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志愿亭”温暖一座城

作者: 邢潇心

小小“志愿亭”温暖一座城0

“你好,请问去环翠楼公园应该怎么走?”“您从这条路向东走……”一名外地游客在游览过幸福门后,想去环翠楼公园继续游玩,不知路线的她在幸福门公园一处志愿服务亭,求助环翠楼街道“志愿蓝”,很快得到满意解答。

今年旅游季以来,威海市环翠楼街道创新文明旅游宣导志愿服务,在属相街、威高广场、幸福门公园等辖区内的热门景点设立志愿服务站,贴心周到地为游客提供志愿服务。

让“志愿亭”打造成旅客的家

在幸福门广场,一个棕色小屋非常显眼,别看小亭子只有5平方米左右,可亭内布置却格外用心,这是环翠楼街道精心打造的“幸福门志愿服务站”。

“多亏有这个服务亭,不然我们这些外地游客中暑都不知道去哪儿买药”“这个服务岗亭是实实在在送福利”……“幸福门志愿服务站”的志愿者提供的温馨服务,让游客感受到浓浓的人文关怀。“威海志愿者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游客徐女士说。

暑假,威海作为一座“出圈”的旅游城市,吸引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打卡”,游客剧增,中暑事件时有发生。为此,环翠楼街道在各“志愿亭”免费发放防暑降温药品,解游客燃眉之急。“让‘志愿亭’变成移动‘药房’,既增强景区的即时服务能力,同时也发挥环翠楼街道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将文明元素深深嵌入辖区。”环翠楼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作为外来游客接待的重要窗口,“志愿亭”的墙壁上张贴的便民服务温馨标志,也拉近了志愿者和居民、游客的距离。据悉,“志愿亭”由环翠区统一标配,内置饮水区、急救药品区、旅游宣传物料区等,可为市民及游客提供基础医疗处理、免费饮水、旅游咨询、应急电话查询等服务。

幸福海岸的“温暖驿站”

“大到旅游路线、急救药具,小到手机充电、便民服务,这个小亭子作用大着呢……”环翠楼街道通过在热门景点建立“旅游志愿服务站”,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

街道通过“最威海 是环翠”APP,招募青年志愿者负责志愿服务亭的日常服务运营:“一面照片墙”,向群众开展公益宣传;“一间屋”,为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提供休憩、饮水等服务;“一把伞”“一把椅子”“一根数据线”……把志愿服务亭打造成百姓小憩、饮水解渴、避风躲雨、排忧解难的温馨港湾。此外,环翠楼街道依托服务亭还联手“环商红盟”开展“夏送清凉”,在17个社区志愿者队伍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放眼环翠楼街道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身穿蓝马甲为游客指路、搀扶老人过马路、捡拾垃圾……用实际行动让志愿精神绽放璀璨的时代光芒。

打好“亭岗牌” 助力“双招双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环翠楼街道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在“旅游志愿服务站”开展“双招双引”宣传活动,进一步对外展示环翠楼形象,宣传环翠楼特色文化,增强对外吸引力和凝聚力。

活动中,街道组织志愿者发放宣传手册,吸引外地企业,引入优秀青年人才,实现“人才+项目”同步落地,以新思路新作为给辖区产业发展带来新动能新气象。同时,依托“旅游志愿服务站”,秉持着“让更多人好就业就好业”的理念,街道还大力推介零工市场,打造最具温度的企业稳岗、百姓就业创业服务保障,切实解决企业招工难、群众就业难等问题。

小站点撬动大服务,小小“志愿亭”,温暖一座城。环翠楼街道“旅游志愿服务站”作为展示为民服务的前沿窗口、开展志愿服务的新兴载体,不仅仅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暖心服务,更是集旅游推介、文明服务、“双招双引”于一体的志愿服务“新高地”,彰显的是环翠楼街道城市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

(责任编辑:陈运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