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汪乃贵的战斗故事
1955年,汪乃贵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汪乃贵为何能获得诸多殊荣?从下文中可窥见一二
初显将才
汪乃贵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1926年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中,率先参加农民协会。192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5月6日,金寨西部斑竹园、南溪、汤家汇一带爆发立夏节起义(也称商南起义),丁家埠是起义的首发地和中心区。汪乃贵率领农民武装参加起义,镇压了3个民愤极大的恶霸。10月,他报名参加红军,被分配到红十一军三十二师九十七团当战士,1931年8月被任命为商城县独立团一营三连连长。1932年春,独立团改编为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二一八团,汪乃贵仍担任第一营三连连长,率部参加商潢、苏家埠、潢光等战役。
在苏家埠战役中,汪乃贵率部为前锋攻打占领樊通桥之敌。5月1日拂晓,他们冒着蒙蒙细雨,在水田里匍匐前进,涉过樊通桥小河,向敌人发起猛攻。汪乃贵带头冲杀,突破敌人的第一道防线。战斗激烈,双方伤亡很大。汪乃贵按照战斗部署,指挥部队边打边撤,退到陡拔河以西。次日上午10时,大雨滂沱,敌人冒雨渡河向红军阵地疯狂进攻。汪乃贵率部猛烈出击,敌人受挫,慌忙后退,但后面的敌人不明情况仍向前疾进,一时间,前退后拥,阵势大乱。红军乘势勇猛冲杀,敌死伤无数。尚未过河的敌人见状,慌忙抢占附近高地,妄图稳住阵脚。汪乃贵又率部迅速过河歼敌。此时,河水已涨至齐胸,敌机在头上盘旋扫射,水面被枪弹激起一连串水柱。汪乃贵率先跳进河水,带全连泗水过河。刚靠岸,他们便如猛虎般冲向敌人,敌死伤惨重。随后,红军大部队赶到,全歼敌人。
苏家埠战役后,汪乃贵调任第二一九团二营六连连长。1932年7月,率部参加麻城攻坚战。麻城城墙坚固,易守难攻。汪乃贵派人详细侦察后,发现城墙脚下有阴沟可通往城内,防守空虚。晚上,他带一个排从阴沟里钻入城内,隐蔽地向城墙上的敌人开火。敌守军在黑暗中慌乱还击。拂晓前,汪乃贵又带着全排从阴沟里安全返回。
这次夜袭,给敌人造成很大杀伤。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听说后,对汪乃贵这种胆大心细的行动十分赞赏,半开玩笑地问他:“就不怕敌人消灭你们这个排吗?"汪乃贵回答:“只要不怕死,什么仗都能打。”

连升三级
1932年8月,国民党军队向鄂豫皖苏区猖狂进攻,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举步维艰,黄安县城失陷。汪乃贵所部奉命投入攻打七里坪敌陈继承纵队。
8月15日,敌第二师黄杰部由周田、双河口渡过柳林河,准备向古风岭、悟仙山进攻,红四方面军集中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七十三师等进行反击。汪乃贵带一个排到七里坪侦察地形,并向亲临阵地的徐向前总指挥和各级首长作了详细汇报。
敌人开始进攻,山谷里炮声隆隆,枪声大作,飞机也出现在上空。徐向前立即命令:“冲过河去拿下小山头,占领制高点,歼灭敌人!”霎时间,冲锋号响起,红旗招展,漫山遍野响起喊杀声。
汪乃贵带着六连在密集的炮火中涉过柳林河,一举突破敌前沿阵地,向敌人猛烈射击。接着,他们冲入敌阵,左劈右砍,很快夺取了几个小山包。此时,一颗子弹打入汪乃贵背部从右腰穿出,血流如注。营长见状,令他下去包扎。汪乃贵却忍痛坚持率部向山上冲去。战士们见他带伤指挥,愈加勇猛,拼命杀敌,很快占领了山头。
战斗结束后,汪乃贵的伤势越来越重,担架队要抬他下山。可他见伤员多、担架少,就让人扶着自己走。每走一步,伤口都如同刀割,他咬牙坚持,好不容易走到战地包扎所。见此情景,徐向前关切地问:“怎么不搞个抬子(担架)呀?”接着又表扬道:“你们打得很英勇,很顽强!”
根据红四方面军的部署,部队迅速转移,途中不时与敌人发生战斗。部队经过汪乃贵家乡时,汪乃贵经请示后回家看望双亲。母亲见他缠着绷带就哭了,赶紧去逮鸡要杀给他吃。汪乃贵见父母身体还好,心里得到一些安慰,不等母亲做饭就准备归队。母亲一边追一边哭,汪乃贵擒着泪水,毅然离去。这次相见,成为他与父母的最后一面。
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四方面军被迫撤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沿途战斗十分激烈。汪乃贵拖着伤体,坚持行军作战。1932年11月11日,在鄂陕边界的漫川关突遭数倍于己之敌围堵,部队被包围在10余里悬崖峭壁的峡谷中,情况十分危急。关键时刻,汪乃贵所在的第二一九团奉命配合红十二师三十四团夺取北山垭口,经过反复冲杀,终于为全军打开一条通道。敌人企图封闭通道,集中优势兵力疯狂反扑,汪乃贵和战友们死战不退,牢牢控制住通道,保障了全军安全通过。战后,他升任第二营营长,随军继续向川北挺进。
1933年3月20日,部队到达两河口时已是晚上11时,刚要宿营,就遭到土匪王山春的袭击。负责后卫的汪乃贵当机立断、组织反击,匪徒大部被歼。当地群众拍手称快,纷纷来到部队致谢。红四方面军总部得知后,通报表扬并将汪乃贵升任为红十师二十八团副团长,后转为团长。
汪乃贵到第二十八团时,正值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和反四川军阀田颂尧组织的三路围攻。该团在驻地龙凤场开展土地改革,动员青壮年参军,不久就扩编了两个团,形成一个师的建制,汪乃贵升任代师长。
浴血沙场
在随后战斗中,汪乃贵一如既往勇往直前、顽强杀敌。1933年5月15日,他奉命指挥第二十八团主攻竹峪关。战斗激烈进行中,他突然肩头一震,一颗子弹从他右肩穿过,手臂失去知觉,手枪也掉在地上。卫生员急忙包扎,准备扶他回师部。汪乃贵却坚持不下火线,继续指挥部队激战至天亮,直至取胜。此战毙伤俘敌数百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swh20250510.pd原版全文
7月,红四方面军由4个师扩编为第四、第九、第三十、第三十一军。汪乃贵所在部队改编为红四军第十师。
10月27日晚,汪乃贵率红十师在川东游击队的配合下,进攻南坝场。经过一夜激战,溃敌8个团,接着解放达县,将敌追到开江城北线。在这里红军转攻为守,与敌多次展开激战。突然一颗炮弹飞来,在不远处爆炸,炮弹碎片打入汪乃贵的臀部,鲜血很快染红了裤子,但他仍率部坚守阵地。
11月反六路围攻激战开始后,汪乃贵被正式任命为第十师师长。以四川军阀刘湘为首的各路敌人发动第一期总攻后,汪乃贵在连续负伤未愈的情况下,继续指挥作战,于1934年1月和兄弟部队在余家坪、周家寨歼敌杨森部一个旅。
随后,汪乃贵调任第三十军九十师师长,率部到八庙场草帽梁配合主力部队攻坚。一日,他深入前沿阵地观察敌情和地形,突然被一颗子弹打中后脑,昏倒在地。师政治委员程世才以为他没救了,赶紧派人去买棺材。谁知汪乃贵却从昏迷中苏醒,连连叫道:“我还没死!我还没死!”幸亏子弹未击中要害,简单包扎后,他仅休息了一天,又投入反围攻斗争。
1934年6月,汪乃贵率部参加万源保卫战,经过70多天的浴血奋战,挫败了刘湘主力十几万人的多次猛攻。8月下旬,又奉命率部攻打鼎山场,他故布疑阵,夜间派两个连佯攻,同时命师直属队举着火把在山上来回跑动,使敌人误以为红军援军无数而畏战不出,从而一举将敌击溃。
11月中旬,红四方面军进行整编,汪乃贵调任第三十军八十九师师长。1935年1月,率部参加广(元)昭(化)战役,在仪陇马鞍山战斗中,他再次负伤。
在川陕根据地的创建发展中,汪乃贵先后担任3个师的师长、4次负伤,用鲜血和汗水为建设和巩固苏区建立了不朽功勋。
为粉碎敌人“会剿”、策应中央红军入川,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发起强渡嘉陵江战役。第八十九师奉命攻占苍溪。汪乃贵指挥所部与第八十八师协同作战,以夜袭战术迅猛出击、攻其不备,歼敌4个团、俘敌3000余人,顺利攻占苍溪、仪陇。4月上旬,第八十九师完成掩护方面军总部渡江任务后神速疾进,直插川甘边界的青川、平武,以阻止甘肃敌军南下。又以凌厉攻势首克青川,继而奋战摩天岭,歼敌2个营,14日再克平武。6月中旬,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过草地时,汪乃贵率部作为先遣师,为主力部队侦察路线,筹集粮草。1936年4月,红四方面军转战至甘孜后进行整训,汪乃贵被抽至红军大学学习。
夜袭阳明堡
1937年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汪乃贵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副团长。9月16日,他率第三营作为前卫,从陕西富平庄里镇出发奔赴抗日前线。
10月11日,汪乃贵所部到达山西五台县河边村,发现代县阳明堡、哼县(今原平市)等处驻有日军,阳明堡还有日军机场,集中大批飞机轮番出动,对国民党驻忻口守军进行轰炸。汪乃贵和团长陈锡联等商量决定突袭机场、炸毁飞机。19日上午11时许,他们到滤沱河边对阳明堡机场进行实地侦察。经过周密研究后,决定当晚出击。具体部署是:由汪乃贵指挥第三营袭击机场,第一营钳制哼县方向增援之敌,第二营为预备队。
由于敌人尚在修整机场,汪乃贵就带着第三营营长赵崇德、教导员潘寿才和各连连长、指导员化装混入民工中,到机场附近侦察。下午,汪乃贵等回到驻地召开营连干部会议和党员会议,要求大家坚定敢打敢拼的决心,并发动与会众人对袭击机场献计献策。经过讨论,会议决定:赵崇德率爆破连分组去炸3列各8架飞机,另外两个连分别负责压制机场守敌和阻击增援之敌,汪乃贵带着机枪连在河边指挥所担负掩护任务。
深夜,汪乃贵指挥先遣组出发,秘密接近敌机场。他们迅速爬过铁丝网,端了敌哨卡,进入机场。与此同时,机枪连迅速抢占封锁敌战壕出口处的有利位置。赵崇德带着爆破连向敌停机坪猛冲过去,爬上飞机,砸破机舱的玻璃窗,将一捆捆手榴弹扔了进去。霎时间,爆炸声接连响起,飞机燃烧起来,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战壕里守备队的200多名日本兵冲出来,却在机枪连的猛烈扫射中纷纷倒下。枪声、喊杀声、爆炸声响彻夜空。八路军勇士越战越勇,日本兵一个个倒在刺刀下。经过近一个小时战斗,共炸毁日军飞机24架、歼灭守备队日军100余人,胜利完成预定任务。
展游击队的情况,受到师长刘伯承的表扬:“看不出你粗中还有细哩!”
随后,刘伯承等师部首长到汪乃贵所部视察得知,地方武装已发展至500余人,当即指示:“可以组织汪支队了。”不久,汪支队发展为两个大队和一个独立营,共1600余人。他们攻打敌据点、破铁路、炸火车,大量消灭和消耗敌人。
组建“汪支队”
12月下旬,在刘伯承的指挥下,汪乃贵率部在外线配合主力部队粉碎了敌人的六路围攻。仅在关帝庙战斗中毙敌100多人,汪支队军威大震,群众纷纷报名参军。由第三营八连在河北邢台大南庄组建的一个游击大队也并入汪支队。支队扩大后,汪乃贵任司令员,李定灼任政治委员。
1937年11月中旬,汪乃贵根据上级指示,率领第三营驻昔阳县以南第四区西庄。他们经常袭扰日军,向群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动群众建立游击队和抗日民主政权,很快就在第四区建起游击大队。
1938年4月初,日军纠集3万兵力分九路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发动围攻。汪乃贵率部在寿阳县以南的松烟镇设伏,与第七六九团协同作战,打退了经此地攻打辽县(今左权县)的日军,为取得反九路围攻的胜利作出贡献。
6月,汪乃贵率主力2000余人转向河北,配合东进纵队,建立冀南第一军分区,他兼任司令员。此后,他率部伏击经高城到赵县之敌,缴获汽车一辆;包围路过大杨庄的日军,歼敌一个中队,缴枪100多支和平射炮一门。这次胜利,打开了军分区工作的局面,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swh20250510.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