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教育年会引发的本领恐慌
作者: 崔秀娜
世间的舞台有大有小,但必须要有,因为任何人都想有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舞台搭建得好,机构就活力迸发;舞台搭建得不好,机构就死气沉沉。
在平邑一中,自2020年起,诞生了一个“盛大”的舞台——教育年会。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育年会,但它撬动了整个教师团队,引发了他们的本领恐慌。原因何在?
从“求”教师上台到教师争先恐后想上台
2022年8月27日,平邑一中2022年教育年会隆重举行。来自学校三个校区(西校区、东校区、新校区)的1000多名教师悉数参加。年会共举办了两天,分为6大版块,正雅书院、正雅管理学院、林清圣名班主任工作室、教师发展中心、马自玲名师工作室、青年名师赵旋工作室等成员纷纷登场,轮番上台展示自己的所学所得、所思所想。
这已是平邑一中的第3届教育年会。在经济发达省市,中学举办教育年会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一所县级中学办教育年会,还是很特别。3届教育年会,从无到有,从不知如何办,到如今拥有6大板块近50个节目,其发展的历程可圈可点。
谈及2020年平邑一中举办的第1届教育年会,校长王继峰依然印象深刻,他笑道:“因为是刚开始举办教育年会,大家都还不理解要做什么,我们还要去‘求’教师登台演讲,‘求’教师讲讲自己对于一本书的读后感、对于课堂教育的心得。”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年会的情景可谓“翻天覆地”。有的教师,为了在教育年会上分享读后感,整个暑假都在研究名家作品;有的教师,为了有一个好的形象,会提前减肥。之所以如此,一来当然是教育年会越办越好,舞台越来越大;二来则是年会引发了大家的本领恐慌。
“教育年会举办的地点是蒙山会堂。蒙山会堂是平邑一中最大的舞台,任何在台下就座的教师看到自己熟悉的同事上台演讲,都会在心中引发‘激荡’:他为何能上台演讲,我为何不能?他对于课堂的研究都如此深入了,我还在原地踏步!如此一来,就在教师心中引发了一种本领恐慌。我们以此促进教师更爱读书、更爱去研究课堂教学。”王继峰认为,平邑一中教育年会最大的作用就是“通过给教师以舞台,去激发教师的内在动能”。
“任何人都想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教师亦然。我们所做的只是给教师一个舞台,让他们更好地展示自己。如果他们不愿意上台,那就是舞台不够大。”教育年会就是这样一次机会。闪亮的灯光、绚丽的舞台,让每位教师的外在气质与内在修为,得以悉数展现。由此,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教师们会出现“不愿意参加-羡慕-争先恐后”的思想转变了。
舞台展现形式从单一到互动、多元
邱欣欣是正雅书院的院长。在每年的年会上,正雅书院的节目都会占据半天时间。“刚开始我们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只是单纯的教师读书分享,后来就发展到情景剧、不同年龄段师生共同分享等表演形式。”
在这次年会上,正雅书院有几个节目关注度颇高。掀起第一个高潮的是来自西校区高61级实验1班、2班的10个学生依次分享《红楼梦》读后感。“他们每个人所讲述的人物都不一样,共讲述了《红楼梦》中的10个人物。”正雅书院副院长陈德秋是这些学生的语文老师,指导他们完成了这个节目。
分享《红楼梦》很简单,10个学生在一起共同分享《红楼梦》也不难,但站在蒙山会堂上,在1000多名教师面前分享《红楼梦》,很难!他们不怯场,侃侃而谈,从容自信地将自己对于《红楼梦》中某个人物的见解讲述下来,赢得了满堂彩。
年会上,还有一个节目格外吸引人,那就是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分享《小王子》的故事。当副校长李中阁手牵年仅5岁的祖乙之上台时,大家拼命地鼓掌。祖乙之是平邑一中教师曾祥群的儿子,这次与李中阁组成了“最萌身高差组合”。祖乙之奶声奶气的声音,与李中阁中气十足的男声“相映成趣”,节目效果一流。
8月27日下午,一堂别开生面的“微班会”被搬上舞台。班主任王军胜在十几名学生面前进行了一场演示——在一杯倒满的水杯里,放置100个曲别针,看水会不会溢出来。
不仅是这十几名学生,连场下的1000多名教师,都在屏息静气地看王军胜的演示。1个、2个、3个……99个、100个。100个曲别针都被他放在了倒满的水杯里,但水没有溢出来。“这说明什么呢,同学们?说明潜力是无限的。看似满的水杯里依然可以放进100个曲别针。”
随后,王军胜又开始了另一个演示——将100个曲别针一下子都倒进了水杯里,水顿时从杯子里溢出来。“这又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在学习中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两天的时间,精彩满满,收获与喜悦并存。这次年会的主题是“做一个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其实,当教师们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所学所得时,在精神上,就已经气象万千。
有一个你必须了解的关键词:“民间组织”
第一次参加平邑一中教育年会,你肯定会好奇,正雅书院、正雅管理学院、林清圣名班主任工作室、教师发展中心、马自玲名师工作室、青年名师赵旋工作室等6大组织,它们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呢?这些上台演出的教师又到底是如何选出来的呢?
其实,这6个组织都是学校的“民间组织”,并不具备行政级别。在王继峰看来,“只有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组织中,创新才有生长的土壤,个体的智慧才有施展的空间。正雅书院、正雅管理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等组织,通过充分赋能、授权,让各团队中的骨干力量在学校发展中充分施展才干,让优秀基因在团队中快速复制。当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领导者,掌控自己的成长时,组织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就能持续突破自我,走向卓越。”
这也就不难理解平邑一中的教育年会为何越办越大,参与者越来越多,正因为有这几个“民间组织”的共同推动。他们的职能各不相同,有的探讨读书,有的探讨班级建设,有的探讨课堂建设……这意味着每位教师都可以在不同的组织中找到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领域,并展示出最好的自己。也正因为组织立足“民间”,所以每位上台展示的教师都是自发的,而不是“被命令的”,因此,他们自我展示的渴望更强。一带十,十带百,最终形成了整个学校教师群体纷纷主动上台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