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雷锋之名 写使命荣光
作者: 毛宇飞 李帅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山丹街消防救援站把雷锋精神融入新时代建队治队实践,从中汲取信念能量、厚植为民情怀、砥砺进取锐气,消防站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获得自治区级以上表彰10余项。2023年,被中宣部命名为第八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用雷锋精神为灵魂“补钙”
“心中有魂,脚下才能生根”是消防站全体指战员的共识。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党史、消防救援队伍发展史等都是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必学内容,通过集中授课、讨论交流等传统学习方式日积月累、润物无声,通过班子先学、干部领学、队员自学的“三学模式”营造群众性学习的良好氛围。打造“学思践悟”雷锋精神立体化教育模式,推出“雷锋讲坛”,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组建雷锋精神宣讲团,定期深入社区、学校讲好新时代雷锋故事。开设“山丹红”手机课堂,通过荣誉室、雷锋角、文化墙等特色场所丰富阵地,有效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群团工作,让团员青年成长为消防救援的生力军,是消防站党支部一以贯之的工作导向,先后涌现出“全区优秀共青团干部”李帅、“青城好人”吴俊华等先进典型。2022年,站团支部被评为“全区五四红旗团支部”。
每逢年节假日,支部委员都会带头值班;每到危急关头,党员干部都会冲锋在前;每当队员遇到各种困难,党支部就是坚强的后盾;每到新队员入队,党员骨干总是第一时间靠前帮带,带着他们快速成长为合格的消防员,久而久之成为了传统,更形成了一种记忆的力量。2022年,站党支部被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授予“最强党支部”示范点称号。
用雷锋精神为本领“淬火”
多年来,消防站坚持“用实战的标准备战,用决战的勇气迎战”,在一次次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奋勇冲锋、逆险而行。2021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宿舍楼发生火灾,就在侦查组探查火情期间,配电箱管道竖井再次爆燃,“党员们,此时就是检验我们的党性和政治觉悟,考验我们对党和人民忠诚的时候,我们决不能退缩!”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火魔顽强斗争十余小时,解救受困学生4人,安全疏散1800余人。26年来,山丹街站在上万起灭火救援战斗中,英勇无畏,敢打敢拼,场场硬仗,仗仗打赢,抢救被困人员300余人,挽救财产2亿余元。在支队以上单位组织的各类练兵考核和比武竞赛中,多次名列前茅;圆满完成应急管理部“应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拉动等各类重大任务178次。
消防站立足自身实际,与专业人员一起创新开通了“智援北疆”微信公众号和“三方三定三创”书橱,将公众号作为智慧救援辅助工具,建立起预案查询共享平台。在创新数字化预案、“社区一张图”预案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在智慧消防服务一线救援的探索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20年,消防站被国家消防救援局表彰为“全国执勤训练工作先进单位”。
用雷锋精神为文明“提纯”
多年来,消防站坚持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牵头成立了“北疆蓝焰”山丹蓝雷锋志愿服务队,以此为依托广泛开展扶贫济困、消防宣传、环境保护、创建文明城市等各类志愿服务。短短两年时间,已吸纳志愿者1080人,累计服务时长30717小时,帮助各类人群30余万人次。志愿者们自发组建了“雷锋基金”,已累计捐款、捐物10万余元。消防站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在呼和浩特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站党支部主动作为,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这是消防站多年来“把驻地当故乡”的真实写照。建站伊始,消防站就开设了便民服务窗口,20多年来从一张长桌、一桶水到今天指引道路、防火巡查、医疗救助和执勤安保多合一的“北疆蓝焰”便民服务站,大到灭火救援、抢险救灾,小到为忘带钥匙的居民“翻墙开门”、摘除卡手戒指、摘取马蜂窝等,指战员们都在拼尽全力奉献自己;从抢险救援到社会救助,从执勤安保到前置备勤,从防火巡查到联勤联训,每一项职能任务的拓展,都是不遗余力地为“草原都市,美丽青城”增添着文明的色彩和幸福的光芒。2023年,消防站被表彰为“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
用雷锋精神为榜样“传承”
消防站驻地赛罕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指战员们始终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带着深厚的民族情怀,有灾必救,逢难必帮。90岁的杨汉杰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蒙古族老党员,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指战员们定期登门入户像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老人逢人便讲自己有许多“消防员儿子”,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消防站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之魂,开设“红石榴课堂”,与社区联建宣讲团,定期宣讲民族团结理论;与辖区8所小学、15家幼儿园合作研学助学,共同开展扶危济困联做、优势资源联享、重大节庆联谊,在助力平安校园的同时,也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中。2022年,消防站被评为第七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多年来,消防站坚持守正创新开展消防宣传工作,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常态化开展队站开放网络直播、应急消防科普基地参观等活动,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关注并报道。成功推出“火焰蓝版”、贾玲“内蒙古分玲”、消防员马超热搜话题,浏览量120万次,最高点赞量突破20万次,消防宣传搭上网络快车,形成了全民消防的新格局。
(责任编辑:吴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