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我国建成4400余家老年友善医院
@央视网
全国敬老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答复《关于加快我国互联网医疗适老化改造,进一步提升老年患者就医便利性的提案》时介绍说,目前,我国已有4400余家二级及以上医院建成老年友善医院,3300余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有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近年来,各地要求医疗机构简化预约诊疗、互联网诊疗页面,设置智能语音和助老服务模块,简化网上办理流程。各地持续推动老年绿色就医通道建设,已设置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达3300余家,方便老年人群就医;已建成4400余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鼓励各医疗机构配备轮椅、平车等必要的便民设备设施。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全面提升老年人就医人文关怀,要求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多渠道预约挂号服务,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特殊就医人群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支持家人、亲友代挂号等方便老年人预约挂号的方式。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一批适老化国家标准
@中国消费者报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9月29日发布《老年人室内运动健康设施要求》《无障碍洗浴机》《适老家具通用技术要求》等一批适老化国家标准,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标准助力。
《老年人室内运动健康设施要求》国家标准提出了老年人室内运动健康设施的风险评估、安全性、易用性、可靠性、舒适性及材料、器材、结构等要求。《无障碍洗浴机》规定了无障碍洗浴机的结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等,特别对移动推床的升降范围、升降次数、脚轮负载性能、静载强度等进行了规范。《适老环境评估导则》分别明确了居家、社区和养老机构三种环境下开展评估的具体指标。《适老家具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明确了适老家具的尺寸、外观、材料以及理化、力学、安全等性能要求。
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发布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1.1%
@北京日报
10月11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
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较2013年的14.9%逐年递增;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为22.5%。这是人口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
公报显示,在养老服务供给方面,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4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3万张。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4.1万个,床位517.2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为58.9%);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6.3万个,床位305.8万张。
京籍老年人口占比首破30%每2.9名劳动力抚养一名老年人
@政府网
10月11日是重阳节,也是我国第12个“老年节”。
在当天举行的2024北京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家年华”活动上,北京市民政局发布《2023年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494.8万人,比2022年增加29.7万人,为近8年来增量最大、增速最快。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首次突破30%。
报告显示,北京市老年人口总量持续增加,2023年全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494.8万人,占总人口的22.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比2022年增加29.7万人,增长6.4%。从户籍人口看,老年人口增速连续10年高于同期户籍人口增速。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为431.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30.2%,首次突破30%。
此外,全市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从常住人口看,按15~59岁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计算,老年抚养比为34.6%,比2022年提高2.6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每2.9名常住劳动力就要抚养一名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