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根本遵循
作者: 李颖习近平历来高度重视党史和文献工作,先后在不同场合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涵盖党史和文献工作方方面面,包括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文献、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什么、怎样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文献等。这些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要求明确,给人以深刻启示,为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文献
党史和文献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学习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学习党的文献、研究党的文献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提高到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地位。
(一)我们党对学习运用党的历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深刻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习近平在不同场合提出明确要求。2021年2月,他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将学习党的历史的意义归纳为九个方面内容:一是我们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要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二是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三是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四是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五是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广大党员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六是我们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七是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八是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九是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
以上九条,第一、第二条是总括性内容,对中国共产党和党的历史的一个整体概括;第三、第四条讲为什么要学习党的历史;第五至第八条讲学习党的历史的四个作用;最后一条讲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的方法。习近平强调,这些都是我们党对党的历史的一贯立场和态度,体现了我们党对学习运用党的历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深刻认识。
(二)注重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不断开拓前进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习近平历来重视在重大党史时间节点进行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先后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等座谈会和大会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不同角度对党的历史经验作了总结概括。
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2021年11月,他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总结历史是为了使全党从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提高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
(三)党的文献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2月,习近平在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文献事业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大量文献,特别是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重要文献,记录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艰辛探索的奋斗历史,记录了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完成伟大艰巨任务积累的宝贵经验,记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历史进程,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治党治国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对这些文献进行编辑、研究和宣传,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2010年5月,他在《致中央文献研究室成立三十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党的文献工作和工作成果,“对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武装全党,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
习近平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第一,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要教育引导全党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了解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和根本成就,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风雨无阻,坚毅前行,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第二,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第三,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要教育引导全党在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
二、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党史和文献工作肩负着为党修史立传、续写“红色家谱”的重任。围绕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习近平有大量相关论述。概括起来,其论述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党史姓党是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指出:“在百年奋斗中,党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创造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科学理论,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党史和文献工作要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把党的领袖人物宣传好、维护好,把党的文献编辑好、出版好,把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好、阐释好。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党史和文献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到各项党史和文献工作中,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习近平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专门用一个部分的篇幅,对“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作出深刻阐述。他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这是党史工作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也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
(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史和文献工作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对党的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为人们正确认识现实和改造现实提供历史依据和历史启示,更好地为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服务;要“对党的文献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是党史和文献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集中体现。要认真总结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经验,特别是我们党处理复杂局面、进行科学决策的经验,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好务;要大力宣传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服好务;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好务。
(四)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
一要坚持正确党史观。唯物史观是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而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习近平指出,现在,一些错误倾向要引起警惕:有的夸大党史上的失误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党的历史、攻击党的领导;有的将党史事件同现实问题刻意勾连、恶意炒作;有的不信正史信野史,将党史庸俗化、娱乐化,热衷传播八卦轶闻,对非法境外出版物津津乐道;等等。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三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二要树立大历史观。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习近平指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他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五)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党史是一门研究党的历史的科学,其研究理论和方法主要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讲,就是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在党史和文献著作编写中时刻注意将视角投向最广大人民群众。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史和文献工作者更应饱含对人民的温情,深怀对英雄的敬意,带着感情书写党的历史,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要时刻认识到,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人民是决定性力量”。二是坚持自信自立,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习近平指出:“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坚守党史和文献事业,靠的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三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党史和文献工作展现新气象。习近平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他指出,党史研究工作“既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党史工作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也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史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方法,还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党史研究的手段、方法、载体。要注重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加大党史宣传教育和党史知识普及力度”。他强调,要拓展党的文献工作领域,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要深入理解党中央关于文献工作的新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通过工作方法和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提高党的文献工作水平。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呼应时代关切。习近平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党史和文献工作者同样应该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要选准“靶心”,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问、盯着问题研。五是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全力完成重大项目。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在党史和文献工作中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六是坚持胸怀天下,既反映党对世界的贡献,又注意体现国际社会的帮助,全方位书写党史。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在党史和文献工作中要注重以此为遵循。正如胡乔木指出的,只有注意了四面八方,这样写出的党史,才能不只是一线一面,而是立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