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五莲县出全民国防教育新路
作者: 王青 刘洋沧桑越百年,文脉传古今。近年来,五莲县深耕红色沃土,发挥资源优势,以传承红色精神为引领,深入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国防教育进校园主题活动,每年组织6000余名中小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民国防教育研学基地参观学习,全县中小学生人人去参观、个个受教育,擦亮了“心莲国防、家国有我”五莲国防教育品牌,蹚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民参与的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新路子。
退役军人:国防教育的主力教官
“我所在的哨所4000多米,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30%,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1摄氏度。到了冬季气温会降到零下20多摄氏度,积雪有2米多深,我们巡逻一次至少6个小时。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我和我的战友从来不觉苦和累,坚决完成守边戍边任务。因为我们知道,守国就是守家,中国国土一点都不能少!”这是今年年初五莲县退役军人宣讲员高琦来到该县实验小学,在“开学第一课”课堂上给学生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自己的戍边故事。
为把国防教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入脑入心,近年来,五莲县从退役军人中选拔47名骨干组建“莲山号角”宣讲团,利用“开学第一课”、八一建军节、烈士纪念日等时间节点走进校园,向中小学生开展国防知识和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宣讲。从2020年至今,开展宣教活动200余场,强化了1万多名中小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怀。此外,该县每年还选拔优秀退役军人担任全县中小学校军训教官,除了通过军训让学生切身体悟军人的基本素质、过硬作风和奉献精神外,还向学生们介绍单兵轻武器射击、防毒面具使用等知识,有效激发了学生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作刻苦学习、报效国家之行动,崇军爱军、关心国防的氛围更加浓厚。
战斗故事:国防教育的生动教材
“我是1945年参军到第二野战军16军。1949年8月,我和排长在湘赣边界执行侦察任务途中突然遭遇敌军,关键时刻我们决定‘擒贼先擒王’——突袭敌军指挥部,擒获敌军带队的副团长,俘虏敌军160名……”这是今年六一前夕,“莲山号角”宣讲团团员孙世全在学校国防教育课堂,正向中小学生们讲述着自己的战斗经历。
流逝的是岁月,凝固的是历史。自2019年以来,五莲县充分发挥革命老区丰富红色资源优势,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兵中选出红色宣讲队员,通过他们绘声绘色的宣讲,用红色故事感化人激励人。为让他们的英雄事迹广泛流传,该县组织专业人士对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五莲籍老兵的英雄事迹系统整理,为每名老兵拍一张照片,录一段讲话视频,在全县中小学校和县有线电视开设的“心莲国防 家国有我”专栏展播,增强了全民国防教育的实效性。
红色场馆:国防教育的社会课堂
“1943年7月17日拂晓,我滨海13团主力在团长梁兴初的指挥下,包围了三关口伪第5旅,参战官兵冒雨向该敌发起攻击……”在五莲烈士陵园,志愿讲解员李萌向前来参观的学生和市民正介绍着改陈布展后的新内容。一段段红色记忆,一个个感人故事,将红色文化的种子播撒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一处战斗遗址就是一座精神丰碑,一座历史场馆就是一个红色课堂。”据五莲县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增强全民国防教育的时代性生动性,他们打造县级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研学基地、示范社区、主题公园等,将全民国防教育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规划建设中,陆续启动了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智能升级改造工程,提升革命烈士纪念馆展陈的科技含量,广泛运用场景复原、声光电渲染等新式展陈手段,增强现场感染力。他们还以莒北革命烈士纪念馆为前身,重点打造于里镇小窑村全民国防教育研学基地。前来参观学习的学生们一致认为,这些教育基地的内容很震撼人心,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五莲的光辉历史。纷纷表示,一定牢记红色历史,继承先烈遗志,刻苦学习知识,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陈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