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英烈故事讲出亲近感时代感

作者: 陈军伟 刘善强

把英烈故事讲出亲近感时代感0

山东省烈士事迹编纂和宣传教育中心

推动英烈文化与青少年大思政课相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山东是全国唯一以省命名的革命老区,是沂蒙精神发源地,有30余万名烈士。近5年来,山东省烈士事迹编纂和宣传教育中心,通过编纂赠阅图书、为烈士画像、举办巡回展览、开展英烈文化宣讲等方式,让英烈更加鲜活地走进人们心田,用烈士事迹和精神凝心聚力、成风化人。

“红色图书”,常驻书架案头

“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一定要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2023年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这天,山东师范大学举行“读润初心 青春向党”红色图书荐读会,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温欣宇手捧着荐读会上赠给他的烈士事迹图书,心情激动地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山东省数十万烈士中,能留下详细生平事迹的极少。近5年来,该中心组建英烈史料编纂研究志愿者队伍,启动《山东省革命烈士英名录》数字化保护,将22.2万位烈士的英名,跨越“铅与火”走向“数与网”,相继编纂出版《光照千秋》《初心永远 薪火相传——写给青少年的山东英烈故事》《清风润心——山东英烈清廉、家风故事》《像英烈那样守纪律——山东英烈守纪故事》等图书,编印《难忘》《山东英烈文化走近青少年》画册。

通过组织红色图书荐读会、青少年红色故事读书月等活动,让6.6万册烈士事迹图书走进山东省大中小学校、烈士陵园、图书馆、农家书屋,摆上44家泉城书房“传承红色基因”专题书架,并专门发起向全省2.2万处“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赠阅红色图书行动,有效发挥了烈士事迹图书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模拟画像”,情暖烈士亲属

2022年2月19日,乍暖还寒。一条《109岁母亲一眼认出儿子画像》的新闻,迅速登上抖音、新浪微博的热搜,一股暖流从上亿人的手机屏幕中溢出。这条新闻短视频中,109岁的烈士母亲李学新老人,一遍遍擦拭着儿子韩其昌的模拟画像,一边说:“这是俺那大儿啊,俺儿牺牲了……”“泪目”“泪崩”“泪奔”“破防”“致敬英烈”“致敬母亲”“祝福祖国”成为评论区的热词。

韩其昌烈士于1943年4月参加革命,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牺牲,时任十纵二十八师排长。2022年1月24日,该中心组织人员赴淄博市周村区慰问韩其昌烈士的母亲、109岁的李学新老人。家人说,老人时常念叨为革命牺牲的儿子。因韩其昌生前未留下任何影像资料,家人几十年的思念无处寄托。该中心及时会同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完成对韩其昌烈士的模拟画像,并制成彩色高仿照片,于2022年2月19日将画像送到烈士母亲手中。

用画笔塑造英烈形象、讲活英烈故事。5年来,山东省各地完成烈士画像858幅,送烈士画像回家182次。山东省为英烈画像公益联盟于2023年8月组建,为抗美援朝烈士画像70幅。“为烈士画像 送烈士回家”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其中,山东省高唐县“送烈士画像回家”项目入选第八届“山东慈善奖”表彰名单。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开办“英烈面孔”电视专栏,累计1亿多人次观看。

“巡回展览”,激荡英雄情怀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谢谢你们为中国拼命”“我们一定好好学习,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翻开厚厚的“英烈魂 强军梦”展览的留言册,映入眼帘的是济南市小学生的稚嫩而工整的留言和签名。观展后,参观者在留言册上写下一笔一画的真情实感,每一场展览下来,留言册都写得满满当当,连扉页上也是参观者的深情寄语。

近5年来,该中心相继推出“难忘英烈那句话、难忘英烈那面孔、难忘军旅那段情”“山东英烈故事插画”“抗美援朝山东英烈画像”等系列红色展览,用“一句话”开启时空对话,触动少年心;用“一幅画”重现英烈面孔,感悟英雄气。在清明、八一、烈士纪念日和开学季等重要时机,260余幅展板在省内部分中小学校、军营、图书馆和烈士陵园巡回展出,8万余人次参观展览,以生动直观形式,增强了英烈事迹和精神的影响力传播力。

“宣传讲述”,厚植红色底蕴

新媒体时代,如何让英烈故事讲得人人爱听?该中心从创新宣传形式、优化宣讲方式等入手,开展创新探索。

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开辟“山东英烈文化宣讲微课堂”栏目,8堂短小精悍的“微课”,每集10分钟左右,在“碎片化”的时间内,让听众感受重温峥嵘岁月;在大众日报APP开设“相见”专题,点击提示按钮,一幅融合动画、视频、音乐的“H5长卷”徐徐展开,烈士画像背后的感人故事尽收眼底……这样的新媒体宣传作品,5年来该中心已推出10种,全网阅读量累计2773万人次。“相见H5长卷”还获评2023年中央网信办“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

2023年9月1日,曾在“杨根思连”工作3年的山东英烈文化宣讲名师雷利平,在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上,结合小学生特点,声情并茂地多角度解读了杨根思烈士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精神,并采取一问一答形式,让杨根思连“三个不相信”精神深深烙在学生心间。据悉,2023年开学季,山东全省像这样的英烈文化“开学第一课”举行288场次,170余万名学生参加。

5年来,该中心注重把英烈故事讲出亲近感时代感新鲜感,选聘战斗英雄、党史军史专家、军休干部、烈士后代等136人,组建山东英烈文化宣讲名师库,把英烈故事送进机关、军营、企业、学校、社区、乡村,以“国旗下的红色微课堂”“碑文中的英雄魂”“英烈文化开学第一课”等专题形式,推动英烈文化与与青少年大思政课相融合。此做法在2023年退役军人事务部组织的“新时代英烈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入选英烈红色文化思政课示范案例,并向全国推介。

(责任编辑:陈运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