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答卷”奋力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
作者: 刘奎忠
乳山,红色胶东的一片沃土,这里有忠心向党、大爱无疆的“红色乳娘”和人民至上、生死与共的“马石山十勇士”。这两个英雄群体的涌现是党的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是党的群众利益观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人民和军队鱼水情深的历史见证。
新时代新征程上,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乳山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群众,同时服务群众零距离,满足群众的“微心愿”,帮助群众办好“微实事”,学雷锋志愿服务逐步实现常态化、专业化,多措并举实施乡村振兴,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向着美好生活的目标奋进。
乳山市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践,高点谋划、高标推进、高效落实,书写了一份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乳山答卷”。
一、在探索实践中明确方法路径
(一)系统推进抓责任。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环节、多层面的系统工程,坚持以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将文明实践工作定位在“一把手”工程,与中心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理念,搭建市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镇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所(站)长的组织领导架构,推行基层不同领域、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定期举办“互学互评互议”观摩活动,推动文明实践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文明实践在基层土壤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二)突出重点抓建设。牢牢把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任务要求,建立资源共享、阵地共建、队伍共育的文明实践大格局。整合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科学普及五大平台资源,实现中心、所、站、基地、户五级线下阵地全覆盖,线上开发全省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实施云平台进村入户工程。市镇村三级分别组建“18+N”“5+N”“3+N”志愿服务队伍,构建以行政力量、社会力量、农村党员力量和群众互助服务力量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架构,推动形成“行政力量精准服务、社会力量下沉服务、镇村力量自我服务”的志愿服务体系,为持续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注入源头活水。
(三)以人为本抓服务。紧扣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群众的工作导向,建立并不断完善供需对接和正向激励方面的工作机制,开发乳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实现对市镇村三级志愿队伍的垂直统一管理,探索“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模式,全流程“上线入云”,满足基层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志愿服务需求。推行信用和志愿两平台信息数据对接,实现志愿服务时长与信用积分实时挂钩、即时折算,形成指挥调度“一盘棋”、平台融合“一体化”的网络化、智能化工作局面。
二、在真抓实干中服务发展大局
(一)思想引领更加坚定。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覆盖市镇村三级的理论大众化普及队伍并常态化开展宣讲。组织以新时代“红色乳娘”宣讲团为代表的各级宣讲队伍,通过理论宣讲、故事分享、政策解读、文艺演出等方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打造了“蛎乡说理”等理论宣讲品牌,理论宣讲的覆盖面、便利度、有效性显著提升。
(二)精神生活更加富裕。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目标之一。新时代文明实践各类阵地作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常态化开展“一村一年五场戏”“送电影下乡”等文化进万家活动,同时引导群众参与其中、乐享其中。注重品牌打造,全市16镇区实现文明实践“一镇一品”“一村一品”。持续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成功争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试点,凡人善举屡上热搜、频频出圈,近年来,先后涌现出获评“齐鲁时代楷模”的特警王伟,获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胶东红色乳娘陈淑明,获评“中国好人”的“暖心辅警”张鑫圆,等等,让新风正气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加充盈。
(三)社会治理更加高效。志愿服务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形式,在社会治理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高效的服务力。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超过13万人,约占常住人口的28%,长期活跃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维稳安保等工作一线,为城市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农村建立的“志愿信用+暖心食堂”互助养老模式,有效解决农村老人“一餐热饭”的难题,社会反响很好。
(四)发展质量成色更足。新时代文明实践“14534”的工作定位决定了其必将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障、道德滋养、文化支撑。近年来,全市广大干部精气神明显提振,“五化五区”建设强势推进,“加快突破、跨越赶超”取得明显成效,抢抓海上风电新风口,工业经济表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民生民计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持续改善。
三、在总结回顾中深化思想认识
(一)新时代文明实践只有提高政治站位,才能保证方向不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拓新局的重要举措,事关乡村振兴战略,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方向意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
(二)新时代文明实践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才能真正见行见效。群众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角,只有把中心(所、站)打造成为基层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强大阵地,让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幸福感、获得感,才能更好地凝聚起广大基层群众的共识。同时要将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有机结合,在一次次化解群众“急难愁盼”中凝聚民心民意,持续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
(三)新时代文明实践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做到常态长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目前已进入全面深化拓展阶段,与人民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安全等方面融合度越来越高,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守正创新,因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而只有守正创新,才能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绽放时代光芒,发挥时代价值,做到常态长效。
(四)新时代文明实践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才能赋能地方发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核心的五项工作,要把它们与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民生事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体工作有机融合、系统推进,用发展的眼光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相互赋能,实现“1+1>2”的效果,唯有此,才能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成为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股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吴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