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为什么闪闪惹人爱?
作者: 张媛媛
这个春节假期,若问什么最火,那必定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一部《哪吒2》让沉寂了许久的电影市场,重新火了起来。座无虚席的电影院,场场爆满,有的县城电影院甚至推出了无座票。在《哪吒2》的带领下,2025年“春节档”电影(2025年春节档电影的统计时间为1月28日至2月4日)以总票房95.1亿元收官,打破了总票房、总观影人次、日均票房等多项历史纪录。但《哪吒2》的票房并没有因为“春节档”的结束而停下脚步,在全国观众的支持下,正朝全球票房前十的目标迈进。


一部好的作品,带火了里面的人物,带火了制作团队,甚至连哪吒是哪里人都开始被各地文旅部门争抢。哪吒一跃成为“国民顶流”,谁都想蹭一蹭他的热度,导航出了语音包,盲盒各类周边层出不穷,淄博周村沈家村的哪吒手绘墙更是引得游人纷纷来打卡。
在各大IP“神仙打架”的“春节档”电影市场,脱颖而出的《哪吒2》给了市场一个信号,受众不是不爱看电影了,只是不爱看烂片。相较于流量、噱头,大家更爱实实在在的好内容。
好内容离不开好的生产者,靠着两部《哪吒》荣登中国导演票房榜第一的饺子曾说:“我们做动画的心态是宁缺毋滥。观众给了我们做第二部的机会。随随便便‘端上桌’,不符合我们的追求。我们相信,观众不会拒绝有诚意的作品。”观众确实看到了饺子和他们团队的满满诚意。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精细到连一根头发都不放过。建筑、服饰等,随处可见东方美学,故事之外的视觉美,也让人沉迷。

所有的视觉特效都是国产的,138家公司共同缔造了《哪吒2》。这让人们在观影的同时,也会为国产动画的发展而感到骄傲。在济南的电影院里,有人留到最后,只为看看有没有山东的公司参与其中。随着《哪吒2》越来越火,山东人知道了电影中的人物石矶娘娘的制作团队出自山东,他们还制作了东海龙王敖光的武器龙牙刀,项目负责人孙梁天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修改了近200版才有了现在的龙牙刀。”正是用心的打磨,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哪吒2》。
回到电影本身,每一个角色都闪闪发光。戏份不多的石矶娘娘,一句“还好剩一点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深得广大观众的心。每一个角色都很鲜活,主角哪吒,是没有主角光环的主角,他脾气不好,也有容貌焦虑,任他有再大的能耐,也没能留得住爱他的母亲;长着反派面孔的申公豹,一路勤勤恳恳,却始终不得重用,这让很多打工人狠狠共情,甚至有人把他看作是仙界的“小镇做题家”;就连那群胖胖的土拨鼠都鲜活地直击人心,很多人为它们鸣不平,它们什么也没干,却落得悲惨的下场。

亲情、友情、师徒情……好的故事能让人共情。就连我八岁的儿子也会和朋友谈论这部电影,他们觉得:“那个光头老头,实在是太坏了。”他们看不到那些藏在电影里的隐喻,但他们分得清正义和邪恶。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模仿哪吒的口吻说:“还吃,收你们来了!”小孩子的喜爱,简单又直接。而年轻人的爱,热烈又上头,“00后”的同事已经开启了“三刷”计划。老少皆宜的电影,本是陪看者的中年人,也会沉浸其中,每个人好像都能从中找到共情的点。

前期并没有多少宣发的《哪吒2》,靠着口碑一路高歌猛进。互联网上关于《哪吒2》的讨论持续高涨,实时更新的票房数据,让网友们沸腾。当《哪吒2》的票房走到了全球影史前列时,网友们说:“这哪里是在爬榜,这是在升国旗。”票房数据的每一次变化,都在刷新着中国动漫的历史。“哪吒”变成了一个现象级IP,不仅展现了中国动漫的不俗实力,还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吒儿,冲冲冲!”大家希望“哪吒”能继续刷新纪录,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哪吒”燃起的不只是中国动漫人的热情,还有国人的文化自信。

有诚意的作品,真诚且打动人。我们爱“哪吒”,爱的是那份真诚与热血,爱的是那份勇敢与无畏。感谢“哪吒”,燃烧热情,点燃少年心!
(编辑/张媛媛 设计/牟国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