕业后,通过应聘考试被原解放军二三四医院录取,成为一名临床医师。随后,杨璐莹在轮转各科室门诊学习中,身边每名军医的敬业奉献精神,潜移默化感染她,军人形象在她心中变得愈发高大。
在眼科门诊实习期间,科室主任是一名退休返聘的军医,杨璐莹是他的带教学员。在杨璐莹眼里,主任虽然年过花甲,但工作劲头丝毫不减,成为了她学习的榜样。由于眼科门诊上午就诊人数较多,临近中午时常有很多人排着长队等待看病。但主任毫无怨言,主动延迟下班时间,直到诊断完最后一名就诊者才肯离开办公室,常常错过饭点。
一次,一位就诊者针对一个用药问题,反复询问杨璐莹。杨璐莹脸上写满不耐烦,被主任察觉后,严厉批评了她:“为患者诊疗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尽心尽责面对每一位患者。”此后,杨璐莹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耐心为就诊者答疑,获得了大家的称赞。
那时,“责任”“使命”字眼,在杨璐莹脑海中,显得高大上,没有清晰概念。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字眼却在她心里悄然扎根。一个月后,杨璐莹又轮转到外科门诊学习,对刚接触的相关业务知识不熟悉。为提高她的业务水平,负责培训杨璐莹的带教军医就手把手教学,填写病例、问诊、查体……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并定期对她考核。有时动作做得不规范,军医就反复帮她纠正练习。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杨璐莹业务能力显著提升。至今,杨璐莹清晰记得军医说的话:“我对你严格要求,就是对病人的负责。作为医护人员必须精益求精。”
第二年,杨璐莹同医院其他医师一样,报考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备考那段时间,杨璐莹下班后好几次想逛街出去玩儿,但看到科室的好几名军医仍在办公室备考学习。“比我优秀的人还那么奋进,我有什么资格不努力。”杨璐莹不禁转身返回办公室,积极加入到学习队伍中。经过几个月的拼搏,杨璐莹以优秀成绩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核。
婉拒优厚聘请圆梦“孔雀蓝”
2015年12月,杨璐莹又成功考取朝阳市第四医院事业编制。上岗不久,她被医院选送参加为期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深造。培训期间,杨璐莹加班加点刻苦钻研技能,考核成绩常常跻身前列。一年后,她能独立完成诊疗工作,得到带教老师们好评。
崇拜什么样的人、学习什么样的榜样,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虽然在解放军二三四医院工作时间短暂,但深深影响杨璐莹的人生抉择。2018年下半年,正在参加培训的杨璐莹,在网上看到一则全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的公告兴奋不已。“能成为军队的一份子,是我一生的骄傲。”但那时培训还未结业,她只有等到结业后才能报考。
2019年6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即将结束,医院一些科室领导相继向杨璐莹伸出“橄榄枝”,给出优厚条件,邀请她任科室医师。但杨璐莹心里埋着一颗强军梦种子,都婉言拒绝了。随后,杨璐莹报名参加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考,最终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如愿穿上“孔雀蓝”,成为辽宁省军区大连第十四干休所一名军队文职人员。
上门巡诊
杨璐莹负责离休老干部预防保健和诊疗工作。为了熟记每名老干部具体情况,杨璐莹随身揣着口袋本,上面记录着人员病史、用药情况……不久,她的倾心服务得到老干部们认可。但一段时间后,杨璐莹的工作热情逐渐减退。因老干部主要以预防保健为主,诊疗所占比例较少,从事临床医学专业的杨璐莹感到所学技能无用武之地,自己就如战场后方的后勤兵,上不了前线。
后来,干休所主任的话语,让杨璐莹触动颇深:“这些老干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服务好、保障好是我们职责所在。如今,他们年事已高,疾病诊断难度大,医疗保健至关重要……”几天后,干休所邀请抗美援朝老英雄、离休老干部那启明登台讲党课。授课中,那启明和其他老干部们的舍生忘死投身革命的光辉事迹,让场下的杨璐莹不禁落泪。她感到能为这些老英雄们服务很光荣、很荣幸,并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高老功臣老前辈的“幸福指数”。
真情呵护“夕阳红”
“心细如发,任劳任怨;风雨无阻,逢叫必到”,是老干部们对杨璐莹的评价。2021年10月的一天深夜,离休老干部王老的保姆紧张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杨医生,老爷子昏迷了。”值班护师杨璐莹一把拎起急救箱,和值班护士一起冲进夜幕。赶到后,杨璐莹根据王老的病史,当即为他测量血糖,从测量结果判断老人为低血糖昏迷。杨璐莹和护士赶忙为王老注射葡萄糖,老人很快恢复意识,并连声道谢。
这种事对杨璐莹来说,已是工作常态。2022年7月,离休老干部梁老突然感到头晕。经查体后,杨璐莹根据临床表现诊断梁老患了耳石症,需前往医院进行复位治疗。当时,梁老的子女不在身边,老伴也已是年过耄耋之年的老人,杨璐莹决定带着梁老前往医院。挂号、检查、全程陪同指导老人配合复位治疗并用心安慰照顾梁老。返回后,杨璐莹每天还对梁老进行健康监测。梁老感慨地说:“小杨对我照顾有加,就像孩子一样。”
还有一次,干休所一位离休老干部排便困难,腹胀难受,保姆不会使用开塞露通便。杨璐莹就上门为老人进行护理。看到老人略显拘谨,杨璐莹亲切地说:“我是医生,这是我该做的事。”
除了到老干部家中巡诊送药外,杨璐莹一有时间就陪他们聊天,听他们讲革命故事,有时还帮老阿姨一起干家务。杨璐莹说:“既要治老干部身体疾病,也要治好心病。”
原来,杨璐莹刚入职时,离休老干部张老常说自己身体不适。但杨璐莹多次为他检查没发现病症。后来,杨璐莹得知,张老的老伴去世多年,子女又长期不在身边,所以以此理由让医护人员多过来陪他聊会儿天。此后,杨璐莹有空闲时间就去看望老人,要是过不去,就打电话问候。时间一长,张老把她当成家人,有什么想法都愿意跟她说。
看到老干部们笑容满面,杨璐莹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光荣源于平凡,功夫贵在恒久。这些年,杨璐莹在平凡中倾情奉献,真情呵护“夕阳红”,先后被评为“四有”优秀文职人员、“服务之星”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