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的中国式浪漫

作者: 孟达

1600℃的中国式浪漫0

这是夜幕下独特而绚丽的风景,这是冬日里炽热又温馨的浪漫。近年来,打铁花这一传承千年的传统技艺,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地得到展现与传承。春节期间打铁花表演也弥补了许多地方不能燃放烟花的遗憾。当万点星辰在空中绽放,观众得以欣赏不一样“烟花秀”,也让人们亲身领略到发源自中原大地上的这一传统民俗的魅力。春节期间,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这别样的“烟花秀”让爱赏“花”的人提前半小时就聚集在围栏前,翘首以盼。

“我们来自河南开封,大年三十就过来了,春节期间一直在这里表演打铁花。”表演者陈河雁面前是两锅滚烫的铁水。在现场,四个表演者共分为两组,每组一人负责舀铁水,另一人负责用木板打出铁花。“从铁块到铁水往往要烧一个多小时,温度在1600℃左右。”陈河雁表示,为了准备好晚上八点的演出,他们四人下午四点多就已经到达现场开始准备。而之后的精彩表演自然让观众们大饱眼福。

伴随着表演者们一次次击打,一簇簇铁花如漫天花雨般从空中散落,它们有的像一道道流星在夜空中划过,有的又像一群跃动的精灵在人们眼前闪烁。被迅速击打出的铁水在空气中四散而开,在释放出金色光彩的同时,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乐响,营造出奇妙而浪漫的氛围。与此同时,现场设置的风火轮装置也让铁花旋转纷飞,产生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

想要把一块生铁疙瘩熔成可以“绽放”的“烟花”,得需要非比一般的“火候”,而与上千度高温的铁水为伴,表演者们也需要格外谨慎。

打铁花熔铁时所采用的容器是一种坩埚,为了能耐上千度的高温,其内部还会涂上厚厚的一层红泥。烧铁水时往坩埚里添加的是焦炭,它们火力威猛,平日里专门用来炼钢化铁。在烧红的一锅焦炭中心放着一个小埚,里边就是打铁花用的原材料生铁,这种生铁往往也是特制而成,以保证其在“开花”时得到更好的散射效果。

对于打铁花表演来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表演者头戴斗笠和头巾,眼佩护目镜,身上穿着牛仔布工作服,手上则套着帆布手套。“早先的老师傅们都是光着膀子表演。”55岁的陈国强回忆说,天热的时候大家打起铁花来一身汗,铁花落到人身上就滑下去了,感觉就像小石子落上去一样。作为比较年长的表演者,陈国强负责舀铁水。“舀铁水所用的是竹板,舀的时候尽量成团,这样打出来的铁花才好看。”陈国强说,铁水如果舀散了,打出的铁花就开不大,表演效果就要打折扣。作为舀铁水的工具,竹板的制作也有技巧,将干竹子提前两天浸泡在水中,演出前再把表面烤干,这样外干里润的竹子用来舀铁水最好用。

在表演过程中,负责打铁花的人所使用的是一块柳木板,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号的乒乓球拍。当铁水被舀出抛向空中时,打铁花之人像棒球手击球一样要尽全力把铁水打出,让铁水四散成粉末状的小颗粒,进而快速燃烧并冷却下落。在此过程中,表演者需要根据观众的位置及风向来决定击打方向。这样既保障了表演者自身的安全,同时也保证了观看的质量。打铁花表演者需要大量的练习,击出的板子才能又准又狠,从而得到安全又满意的表演效果。在常年的表演过程中,面对着熊熊的烈火和瞬间燃烧的铁花,小烫小伤在所难免,对于这些打铁花的艺人们来说,这着实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但对于观赏者来说,这何尝不是一场1600℃下的中国式浪漫呢。

(编辑/杨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