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雷锋精神涵养时代新人

作者: 倪玺雯 刘永进

用雷锋精神涵养时代新人0

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

走进山东省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浓郁的雷锋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自南向北的校园甬路被称为“雷锋路”,沿着甬路北行,雷锋雕像、雷锋服务站、“雷小锋”打卡地等一个个雷锋主题景观不禁让人心生崇敬与感叹。

时代在变迁,但学雷锋永不过时。近年来,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将雷锋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通过打造雷锋文化阵地,不断厚植学雷锋文化元素,着力营造践行雷锋精神、争当新时代“雷小锋”的浓厚氛围。

课程引领  内化于心

“我们应当学习雷锋乐于奉献、勤俭节约、严于律己的品格,在日常学习中,像钉子那样有挤劲和钻劲,积极钻研科学文化知识,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在五年级七班,这里正在开展课前3分钟宣讲,少先队员王雨瑶和同学们分享着自己学雷锋的感受,她的动情宣讲,吸引了同学们的灼灼目光。

利用课前3分钟的时间鼓励学生上讲台分享自己学雷锋的感受,是二实小将雷锋精神融入学校课程的一项具体举措。学校利用特色校本课程实践性、生活化的特点,以“主题+研学”的形式,让学生在做中感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学校以“日—月—年”为课程实施轨迹,每日学生自己挖掘雷锋故事,宣讲身边好人好事、学习感悟;每月组织开展雷锋主题的演讲比赛、研学实践;每年举办楹联诗词大会、经典课本剧展演等校级活动,让师生在浸润式教育中不断深化学雷锋活动。

另外,学校还将提炼出来的“忠诚为党、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团结友善、奉献给予、感恩回报、锐意进取、勤俭朴素”的雷锋精神与大单元教学理念相结合,发挥雷锋精神与语文课、思政课、传统文化课及体育课等的叠加效应。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每天上午的九点十分,二实小的课间操正式开始,伴随着熟悉的歌声,学生们拿着彩球侧身、弯腰、移步,个个精神抖擞、姿势优美。

“这是我们学校自己创排的雷锋韵律操,这套韵律操既有啦啦操的特色,又有现代舞的韵味,我们利用体育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学习排练,课间操的时间组织大家齐做‘雷锋操’,让大家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也能牢记雷锋精神。”学校大队辅导员徐梅介绍说。

除了与基础课程相融合,学校还充分利用每周五下午开展的“快乐星期五”体验课程,让学生们在绘制一幅雷锋小报、精剪一幅雷锋画像、排练一出雷锋舞蹈等活动中,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

活动带领  外化于行

“比赛限时10分钟,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红领巾清洗干净,且不将肥皂水溅得到处都是,谁就能获得优秀选手的称号。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比赛正式开始!”在学校教学楼前广场,以“学习雷锋长技能,争做劳动小达人”为主题的第七届生活技能节火热启动,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二年级的小学生们随即在广场上展开了热烈比拼。

大家神情专注、认真揉搓,一条条红领巾在孩子们灵巧稚嫩的手中逐渐变得干净鲜艳起来。生活技能节当天,除了开展洗红领巾比赛,其他年级也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相应开展了整理书包、水果拼盘、缝扣子以及厨艺比拼等劳动竞赛活动,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雷锋精神中的一项重要内涵。通过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拼,不但能帮助孩子们掌握劳动技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可以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体验助人之美、劳动之乐。”学校教师刘玲毓说道。

作为践行雷锋精神的主要载体,学校不仅将入学、入队、毕业典礼以及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生活技能节等“三仪式、五节日”的特色德育活动与雷锋精神进行了深度融合,还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走进社区,化身“环保小卫士”;走上街头,化身“交通引导员”;走进敬老院,化身“暖心小义工”;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化身“红色讲解员”;走进博物馆,化身“秩序维护员”;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化身“爱心志愿者”,等等。此外,学校还设置了志愿服务先锋岗、组建了同心圆志愿服务队,通过常态化开展关怀志愿服务,让师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充实和快乐。

前不久,党员教师刘雪慧在学校组织的“圆梦微心愿”爱心助学活动中为学生小洋送去了洋娃娃和不少学习用品,鼓励孩子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击倒,而是要努力学习、发奋图强,用知识改变命运。

学生小洋来自一个贫困的单亲家庭,孩子的妈妈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平时主要依靠年迈的姥姥照顾。为了给孩子送去及时的慰问与关怀,学校同心圆志愿服务队的4名党员教师对小洋开展了结对帮扶,在定期给小洋一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的同时,教师们还加强了对孩子的精神陪伴和学习辅导,并以“圆梦微心愿”的形式,帮助孩子达成小心愿,让小洋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

评价驱动  知行合一

盛夏的二实小,绿树成荫,花朵争艳。在学校“行雷锋 雷锋星”展示栏上,学校对上个月评选出来的“德优、智多、体健、艺美、劳佳”五个维度的“雷小锋”学生进行了上榜鼓励,一张张笑脸、一句句评价,记录了新时代“雷小锋”的风采。

“行雷锋 雷锋星”展示栏是二实小“三级五星”学生评价机制的一个缩影,学校以“雏鹰争章”评价体系为依托,将雷锋精神品质与学生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发展要求进行了有效衔接,并量化为学生日常表现的评价标准。学校每月进行一次班级、年级、校级层面的评选,选拔出来的优秀学子将根据他们的发展优势,分别授予德智体美劳5个不同维度的“雷小锋”称号。

“我们学校还设置了‘雷小锋’和雷锋两种徽章,获得‘雷小锋’称号的学生同时给他们发放相应类别的徽章,任意三枚‘雷小锋’徽章可以再兑换一个雷锋徽章,通过集章兑换和风采展示,让人人发扬雷锋精神、人人争做‘雷小锋’成为二实小学子的鲜明气质。”学校副校长胡美芳介绍说。

在这套评价体系的驱动下,不仅学生们争优创先的劲头被调动了起来,大家学雷锋做好事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释放。得知二年级学生曹华玥遭遇车祸身受重伤,学生刘艾宁和王语麟主动捐出了自己的1万元压岁钱,并专程前往同学家中,为她送去了鼓励和支持;听说诸往中心学校图书资源不足,628名学生参与了爱心捐赠活动,共计捐赠图书1600册,为乡镇学校的孩子们丰富阅读内容;放学路上发现一个厚厚的信封,四年级学生蒋亦佳和孙钰桐拾金不昧,在家长的帮助下,顺利将5500元现金归还到了失主手中……

不仅仅是学生间,学校教师间也启动了 “雷锋教师标兵”“雷锋号教研组”等的流动评选,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教师群体中榜样先锋的身影也开始频繁涌现:连续四年拉手帮扶贫困学子,给孩子们提供温暖支持的曲华和刘美珍;每月义务给社区居民开展家庭教育宣讲,传授优秀的教育方法、解答家长疑惑的于萍和勇晓群;利用晚上和周末休息的时间,与家长进行访谈、沟通,搭建家校共育桥梁的王书美和宋彩英……

雷锋,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一座丰碑。如今,“学雷锋、做雷锋”的理念已在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师生的心中落地发芽。未来,学校还将继续把雷锋精神的内涵与学生的日常活动进行深度融合,让学雷锋逐渐从师生们的思想共识转化为一种行动自觉,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责任编辑:吴维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