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赤诚之心捂暖群众心田
作者: 王富民 余东 宋强2023年2月8日,第六届陕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评选结果揭晓,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大庄镇党委书记、人武部政治教导员高明,荣获陕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荣誉的背后,是他数年如一日的无悔付出。多年来,他始终把群众当作最牵挂的“心上人”,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做心头最重要的大事,时时处处践行雷锋精神,用心用情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用实际行动抒写人民公仆的责任和担当。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如何让大庄镇这38.2平方公里振兴起来,成为他的心头大事。为此,他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破题开篇的突破点,团结带领镇村干部先后完成了曹家村、枣林村、大东村、金店村、布王村排污改造和圪崂村街道硬化,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熟悉大庄镇的人都知道,2001年原观音堂乡合并入大庄镇,原观音堂乡街道改为观音堂村,村子饭店、超市、理发店等店铺林立,集市繁华,给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交通拥堵、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群众怨声载道。
为了改变观音堂村样貌,他提出了拆建并举的思路,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但要啃违建拆除这块“硬骨头”,还要筹集资金盖。但他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打倒,他牵头成立工作专班,以上率下带头入户做群众工作,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工作人员不怕苦、不喊累,挨家挨户做工作,历时2个多月,全面完成了观音堂村的违建拆除工作。刚解决完“拆”的事他又马上着手“建”的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共争取资金80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观音堂街道路面硬化、绿化和街道墙体立面美化,观音堂村一改过去脏乱差面貌,换了新颜……
此外,他还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作为增进群众福祉、促进乡村振兴的民心工程来抓,通过上级争一批、镇上补一批、村上筹一批的方式,先后打造了布王、贺家、枣林等文明新貌样板村,为群众提供了生态美丽、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高明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为了做好“土特产”文章,高明不分天晴下雨走村串户,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全力支持22个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北韩村麻花、张堡村圣女果等一批特色产业品牌。同时,依托344国道、西宝中线交通优势和渭河旅游观光带优势,强力推进近郊短途游产业开发,举办大庄“采摘节”,集锅盔、麻花传统手工艺和特色水果生产销售、休闲体验、网红直播、观光旅游于一体,唱响了“美丽大庄”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现在网络销售又火,再说我们武功县是电商大县,为什么不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打开大庄‘土特产’的销路呢?”为了论证这一决策的可行性,他又联系县电商办、市场监管局、麻花生产大户和电商企业,多次召开现场会讨论可行性。经过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于2023年6月在全县率先建成了乡村振兴消费帮扶馆,采取“产地对接+电商直播+线下体验+社会合力”的运营模式,并邀请网红在集体经济展厅现场直播推介北韩麻花、锅盔、醪糟、棋子豆等“土特产”,每场直播成交订单达1000单以上。“我们北韩这下成了‘明星村’了,前来调研观摩的人太多了,我都忙不过来了……”北韩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韩联通总是幸福地抱怨到。
“要把退役军人当成家人、把退役军人的事当成自家事。”这是高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他带头弘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光荣传统,送立功喜报、走访慰问军人军属,连续三年共为大庄籍退役军人发放优抚补助1400万多元,办理优待证1200余个,为30余名困难退役军人申请救助金9万多元,并克服财政困难率先在武功县建成退役军人事务服务站标杆站,有力巩固发展了军政军民团结局面。
不忘初心,方能赢得民心。高明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共产党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铮铮誓言,用赤诚之心捂暖了群众心田,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责任编辑:吴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