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大爱 脚下有远方

作者: 魏洁

心中有大爱  脚下有远方0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2024年8月10日,雷锋杂志社在北京组织召开“雷锋精神助力企业发展暨雷锋精神进企业第二次交流座谈会”。座谈会特邀嘉宾有:雷锋杂志社总编辑、解放军报社原少将副总编辑陶克,解放军装备学院原少将副院长刘建,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原少将政委王志安,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原副主任兼总工程师、“时代楷模”肖文儒。《雷锋》杂志理事会12家理事单位及受邀企业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雷锋宣讲团秘书长兼《雷锋》杂志理事会副秘书长刘晓永主持会议。与会人员在深入交流中探讨雷锋精神助力企业发展议题。

用雷锋精神培塑企业文化

雷锋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勇于担当的品质,这种精神可以为企业注入精神动力,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可以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在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企业才能更好地持续发展、稳步前行。

雷锋宣讲团团长、解放军报社原高级编辑卜金宝在座谈会上发言说: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服务人民的价值理念、诚信至上的交往原则、敬业专注的工作态度、开拓创新的进取担当。(卜金宝发言内容见后)

“时代楷模”肖文儒从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40多年,创造出许多救援奇迹,是中国矿山技术引领世界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他说:“我们这代人是从小学雷锋长大的,雷锋精神对我们的影响非常深远。应急救援是一项与‘死神共舞’的工作,煤矿爆炸、火灾……每次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我们都是逆行者。救援中,我们牺牲了很多战友,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4次爆炸,我们的工作意味着随时面临生命危险。但是,我们仍然选择继续逆行、义无反顾地冲向救灾现场,这是为什么?是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精神一直引领着我们,让我们拥有一种奉献精神和为民情怀。”

刘建少将是朱德元帅的外孙,他以自身经历讲述了良好的家风家教对家庭和个人成长的深远影响;同时他提出要完善产权保护,优化经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关于雷锋精神进企业,王志安少将谈到,学雷锋能给企业带来好的精神风貌,企业家应该认清弘扬雷锋精神是一件能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好事;企业家要带头学雷锋,用实际行动带动员工学雷锋,多引导、少灌输,用市场经济规则推动学雷锋的积极性,让践行雷锋精神的人获得实惠,同时企业在发展中也要回报社会。

用大爱激发企业内在动力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行中有善,雷锋就是这样的人。雷锋有对党和国家的挚爱,有对人民、对事业的热爱,有对同事、对战友的关爱,他在奉献爱的同时,也在收获着爱。雷锋爱党,党爱雷锋;雷锋爱人民,人民爱雷锋;雷锋爱工作,不同的岗位工作也回馈给他幸福和快乐。

如何将雷锋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如何用雷锋精神推动企业发展?这是每一位企业家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东方领悦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亚连说,她是雷锋精神的受益者。在深入学雷锋、阅读《雷锋》杂志后,她把雷锋精神带到企业文化中。她在团队中大力倡导弘扬雷锋精神,带领员工在市集上做雷锋形象打卡照,分发雷锋肩贴;带领员工去给鳏寡孤独老人打扫卫生,陪聊天、陪就医。因为有雷锋精神加持,现在的团队很稳定,员工工作积极性很高,他们懂得了什么是奉献精神、什么是螺丝钉精神,“这让我非常感动,他们为企业创造了价值,我感恩我的团队,也感谢雷锋杂志社”。

《雷锋》杂志理事会副秘书长、中国平安全国高峰会北京市会长辛志华从小听着雷锋故事长大。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长期资助贫困山区学生读书。在受资助的学生中,有的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原来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继续传承雷锋精神。辛志华常年坚持带领团队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温暖。她说:“作为一个‘八零’后、一个新时代的企业家,我有责任、有义务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北京北锐中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为民用、工业、新能源类项目供应消防电控设备的企业,公司总经理黄旭光说,他们秉承“产品质量是企业第一生命”的理念,坚守“诚信共赢、客户至上”原则,保质保量满足客户要求。新冠疫情期间,他们承担了雄安商业服务中心项目,多次派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消防系统完成巡检成套设备和验收工作,受到用户的称赞:“你家设备好,服务更好。”

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公司总裁李迎玉的理念是:一生做好一件事,作品代表人品。凭借这份执着,他带领团队奋斗21个春秋,躬耕深耘自己的核心业务,专注于各类教育主题展厅建设,合作单位从中央到地方达1300余家,被业界公认为传播红色文化的“航母舰队”。

参加座谈会的企业家们都感同身受,一致认为,企业弘扬雷锋精神,企业家首先要以身作则,带头学雷锋;在企业中大力倡导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精神,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锐意进取精神。

陶克总编辑总结发言说,一个企业的发展要看企业家的境界和眼界。企业只有学雷锋、促发展,才能让雷锋精神落地生根。浙商的艰苦奋斗精神值得学习,威海威高集团老板的“三心”生意经值得学习,什么是“三心”?就是讲良心(不赚昧心钱)、讲诚心(诚心诚意对客户)、讲忠心(忠于国家、忠于企业)。一个好企业的文化一定会对社会产生影响,比如华为老总任正非,他对学雷锋员工采取重奖激励措施,让大家看到学雷锋做好事是光荣的。纪念学雷锋活动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新时代,我们要学习雷锋的敬业精神、忠诚精神、大爱精神、奋斗精神,这些精神也是企业发展的命根子。60年学雷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是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的传人不断涌现,学雷锋活动经久不衰。二是雷锋从一个名字上升为一种精神,进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雷锋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雷锋成为中国好人乃至人类好人的文化代称。三是学雷锋从一项群众性活动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国家战略。四是学雷锋成为日常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引导人们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企业不仅生产物质财富,还要生产精神财富。通过学雷锋,企业家拥有良好的品德,做良心产品、做诚信产品,这种精神产品带给客户和员工,最后影响社会,如此循环往复,企业才能不断发展,社会才能不断前进。

企业要有对党和国家的爱,要有对社会的爱,要有对员工的爱。一个充满爱的企业,注定更有凝聚力、向心力,注定脚下有远方。

(责任编辑:刘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