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志愿”:中国人的美好情怀

作者: 谭建光

“百姓志愿”:中国人的美好情怀0

天津市朝阳里社区是中国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发祥地。1988年社区13位居民自发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很快得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并在1989年3月成立“新兴街道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数十年来开展丰富多样、富有实效的服务。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的时候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称赞志愿者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这些年来,我一直关注和重视朝阳里社区的志愿服务,在编书或到各地讲课交流的时候也经常介绍其做好“百姓志愿”的特色亮点。最近,我利用到天津市开会的空隙,又抽空深入朝阳里社区考察观摩,调查结果写成《“百姓志愿”:中国人的美好情怀》一文,现把其要点与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分享交流。

“四个第一”中的社区志愿服务前行者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志愿服务有“四个第一”的说法,即北京大栅栏第一个“综合包户”志愿服务项目(1983年)、广州第一条“手拉手”志愿服务热线(1987年)、天津朝阳里社区第一个社区志愿服务队(1988年)、深圳第一个依法注册志愿服务社团“义工联”(1990年)等。

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可以发现北京、广州、深圳的志愿服务都是青年率先发起,共青团组织支持;而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是由居民率先发起,街道和社区支持和推动。也就是说,考察和了解老百姓的志愿服务、社区居民的志愿服务,朝阳里是最有代表性的案例。习近平总书记就专门点赞朝阳里社区志愿者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民政部在这里竖立“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发祥地”的标识。伴随中国城市社区的转型发展,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社区生活日趋丰富多样,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的经验就受到更多地区的关注,受到更多志愿组织的重视,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起初,我对天津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的关注不够,可是伴随时代的发展,就感觉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的意义越来越大,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考虑天津市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与特色的时候,我们选择“百姓志愿”的说法,就是力求做到朴实、平白,但是又能够蕴含非常多的要素,带来非常深刻的启迪。第一,“百姓志愿”就是世世代代群众追求生活更好一些的时候,通过邻里守望、友善互助而不断实现愿望。第二,“百姓志愿”就是在共产党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而奋斗的过程中,老百姓自己通过友爱互助的参与贡献。第三,“百姓志愿”就是社区群众在遇到困难、遇到问题的时候,来自身边的人,来自邻居之间的关心和帮助。第四,“百姓志愿”就是社区群众之间传递“关爱你我”“亲如一家”的理念,让每一个人都生活得舒坦和安心。

“三送”不断升级换代,更好满足群众的需求

我在调查走访的时候发现,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既有不变的东西,也有不断变化的东西。不变的是爱心、热心、关心、关怀;变化的是伴随群众需求的多样化,推出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具有更高的水平、具有更高的质量。在展馆的时候,我们看到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由过去的“老三送”即送煤、送菜、送炉具升级为现在的“新三送”即送岗位、送知识、送健康;再演化成为“新新三送”,即送快乐、送品牌、送服务等。这种变化和发展是值得特别关注的。

从“老三送”到“新三送”再到“新新三送”志愿服务的变化,不仅仅是服务形式、服务内容的升级,更体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的新理念,让社区志愿服务更有意义、更受欢迎。

志愿者和志愿门楼,成为最亮丽的风景

我在朝阳里社区调查的时候,发现很多居民都是“双重身份”,在自己有时间有精力的时候,或者遇到社区有需要、居民有需要的时候,就是社区志愿者,既帮忙做好各种服务,也想方设法策划很多新的服务项目。同时,当自己有需要,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是“普通居民”,就是“服务对象”,也得到其他志愿者热心周到的关心和帮助。难怪当地领导在介绍中说朝阳里有80%居民参与做志愿者。在座谈会的时候,有位志愿者就是曾经得过重病,获得许多志愿者无微不至的帮助;病好之后他就更加热情投入志愿服务,作出很多的贡献。

朝阳里社区还有一个吸引我的做法,就是“志愿门楼”“公益门楼”“幸福门楼”等设计。为了让志愿服务成为社区的时尚,成为家庭的色彩,成为人人的自豪,就在每一栋的门框上做成不同类型的公益志愿服务标识牌。有“党员示范”和“敬老互助”标识牌,也有“快乐志愿”标识牌,还有“阳光少年”标识牌,等等。当我将“志愿门楼”的标识,与居民家庭内外干净、整洁、温馨、友善的氛围,以及出出入入居民的热情、邻里互助志愿者的善意等相结合,就更加能够感受到社区志愿服务的魅力。

对新时代社区志愿服务新需求的展望与思考

我对于天津市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的 “观察与思考”,是放在实现伟大复兴、走向共同富裕、创造美好生活对志愿服务新需求的背景下进行的。

第一,志愿有坚守,更要有发展。面对社会时代的发展,面对群众需求的变化,社区志愿服务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因此,朝阳里社区志愿者要与多行业、多领域、多类型、多专业的志愿者合作,探索新时代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路径,具有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第二,榜样有示范,更要有带动。在全国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的新形势下,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要更多发挥带动作用,即继续做好朝阳里服务的同时,带动天津市和全国各个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创新。

第三,代际有传承,更要有创新。几十年来,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从最早的志愿者将开拓精神传递下来,第二代志愿者不断做实做细,到如今“志三代”“志四代”的儿子辈、孙子辈继续做深做好,才有今天社区志愿服务的依然红火、依然光彩。同时,也要特别注重发挥第三、第四代志愿者的新思维、新知识、新技术、新能力,为社区志愿服务增添更多的元素。

第四,美好有情怀,更要有信念。“百姓实践、百姓志愿、百姓美好生活”,说到底就是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幸福生活。应该说,从上个世纪开创朝阳里社区关爱服务的志愿者,到如今拓展丰富社区多样化服务的志愿者,都有着浓浓的志愿情怀,这是最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与此同时,也要在情怀的基础上确立追求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就是相信志愿者一定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向往展示新作为、创造新业绩。这就是社区志愿者对党的事业的信念、对国家发展的信念、对美好生活的信念、对志愿服务的信念,是激励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者系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荣誉会长,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历任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等职。责任编辑:仇学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