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云科:88封感谢信的故事

作者: 窦芒

兰云科:88封感谢信的故事0

十八年真情扶贫感动社会

“首先,非常感谢您给予我和家人的帮助,这笔宝贵的资金使家里的经济困难得到一定缓解,使我可以顺利进行高中阶段的学习……我唯一想说的是感恩!”今年国庆节前夕,上海才众餐饮公司董事长兰云科又收到了来自革命老区孙同学的感谢信,这已经是第88封感谢信了。

不久前,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的“光荣与力量——2023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中,兰云科因事迹突出、精神可嘉、影响广泛、社会认可度高,而荣登10名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榜。

倾全力文化扶贫,支持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兰云科不断总结积累经验,由原来单一的捐钱捐物深入到扶学扶志。他和对口支援的贫困县区教育部门建立长效联系机制,为6所江西贫困山区中小学校图书馆捐购书籍2万多册;为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设立了“才众专项奖学资金”,引导和激励孩子们求学上进、立志成才,凭本事走出大山,靠智慧走出贫困。他还承诺:只要孩子们愿意学习,他们读书的生活费,就业前的培训费,全部由才众公司来支付。对考上大学的学生,他会给每人发奖金,解决他们考进大学却因家庭负担过重而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后顾之忧,在学生中间形成浓厚的比学习、比思想、比进步的氛围。目前,共有500多名中小学在读学生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接受他的资助。10多年来,他资助的孩子有考入了清华、北大的,还有10多人考进了其他“985”大学。

“因为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多撑伞”

兰云科出生在革命老区江西的一个贫困县,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也因为贫穷念不起书,“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人生”,一直是他牢记的人生哲理。

“我是大山里走出的娃,贫穷的滋味多难受我最清楚。我不希望有太多的人因为贫困和我一样走太多的弯路,在我能力范围内能够帮到别人我一定会去帮。换句话说,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多撑伞。”

兰云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8年前从部队退役后,他白手起家,创立餐饮公司,从开始“一个馒头一瓶水”跑市场发展至今,公司承揽餐饮项目250多家,每天为35余万人提供餐饮服务保障,年销售额数亿元。 难能可贵的是,兰云科脱下军装不褪军人本色,多年来坚持以学雷锋、献爱心、送温暖为己任,担当社会责任,助力老区精准扶贫和助学帮困。

为前瞻性地解决困难家庭劳动就业,兰云科在对贫困家庭进行精准帮扶过程中,通过与上海市徐汇、杨浦、浦东等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沟通,积极参与“扶贫协作与对口支援”,先后几十次走进云南、江西等偏远省市进行农副产品扶贫采购;为帮扶贫困地区提供就业,他所在的公司吸纳江西、贵州、四川等地区近千名劳动力就业,不仅提高了困难家庭的收入,还逐步把这些人培养成为公司的骨干,有的甚至走上经理、总监等管理岗位,从根本上脱掉了贫困家庭的帽子。

兰云科先后获评“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饮水思源,受助学生回报才众

在兰云科及才众公司多年助学下,一些学子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自己所学回报社会,实现当初对兰云科和才众的承诺。

“我今年刚从江西外贸学院财务专业毕业,我和父母一致决定,要来上海才众餐饮公司工作。” 这是一个来自江西的大学毕业生在面试时说的一句话。

这个小伙子叫苏昊,家境特别困难,曾一度成了失学儿童。在“兰云科奖学金”的资助下,他又重新走进校门,捧起书本。每年才众公司都会定期把资助孩子们的学费打过去,就这样,和其他300多名山里孩子一样,苏昊顺利读完小学、中学,最后考上了江西外贸学院。毕业之际,苏昊和父母商量:“你们教育我,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兰伯伯帮了我们家这么多年,从不需要我们的回报。现在我大学毕业了,我想去才众餐饮公司上班,用所学财务专业,来回报兰伯伯和才众公司一直以来给予我的帮助。”

几年过去,苏昊在才众集团年年被评为优秀员工,先后任财务部主管、经理,采购部负责人,成为公司管理团队的核心骨干。

苏昊只是兰云科资助的众多学生中的一位,还有多名受助学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到才众公司,正式成为“才众人”,并在兰云科的影响下,勤奋工作,为社会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魏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