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两委”成员就是免费劳动力
作者: 崔秀娜
8月9日,蒙蒙细雨中我们到了小津口村。按照村民刘维英发来的地址,直奔小津口村茶厂。茶厂建在一栋簇新的三层小楼内。村支书李金山先是让我们品尝了一下“津口女儿茶”,随后就村里茶叶产业的发展情况向我们娓娓道来。不经意间,他提到了一句:“我们村委的8个人,都很忙。上午忙工作,下午忙炒茶。”顿时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几天采访下来,我们才知道,原来这还是个延续20多年的老传统。
“炒一晚上茶,第二天再上班”
田延勇是村里的“两委”成员,他的父亲就是村里带头刨掉自家粮食种起茶的老支书田启安。在采访田延勇之前,刘维英跟记者说:“田启安在世时,坚决反对儿子回村里任职。他最害怕别人说自己以权谋私。”
通过与田延勇的聊天,记者不仅知道了这个延续20多年的老传统是如何确立的,更知道了一件心酸的往事。
“我3岁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姥姥家生活,只有暑假的时候,才能回来和父母一起住。因为父亲忙着村里的事情,母亲忙着种茶,还要照顾瘫痪的姐姐。”原来,田延勇还有个姐姐。姐姐小时候有次感冒发烧,但忙碌的田启安没时间把她送到镇上治疗,就让村里的医生给她打了一针。没想到医生操作失误,造成姐姐坐骨神经坏死,从那之后她就只能躺在床上,最终先于父亲离开了人世(田启安于2013年去世)。
“老支书跟我说过很多次,自己一辈子最亏欠的就是他闺女。”刘维英说:“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很好。每次老支书一回家,他闺女总是笑得很开心。”
田延勇和刘维英的介绍,让记者眼前浮现出小津口村刚开始发展茶叶时的场景:一切都是从头起步,多少辛劳,多少付出,只有他们自己知晓!
1996年,小津口村集体出资建立了茶厂,负责茶叶加工制作。茶厂的收入被列为村集体的收入,用来维持村集体的各项运转。
除了建茶厂,田启安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村“两委”的成员要在茶厂里负责义务炒茶,这样可以减少茶叶制作的人工成本。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已有20多年。村“两委”的人也早就习惯了——只要在村“两委”上班,就得为村里的茶厂义务炒茶。
农人种田“粒粒皆辛苦”,用在种茶的小津口人身上,可以说是“叶叶皆辛苦”。
8月9日下午2点多,在村“两委”成员之一侯怀梅的茶园内,她和几个好朋友正在忙着采茶。虽然这块茶园不到1亩地,但侯怀梅表示她们4个人要采三个多小时。因为茶叶生长得很快,需要把嫩叶及时采下来。采茶叶既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耗时间的工作。
作为村“两委”的成员,侯怀梅也是要在津口女儿茶厂里炒茶的。但她还有一个重要工作:评定送到津口女儿茶厂里的茶叶是否符合标准。“我们津口女儿茶厂只收最好的茶叶,给的价格也是村里最高的。”原来,村里除了津口女儿茶厂,很多村民自己家里也建有茶厂。最好的鲜叶都是卖到津口女儿茶厂,被加工包装后,变成一包包“津口女儿茶”的。
而村里个人茶厂炒制出来的茶叶不能叫“津口女儿茶”,因为“津口女儿茶”是津口女儿茶厂注册的商标。收鲜叶的高标准在源头上保证了“津口女儿茶”的品质。另外,津口女儿茶厂的存在,对整个村里的茶叶价格也起到一种稳定作用。“我们报的价格高,对于整个村里茶农的收入也是促进作用。”村支书李金山表示。
8月10日下午,几个农户送来他们采摘的茶。侯怀梅负责评定,符合标准的就收下,田英开具收据。收完这批茶,刘维英、田英、刘丽、侯怀梅四人就开始忙活炒茶了。
先是摊凉、再是杀青、二次摊凉,随后再揉捻、炒干、烘干,最后一步装包冷藏。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杀青、炒干、烘干,需要将茶叶放在不同的机器里进行操作。杀青机要先预热15分钟以上,烘干机、提香机的进风口温度达到90度。记者只是站在操作间里一会儿,就汗流浃背。而她们则需要在闷热的环境里一步步将茶叶最终炒制完成。
以85度的水温冲泡“津口女儿茶”,汤色剔透明亮,饮之回味醇美,沁人心脾。当你在品味它时,也希望记得它从一片嫩叶—被采摘—被炒制的整个过程中小津口村人所耗费的辛苦。之所以是记得全体小津口村人,而不是炒茶的村“两委”成员,是因为每片茶园,都是小津口村人在细致照顾。一包包“津口女儿茶”是全体小津口村人辛苦努力的成果。
忙碌的一天
村里的工作很繁杂,除了炒茶,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也是为何炒茶时,村“两委”的8位成员中还缺几位。
正值汛期,尤其最近降雨量不断增多,村里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防汛。8月9日晚上,小津口村又下了一场大雨,8月10日,村支书李金山和村“两委”成员陈玉新的重要工作就是负责去村内各处巡逻,查看是否有险情。在村内大青山的山脚处,雨水裹挟着泥沙滚滚而下,形成了一处叠瀑。李金山和陈玉新穿着雨衣和胶鞋,仔细查看。
“这里是汛期每天都要来查看的地方。因为从大青山上流下来的雨水都汇集到这里,然后流到村内的女儿湖。”李金山仔细查看着水情。
而在茶厂内,忙完炒茶,因8月11日是泰安市核酸检测的日子,刘维英又在村里的群里群发通知,通知村民明天该进行检测了。
8月11日早上6点,核酸检测开始了,村民陆续赶来,村“两委”8个人分工严密,记录、样本采集、分发材料……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