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成风化人
作者: 本刊评论员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同时要看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须振奋亿万人民自信自强的精气神、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60年前,毛泽东同志将他对一位普通战士的缅怀与敬意,汇聚成朴实无华的七个字: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一张青春的面庞永远定格于历史的长河中。雷锋的名字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简史》,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雷锋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个重要坐标,成为亿万中国人民心中一座巍峨的道德丰碑。“雷锋”二字,已不仅仅代表雷锋本人,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代表。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我们应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传承和发扬雷锋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培养出一大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执笔:辛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