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创建雷锋学校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刚才的思政课王老师讲得很精彩,王院长点评得很深刻。我也谈谈一些切身感受。
为什么乳山这块土地会出现乳娘,这值得我们思考。胶东大地民风淳朴,这是先贤们给我们留下来的血脉和根基。另外,胶东这块土地又走出了共和国4个军,这是一块有着红色基因的土地。如果把乳娘精神和马石山十勇士精神联系在一起,我们就会找到答案。马石山十勇士,是胶东五旅十三团七连六班的10名战士,面对日本鬼子的重重包围,为了掩护数千名群众突围,他们4次进到日军包围圈,最后剩下3位同志弹尽粮绝,把手榴弹拉响,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这种八路军为老百姓玩命的壮举如果我们理解了,就可以理解这里的老百姓为什么为八路军的后代玩命的大爱情怀了。
在我们胶东这块土地上,不仅有乳娘、马石山十勇士的故事,在王伟光院长、陶克将军身上,也发生了很多生动的故事。当年,王院长的父母亲参加抗美援朝到了鸭绿江边,他才100天,是他的奶奶、一个胶东的老太太,划着小船到丹东把他接回来,用家乡的小米养育了他。王院长能成为我党的大理论家,与胶东这块土地不是无关的。陶克将军的爱人就是胶东人,他的岳父当年参加八路军,家里的孩子们到处要饭。他爱人的哥哥要饭遇到一个八路军的连队,连长叫司务长“赶快给这孩子弄点吃的”,司务长端着饭菜前来一看,来要饭的正是他的儿子。于是,这个12岁的小孩就参加了八路军,后来也当了共和国的将军。
我的父辈也是参加天福山起义的,也有类似于乳娘这样的动人的事迹。当年日本鬼子要斩草除根,我二姐那时刚刚一岁,寄养在一个堡垒户家里。日军扫荡突然把这个村庄包围了,就让这个老太太把八路军的后代交出来,老太太身边这两个孩子都是一岁,她就把自己的女儿交出去,日本鬼子当着这个老太太的面,就把孩子“撕”了。所以说在胶东这块土地上,能够出现像乳娘这样的事情,绝对不是偶然的。
我们的父辈,跟着毛主席、共产党打天下,我们从小受的都是这种革命的教育。我和王院长、陶将军,也都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到人民军队,我们这一代人今年都70多岁了,70岁之前为国尽职,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作出应有贡献。70岁后,要为我们共和国未来尽心。我们本可以颐养天年,而现在还到处奔走,呼吁要创建雷锋学校,我们思考最多的是什么?就是共和国的未来。
陶克将军刚才讲,再过25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今天的中小学生就是明天国家的栋梁。这一代人学习科学技术、学习文化知识没问题,但是我们考虑的是我们的红色江山、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够传承下去。所以说,我们就是想通过创建雷锋学校,让雷锋精神根植于青少年心中。它的战略意义就在这里,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当年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学雷锋是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我们国家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经济非常困难,周边的国际环境也非常恶劣。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树立了雷锋、焦裕禄、南京路上好八连、硬骨头六连等一批永恒的典型,目的就是在艰难困苦面前,立起中国人的脊梁,弘扬中国人的精神,把我们的事业往前推进。
胶东这块土地出了伟大的科学家郭永怀,这是我们国家“两弹一星”的创始人之一,也出了像王伟光院长这样的我们党的大理论家。20世纪80年代,我军恢复军衔制度后,被共和国授予的上将不足200人,烟台、威海就出了40多位上将,绝不是偶然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思考,我们胶东、我们威海、我们乳山在未来怎么样培养出像郭永怀、王伟光这样的科学家、理论家。当然,也希望出现更多的将军,为我们共和国未来事业而奋斗。
今天借这个机会,全国30多所雷锋学校的校长、老师都来了,你们传承雷锋的精神,创建雷锋学校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工作。对于这件事情你们要自豪、自信,而且还要坚定而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我们这些老同志,尽管70多岁了,我们还是有决心、有信心看到在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创建3000所雷锋学校,也就是实现全国每一个市区县都有一所。
今天中午,我们在与威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徐杰同志交流时说,乳山创建雷锋学校走在了全国前列,威海也要走在前列。这样我们整个胶东这块红色土地上,才能够传承红色记忆,把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弘扬光大,也努力把创建雷锋学校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感谢各位校长、老师们,你们的努力值得尊重,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陈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