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原本也是一个“铁公鸡”

作者: 孟佳

比尔·盖茨原本也是一个“铁公鸡”0

比尔·盖茨这个名字,貌似从小就和钱有关:13岁开始学习编程,赚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4200美金;18岁,靠写代码狂赚18万美金;接着辍学,和朋友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39岁,成为全球世界首富,并且连续霸榜13年,可谓是风光无限。

只是,他在收获名利财富的同时,还收获了一个特别的称号:铁公鸡。因为他热衷收藏,宁愿砸下3080万美元买下达芬奇18页的笔记,却不愿意在慈善领域多花一分钱。

有钱的“铁公鸡”

一天,因美国欠联合国会费一事,一大佬特向联合国捐赠10亿美元,并且公开喊话比尔·盖茨:我捐了这么多钱给联合国,世界首富的你,在干吗呢?

很多新闻媒体借此机会纷纷讨伐他,要求他捐献金钱、回馈社会的呼声此起彼伏,比尔·盖茨为此倍感压力。

他不明白,每个人回馈社会的方式不同,难道微软每年为社会提供几万人的就业,就不是慈善吗?

痛下“慈善”决心

不过,最终让他改变主意,痛下“慈善”决心的,还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他和妻子无意间看到了《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深受震撼:世界上90%的疾病发生在贫困国家,而这些国家的人民,却只有10%不到的卫生保健资源。

1993年,在非洲刚果旅游的比尔-盖茨,震惊地发现,路上行走的妇女连鞋都没有穿。当时已坐拥几十亿财富的他,没有想到在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穷的人。

1994年是比尔·盖茨最难忘的一年,在这一年,为迎娶妻子梅琳达,他包下了整个海岛;同年,深爱他的母亲被乳腺癌夺去了生命。这次变故给了比尔·盖茨一记重击,赚了再多的钱又有何用?他还是不能挽救母亲的生命。

为此,他开始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在父亲的建议下,他拿出9400万美元建立了一个基金会。这个基金会主要致力于以下4个方面:全球卫生保健、教育、图书馆公用设备以及弱势儿童和家庭的支持。

2008年,比尔·盖茨辞去了微软首席执行官的职务,连人带钱,开始了他的第二职业生涯:慈善。

他把80%的时间都用于慈善事业,并且把价值5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全部交到了自己基金会的账户名下。

如今,比尔·盖茨每周都会抽出10个小时来忙基金会的事情。

基金会花了10亿美元,给美国少数民族学生设立了大学奖学金;接着,又花了2.1亿美元,用于援助牛津大学的贫困留学生;还花了7.5亿美元,全部用于全球疫苗的研究……

冥冥之中,上帝已经给比尔·盖茨做了最好安排:前半辈子研究怎么赚钱,后半辈子研究怎么花钱。

花钱比赚钱难

只是,花钱其实比赚钱更难!

为了能走进援助人群,比尔-盖茨现在已经成为半个医疗问题专家了。他熟读《基因分子生物学》一书,详细了解肺结核和艾滋病是怎么防御和治疗的,懂得的知识比一些专家还多。

为了让基金会的每一笔费用都能落到实处,他和妻子两人经常全球飞行。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是抱着学习访问的态度,去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问题出现在哪里,如果盖茨基金会要参与的话,应该做些什么事情等。

比尔·盖茨说:“我最近几年最大的满足,就是投入到提高世界公平性的事业当中来,我觉得很有意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