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村规民约引领乡村文明新气象
作者: 周爱
垃圾减少,环境改善;马路拓宽,路灯增亮,出行愈发便利;老旱厕消失不见,冲水厕所干净卫生……处处彰显着乡村崭新气象。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始终秉持党建引领,创新治理理念,细化治理举措,结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基层治理。通过汇聚民意、严格遵守、稳步落实,使村规民约 “接地气”,让移风易俗更具 “底气”,促使文明之花在上海庙镇悄然绽放。
汇聚民意,让村规民约 “立得稳”,移风易俗 “有特色”
“家规家训好家风,孝老爱幼好传统。互帮互助好风尚,邻里团结一家亲。崇尚科学破陋习,移风易俗不迷信……” 这样朗朗上口的居民公约在长城花园社区的宣传栏上格外醒目。
“大家想想在环境卫生、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等方面还有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说一说!” 长城花园社区居民议事会上,二十多位居民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村规民约畅所欲言。近年来,上海庙镇按照 “通俗易懂、结合实际、贴近生活” 的原则,坚持从农牧民的利益和需求出发,以农牧民参与和满意为根本,采用入户走访、线上收集等方式,广泛征求农牧民意见。立足嘎查村、社区实际,对村规民约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结合婚姻家庭、邻里关系、人居环境整治、村风民俗、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内容,修订出易于牢记、便于落实的 “村规民约”,让农牧民成为村规民约的制定者和践行者。每年常态化入户走访 300 余次,召开相关会议 15 余场,文明新风正吹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严格遵守,让村规民约 “记得住”,移风易俗 “有突破”
“爱国爱家爱社区,学法用法守法纪。戒赌戒毒不涉黄,黑恶势力共扫除。邻里团结讲礼貌,尊老爱幼夫妻和……” 通俗简短的话语,已然成为马兰花社区居民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通过居民公约的约束,居民以前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逐渐改掉了,文明意识也明显提升了。” 马兰花社区党支部书记包亚会说道。为推动乡村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督促农牧民严格遵守村规民约,上海庙镇成立志愿服务队,通过常态化开展巡逻督查,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重点开展邻里互助、家风家训等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农牧民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大力传播文明新风。常态化入户走访宣传 300 余次,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引导农牧民积极投入到和谐邻里关系、优化环境卫生等工作中,全面营造人人遵守村规民约的良好氛围。
稳步落实,让村规民约 “行得远”,移风易俗 “有看点”
村风民俗、村容村貌、社会治安、土地管理、生态宜居等内容全被写进八一村村规民约中,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村民生活,成为村民们的共识。
“以前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垃圾,自从有了村规民约,村民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看着十分舒坦。” 谈起近几年村里的变化,八一村的村民李大爷感慨道。稳步落实村规民约,展现乡村新风貌,上海庙镇积极鼓励各嘎查村、社区开展 “文明家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 等系列评选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农牧民。同时结合 “红黑蓝” 三色榜、“积分制” 管理等方式,有效激发农牧民内生动力,形成比学赶超、遵规守约的浓厚氛围。紧扣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主题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人居环境整治、爱心义剪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100 余场次,受益农牧民达 5000 余人次,充分调动了农牧民践行 村规民约 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村规民约正悄然改变着农牧民的生活,一个个村规民约不仅挂在墙上,更融进了农牧民的心里。上海庙镇将继续创新工作举措,发挥村规民约在移风易俗中的重要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和美乡村既有 “颜值” 又有 “气质”,让乡村文明新气象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