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

“1+3 ”助力中国公益慈善

@ 综合

9 月,中国公益慈善进入高光时刻。9 月5 日,新修改的《慈善法》正式实施。同一日,民政部公布新修订的《慈善组织认定办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和《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三个配套法规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慈善组织认定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慈善组织认定条件,把严重违法失信社会组织列为不予认定慈善组织的情形;《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优化了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的资格条件,严格规范公开募捐行为;《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则明确,平台应查验发布信息的真实性。

“这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是对新时代需要发展好慈善事业和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新问题做出的立法回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指出,这次修法的目的是要实现以法促善、依法行善,体现了对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和走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之路的追求。

14 部门联手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 中国网

9 月3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等14 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乡村两级为重点,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社会性、整体性出发,统筹各方面力量和政策措施协同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更好地维护农村居民健康。

《指导意见》指出,健康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到2030 年,乡村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居民能够便捷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个人医疗卫生负担可承受;重大疾病危害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到2035 年,建成健康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居民健康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指导意见》提出建设健康乡村的8 项重点任务,分别是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乡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强化乡村中医药服务、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改善乡村健康环境、普及乡村健康生活方式、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健康产业和防止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

养老服务将重点干好四件事

@ 国新办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 月23 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现场,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回答记者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养老事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谈及下一步工作打算,陆治原称将推动养老服务出现四个转变:一是从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为主向服务全体老年人转变;二是从政府供给为主向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供给转变;三是从机构养老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转变;四是从兜底保障、生活照料向更有质量的医养康养相结合服务转变。

同时将着重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二是优化服务供给格局。三是促进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四是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并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有效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到2035 年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让广大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21 部门联动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

@ 中国教育网

9 月4 日,民政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等21 部门联合印发《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 年,流动儿童相关政策制度更加优化健全,关爱服务工作更加精准有效,重点领域惠民措施更加平等均衡,儿童信息台账更加精准,基层基础更加坚实牢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到2035 年,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关爱保护体系全面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均等优质,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权益得到全面保障。

《行动方案》明确,将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双方或一方离开户籍地,跨县域异地居住或生活6 个月以上、不满16 周岁的未成年人纳入流动儿童监测摸排范围。对监测摸排发现存在家庭生活困难、自身残疾、监护缺失、流浪、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流动儿童,以及主动提出救助帮扶需求的跨乡镇(街道)的流动儿童,建立重点关爱服务对象信息台账,定期走访探视,加强关爱保护,保障其合法权益。

上一篇: 通信设备爆炸
下一篇: 发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