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

作者: 戴志磊

回家的路0

一年一度的春运,宛若一场大戏,充满了故事和悬念。

快乐,期盼,紧张,疲惫……

人们背负行囊,舟车劳顿,风雪兼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故园那畔行,一路是乡情。

回家的路1

2005年我开始学习摄影。拍了一段时间后,就想拍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多年的新闻媒体从业经历,使我对社会热点有一定的敏感度,于是开始学习纪实摄影。拍摄中,我多采用街拍形式,凭直觉按快门,不作过度思考。

2007年春运期间,偶尔转悠到火车站,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出片”的地方,于是火车站成了一个我每年的“打卡地”。

回家的路2
温馨旅途(拍摄于2018年2月11日)

拍了10年左右,我就有了一些“想法”,能不能弄一组“专题”?于是就把散落在各个文件夹里的相关图片归拢在一起。2023年,我建了一个图片库,里面有近万幅图片。“回家的路”这组专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至今,这组专题,我已拍了17年了,收获颇多。感触最深的,就是社会快速发展给春运带来的变化。过去那种日夜排队购票、翻窗入车等场景,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如今,网络购票、刷脸进站、高铁飞驰……春运体验逐渐趋向舒适化、便捷化。

回家的路3
做个好梦(拍摄于2018年2月8日)

有关春运的题材,很多摄影师都拍过,观看视角各不相同,呈现方式也各有特色。作为一名业余摄影师,我不可能全国各地车上车下随意拍摄,只能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拍摄方式。工作生活地点在济南,我的主要拍摄地点就选在了济南火车站站前广场及候车室。济南是京沪线和胶济线的交汇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每年的春运大军,熙熙攘攘。

回家的路4
手拉手向前走(拍摄于2022年2月13日)
回家的路5
回家路上也不忘学习,只是有点儿疲惫(拍摄于2019年2月4日)

拍摄时,只需静静地观察。2011年2月13日,情人节的前一天,大雪纷飞,一位女士搀扶着一位行动不便的男士,冒雪赶往火车站,女士手中那枝鲜红的玫瑰花格外醒目。就在擦肩而过的瞬间,我按下快门。后来我给这幅图片起的题目是《风雪中那枝玫瑰》。你会看到许多或快乐或忧伤或艰辛的画面,通过这些场景感受到什么是乡愁,什么是年味儿,什么是生活……

回家的路6
笑容像花一样绽放(拍摄于2017年2月14日)
回家的路7
祝自己节日快乐(拍摄于2021年3月8日)

街拍有点像City Walk,漫步街头,以旁观者的姿态观看世相百态,其魅力就在于不确定性。街拍可以随拍,但不是不讲规矩、没有底线。基本的摄影伦理必须遵守,哪些能拍,哪些不能碰,必须心里有数。镜头是有侵略性的,拍摄者必须有所克制,有所收敛,以平等的姿态看待身边的一切,对被拍摄者保持应有的尊重,不要冒犯别人,切忌高高在上。拍摄时你可以忘记带电池,忘记带三脚架,甚至忘记带相机,但有一样东西千万不要忘了带——良知。

回家的路8
风雪中,一枝玫瑰绽放出浪漫与温馨(拍摄于2011年2月13日)
回家的路9
除夕,站前广场的吻别(拍摄于2022年1月31日)

街拍中会遇到采访对象不配合的情况,但很少。有时人家不同意拍照,我马上离开;有时被要求删片,立马删除并道歉。记得以前在城中村拍摄时遇到过被“围攻”的情况,经过耐心解释,我得到了理解。有时候会与被拍摄者交流、加微信,把图片传给他们,也曾经把图片印制出来送给他们。

回家的路10
站台上匆匆赶车的旅客(拍摄于2008年1月30日 )
回家的路11
人在旅途,梦回故里(拍摄于2020年1月15日 )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进了腊月就是年,买年货,挂灯笼,写春联,扫尘,祭灶,备红包……浓浓的年味,牵引着人们从四面八方踏上归途,为的就是除夕夜那桌热腾腾的团圆饭。一年一度的春运,宛若一场大戏,充满了故事和悬念。快乐,期盼,紧张,疲惫……人们背负行囊,舟车劳顿,风雪兼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故园那畔行,一路是乡情。

(编辑/崔秀娜 设计/张晓曦)

回家的路12
“葫芦大妈” 觅商机(拍摄于2020年1月10日)
回家的路13
请让我来帮助你(拍摄于2019年2月4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