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民生 起步先行
作者: 郭笑 李军 李晓林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从“源头”到“龙头”,如何做好供水服务这篇文章,是一件大事要事,更是千家万户关注的民生实事。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地处黄河北岸,是在山河田野间崛起的一座新城。大桥水厂和崔寨污水处理厂为起步区的用水保驾护航,润泽大众,成为起步区先行腾飞的保障。
拥河而兴 润泽有道
为助力起步区早日发展成为绿色智慧宜居幸福之城,济南市公共饮水安全综合提升示范项目——大桥水厂工程应运而生。
为满足直管区域的供水需求,2022年1月,大桥水厂项目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项目部直面新冠疫情挑战,直击施工中存在的构筑物多、高支模多、标高多、涉及专业多、设备管道多的‘五多’难题,创造性探索出‘跳仓施工、分区管理’的施工策略,并以‘主线控制、平行推进’的管理方针推动质量进度。”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供水分公司党支部书记李军表示。
项目于2022年年底完成主体建设,2023年10月19日完成竣工验收,相关供水设备已完成调试工作,基本具备通水条件。“从大桥水厂第一股原水进入厂区到出厂水水质达标,历经60多个日日夜夜,这离不开每一位参与大桥水厂建设与调试人员的不懈努力。”济南水务集团水厂规划立项建设项目部工程管理科科长李拥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间各参建单位昼夜兼程、通力配合,践行起步区分公司为民办实事的服务理念,全力推进完成了大桥水厂项目调试。
大桥水厂作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区的重要供水设施,建设之初就承载着为区域居民提供稳定、优质饮用水的使命。水厂通过先进的水处理工艺,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为起步区内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清水。
大桥水厂建成后,将在保障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解决了起步区居民的饮水问题,让广大居民能够享受到安全、健康的饮用水。水厂的稳定运行也为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可靠的用水保障,有力推动了起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降本增效 数字赋能
大桥水厂的建成和运营,不仅提升了起步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也为区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是供水设施的升级版,更是区域发展的助推器。
大桥水厂的工作人员李晓林表示:“在水源采用上,大桥水厂主要采用鹊山水库黄河水。”为确保民众喝到“安全水”“优质水”“放心水”,水厂针对原水所具有的低温低浊、有机微污染等问题,选用技术难度相对较大、系统方案复杂、标准要求高的全流程处理工艺。该流程能够根据不同原水水质和运行工况要求,实现不同工艺的超越运行。在绿色环保基础上,达到水质优化效果。
李晓林说:“水厂投入运行后,预计日供水能力将达到20万吨,服务辖区内人口100万余人。20万吨是什么概念呢,就相当于六分之一个大明湖水。”
大桥水厂集综合净水车间、高密度沉淀池、调度中心等11座单体及配套工程于一体。针对水厂单体建筑多、服务面积广、调度难度大等特点,分公司依托智慧水厂平台,通过建立巡检与养护管理、水质安全管理、水厂自动化、智慧安防、能耗评估、水厂设备及资产全生命周期在线管理等六大系统以及工艺智能算法模型,将数字化技术与水处理工艺相结合,并探索建立数字孪生水厂,实时联动、实时线上巡检,对水厂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监测、预测和优化。通过实现水处理过程中的数字化运营、精细化管理,在打造“无人值守,有人管理”智能水厂运行模式基础上,实现高效率原水处理目标。
绿色低碳 新城动脉
起步区正在实现全方位的绿色低碳,生态之城姿态尽显。
崔寨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和运营,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区在环保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该厂设计总规模为12万吨/日,项目建成后再生水利用率可达100%,处理后的高品质再生水可用于绿化浇灌、工业用水或生态补水等,形成闭环经济模式。
“在污水处理方面,崔寨污水处理厂采用了先进的处理技术和工艺,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崔寨污水处理厂运维部负责人张维盈介绍说,“臭气将全部封闭于地下进行集中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水泵、风机等设备产生的噪音通过隔离、吸声等措施全部封闭于地下,从而消除了传统地上式污水处理厂臭气、噪音等影响环境的因素。”
同时,污水处理厂还充分利用了地面部分,将其设计成对公众开放的健身公园,打造了一个集节水展厅、全开放式节水公园于一体的水文化地标。这个开放式生态公园,将化“邻避效应”为“邻利效益”,化“生态负资产”为“生态正资产”。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起到了普及节水知识、提高节水意识的作用。
崔寨污水处理厂有效解决了起步区污水处理问题,改善了区域水环境质量。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和运营也为区域内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不仅彰显了起步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决心,也为区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绿色动力。同时,这里还配备了智能机器人,通过预设轨道在地下环境中进行巡视,实现污水处理“无人监管”。
水润民生,起步先行。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区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大桥水厂和崔寨污水处理厂以其独特的方式,为保障民生贡献着力量,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它们不仅提升了区域的基础设施水平和生活品质,也为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随着起步区的不断发展壮大,相信这些民生工程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区域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