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来的幸福
作者: 刘超“我太喜欢这片场地了,可以有很多小伙伴跟我一起踢球。将来我要向梅西一样成为一名伟大的球员。”张亮亮小朋友是三河村的村民,他一边娴熟地控制着脚下的足球,一边跟游客交流着。
如今已游客如织的成都新都区斑竹园街道三河村,在成都有着“足球第一村”的响亮名头。但在10年前这里可还是个贫困村,由于产业结构单一,收入来源仅靠种植“新都柚”等农产品,所以村民的腰包一直鼓不起来。
“2013年,我们的新都柚在销售上遇到了瓶颈。”三河村党支部书记谭杰介绍说,就在全村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时,他看到了一篇关于国家将大力推进中国足球改革与发展的新闻,再结合村里田间晒场踢“坝坝足球”的情景,思路顿开,最终决定以打造足球村为销售突破点。
有了金点子,又得到斑竹园街道党工委大力支持,三河村因势利导,建造了2个7人制足球场,并与当地特色农产品相结合,定期举办足球赛事,在家门口销售“新都柚”等特色农产品。足球赛事走进乡村,激活了农产经济,这一举措将足球运动等体育产业融入当地文化和产业发展,持续推进了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如今再走进三河村,目之所及满是足球元素,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的运动员的雕塑,各种足球比赛的标语、口号,炫酷的足球俱乐部,无不彰显着“成都足球第一村”的独特身份。
“我们村的足球产业已经形成了新的名片。”三河村党支部书记谭杰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我们三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文旅兴村、文明润村’的总体思路,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融合,探索以足球运动为牵引,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足球运动带动人气,扩大柚子销售。经过多年努力,如今三河村的足球产业已逐步发展起来,不仅成立了成都市首个农民健身足球俱乐部,每年还要举办成都市级的成人“宝柚杯”、青少年“柚宝杯”、企业“柚花杯”三大足球赛事,截至2023年,已成功举办6届,参赛球队涵盖成都、新都、郸县、广汉、青白江、彭州、德阳等区市县,累计700余场,吸引4500名球员参与,每年10万余人次到场观看。赛事期间,互联网直播观看人数超过3000人/天,赛事覆盖全成都,带动农产品及餐饮销售同比增加120万元。在发展成人运动的基础上新举办首届“柚宝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共计收到报名球队约124支,赛事期间互联网直播在线观看人数总计达129万人次。足球运动聚集了人气,新都柚等特色农产品也在家门口销售一空。
三河村老百姓的腰包逐渐鼓起来了,在致富发展的道路上他们乘胜而行,培育足球产业“自我造血”的能力。在王家院子,围绕足球人群开设的主题餐厅、火锅等项目,吸引投资上千万元。其中,足球主题餐厅投入160万元,不到两年就收回成本。如今,每年来三河村踢球和休闲的游客达到20余万人次。
有足球的地方少不了音乐。三河村注重发展“音乐+文创”的文旅营销新模式,先后引进了“昌英中音乐工作室”“归墅瑜伽小院”“立时集合院”等13个文创产业项目入驻,总投资1.4亿元。2018年,三河村还与中粮可口可乐结成“亲家”,共建音乐小镇,建设“情怀+温度”的乡村音乐文创产业经济生态圈。
同时,三河村积极与位于新都区的四川音乐学院合作,引进优秀乐队入驻村里的咖啡吧,并请来专业团队总体设计“音乐文创村”,打造村里的又一张名片。2018年“乐创新都·中国民歌民乐赏析会”在三河村成功举行,来自西南民族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的师生送上高品质的音乐“大餐”;2019年3月1日,斑竹园首届“星空音乐节”在三河村开幕,这个在油菜花田中举办的户外音乐节,由三河村新村民“昌英中音乐工作室”“朱嘉琪音乐工作室”等为演出班底,吸引了约10万年轻人前来观演。
“村里争取月月有演出、周周有表演、天天有音乐,让爱音乐的人到三河村来。”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8年以来,三河村成功举办了“中国新歌声四川赛区半决赛”“520《渔舟唱晚》古筝万人大合奏”等系列音乐活动,吸引游客50万余人次,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足球的魅力与乡村的振兴相融合,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三河村的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在成都市新都区的各个乡村社区,三河村只是一个缩影,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经将文明的“种子”植根于乡间沃土,铸就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责任编辑:吴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