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国际妇女交往前沿的邓颖超

作者: 王琳

活跃在国际妇女交往前沿的邓颖超0

邓颖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把一生献给中华民族奋起复兴的事业,是20世纪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同时,她还是妇女对外交往的开拓者之一,以开放的胸襟走向国际舞台进行妇女间的友好交流,不断扩大新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妇女运动的进步与发展。

两次苏联之行,打开妇女交往的国际视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邓颖超曾两度前往苏联。第一次是1928年列席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令邓颖超难忘的是,此次莫斯科之行会晤了国际妇女运动著名领袖克拉拉·蔡特金。邓颖超早在五四时期便投身于妇女解放运动的热潮之中,对于克拉拉·蔡特金这个名字,她早已如雷贯耳。蔡特金在国际共运舞台上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宣传无产阶级革命和妇女解放思想,号召广大劳动妇女为争取平等权利而斗争。在她的推动下,1921年9月,为纪念1917年3月8日俄国女工在抗议沙俄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要求解决严重饥荒的示威游行中的突出表现,第二届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将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这无疑是国际妇女运动里程碑式的事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1928年夏,邓颖超等人随英国女工参观团拜访克拉拉·蔡特金。当时的蔡特金虽已是古稀之年,疾病缠身,但还是热情地答应与她们见面。邓颖超曾在文章中写下对蔡特金的印象,“她是一位慈祥又充满着革命热情的老人,满头笼罩着如银的白发,而她的精神健壮得像青年人一样……她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非常清晰有力,声如洪钟,慷慨激昂,且有说话和高度鼓动的天才”①。会见中,蔡特金向大家讲述了英国工人在资本家高压剥削下的悲惨生活,描绘了无产阶级及被压迫者,尤其是妇女们为争取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坚强品格,使在场同志深受震撼和鼓舞。自此,邓颖超在心里埋下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而奋斗的种子。

1939年秋,时隔11年,邓颖超再次前往苏联,陪同周恩来治伤。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她投入大量精力考察苏联妇女的生活,与各界妇女进行了友好接触和交流。她发现,“从最高苏维埃一直到下级机关,妇女们和男子肩并肩地同样工作。苏联大学中女学生也很多。在工厂、集体农场中,妇女竟全和男子一样,她们也会勤恳地工作,她们也有优良的成绩,她们也一样能负起领导的责任”②。邓颖超了解到,苏联在完成农业生产计划和发展农业任务的同时还培养出大批女厂长、女工程师、女技师……为社会主义建设共同贡献力量。不仅如此,邓颖超还注意到,苏联家庭女工也拥有和工厂女工同样的待遇,实行8小时工作制,规定周日休息。如果雇主想安排女工在休息日加班,那么需要获得女工的同意并支付双倍工资。在家庭女工连续工作10个月后,雇主必须额外支付一个月的休养金。邓颖超忍不住感慨:“社会主义国家的妇女真正获得了男女平等,是真正的人!”③这年11月7日,苏联在红场举办十月革命22周年纪念大会,邓颖超应邀参加。她惊奇地发现,受阅的苏联红军队伍中有许多女战士、女飞行员,她们英姿飒爽、神采飞扬,迈着矫健的步伐整齐划一地通过检阅台。她情不自禁地和观众们一起热烈鼓掌,钦羡不已。

邓颖超在苏联期间还特地访问了苏联的《女工》《农妇》杂志编辑部,编辑部的工作方法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女工》杂志内容丰富,排版精美,还设有专门的通讯员,传递女工与工厂之间的信息,帮助女工提高生产技术、优化生产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该杂志还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女作家。④访问中,她得知经过《农妇》杂志的帮助,很多妇女提高了思想觉悟,有的成为苏维埃委员,还有的成为技术专家,她们在各行各业找到了人生价值。⑤苏联妇女还具有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她们非常关注中国革命运动进展和妇女的生活情况。在《女工》杂志社召集的工厂领导人讨论会上,有女工得知邓颖超是中国国民政府10位女参政员之一,欢呼道:“以前我总是听来的,今天才真正看见活的了。”⑥邓颖超同她们亲切握手,拥抱互吻,进一步加深了中苏妇女之间的友谊。

回国后,邓颖超将在苏联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文章,发表在《新华日报》《妇女生活》等报刊上,鼓舞妇女同胞们团结起来将妇女解放进行到底,将抗战进行到底。通过与苏联妇女的友好交流,邓颖超开拓了妇女运动的国际视野,还同进步人士一起开辟了抗日妇女运动的新阵地——中苏文化协会妇女委员会。

争取参加国际妇女会议,赢得国内外广大妇女声援

全民族抗战期间,邓颖超担任陕甘宁边区妇女联合会驻国统区代表团团长、中共南方局妇委负责人,与妇女界知名人士密切合作,为维护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与国际妇女组织接触交往并建立了友谊。

1945年11月,世界进步妇女组织——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成立,来自41个国家的妇女代表参会,旨在争取和保护妇女平等权利、消除社会对妇女的一切歧视。同年,中国解放区妇女联合会筹委会加入其中,蔡畅、邓颖超被推选为国际民主妇联理事。1946年5月,国际民主妇联发出通知,邀请邓颖超、蔡畅等参加于6月27日在巴黎召开的理事会。彼时,国民党蠢蠢欲动,蓄意发动内战以武力消灭共产党。国民党当局担心,邓颖超参加这一国际妇女会议会向世界各国妇女代表揭露国民党企图发动内战的真相,争取国际同情与援助,因此百般阻挠,找各种借口不予发放邓颖超的出国护照。

为拆穿国民党的把戏,邓颖超于6月11日在南京梅园新村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历数事实对国民党的阻挠借口进行驳斥:一、此次出席是以该会理事的资格受邀前往,与国家、国内妇女团体无关,无需征求意见;二、中国妇女出席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早有先例,并非无案可查。⑦6月13日、20日,邓颖超两次致电国际民主妇联主席戈登夫人,陈述中国国民党蓄意刁难、阻挠她出行的情况,得到戈登夫人回电:“我们等候邓颖超夫人来此出席,已向中国驻法大使馆交涉护照问题,并已电告社会部。”⑧此时,国民党当局干脆不顾社会各界的指责,以“时间仓促、无法出席”为由敷衍了事。在给戈登夫人的回电中,邓颖超尖锐指出,国民党当局无理阻挠自己出席国际妇女会议的做法,证明中国人民无自由,政治不民主。⑨在此事件中,虽然邓颖超未能出国参加国际民主妇联会议,但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同情与声援。

无独有偶,在国民党当局煞费苦心阻止邓颖超前往巴黎后不久,邓颖超又接到来自美国国际妇女会议委员会主席卡特尔夫人的邀请信,“敝会正从每个国家中邀请几位妇女领袖,力图要请到那些回国之后能够负责将大会的激励与智慧带回到该国妇女中去的代表们……请将此信当作邀请你参加国际妇女会议的一个诚恳的请帖”⑩。当时正值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之际,于是他们更加心虚,只能故技重施。

邓颖超在前一次斗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充分的斗争准备。她一方面与国民党方面据理力争,争取出国护照;另一方面给卡特尔夫人复函表达参会的迫切愿望,争取国际援助。但国民党方面依然不为所动。面对这种局面,邓颖超一边坚持斗争一边积极准备会议材料,于9月1日在南京发表告全国妇女同胞书,向全国妇女同胞通告美国国际妇女会议情况,并提出6条提纲向全国女同胞征求意见和建议,其中包括:“一、我们生活在怎样的政治和经济的世界里?二、怎样可以使各种政治经验不同的国家找到一个国际合作的基础?三、人民在自己国内能用什么办法阻止各国由于政治经济差异而产生的对国际合作的阻挠?四、人民在本国怎样才能提高生活水准?五、我们要为争取怎样的社会秩序而奋斗?六、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精神与道德的情况如何?我们应该为怎样的精神与道德的标准而奋斗?”⑪9月4日,邓颖超在上海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介绍了在美国将要召开的国际妇女会议、国际妇女为和平民主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前一次被阻挠出席巴黎民主妇女联合会理事会的经过和此次会议出行遇到的阻碍。⑫邓颖超为征集意见发布的6条提纲引起全国妇女界的关切与讨论,仅一个月就收到来自各地各界妇女领袖或妇女团体的将近2000封来信。她们要求制止中国内战,呼吁和平和民主;要求美国政府立即改变现在片面援助内战一方的政策,立即撤走美国在华驻军……不要伤害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⑬舆论界也谴责国民党方面的独裁专断行径,许多读者表达了对该事的愤怒和失望。国民党当局恼羞成怒,索性公开拒绝邓颖超的出国请求。为此,邓颖超向罗斯福夫人、卡特尔夫人及国际妇女会议的朋友们写了一封长信,说明未能出席会议的原因、为参会所做的准备工作和中国妇女向大会的呼吁,“为巩固世界和平,防止战争,全世界妇女团结起来!”⑭国际妇女会议结束后,卡特尔夫人专门给邓颖超回信,肯定了她为国际妇女会议所做的工作,“你所选送我的材料与信,我已全部收到,对这些材料甚感兴趣。我认为你把你们地区妇女的利益列举出来,以及组织讨论会等,乃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⑮。

邓颖超引领的这场争取赴法、赴美参加国际妇女会议的斗争,虽然最后都未能成行,但不仅在国内凝聚了民心,增强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共识,而且在国际上也赢得了国际妇女组织的声援,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为日后带领中国妇女参与国际交往奠定了基础。

同各国妇女友好往来,担负起新中国妇女对外合作交流的重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经济方面封锁中国,外交方面孤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僵局,创造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在党的领导下担负起新中国妇女对外沟通、合作交流的重任。邓颖超作为全国妇联副主席,积极接待各国访华妇女代表,分享介绍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经验,支持国际妇联工作,为世界民主妇女运动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949年12月,国际民主妇联在北京召开亚洲妇女代表会议,这是在新中国召开的首次国际会议,也是中国妇联组织加入国际妇联后的首次“亮相”。邓颖超协同蔡畅等全国妇联的同志们积极投入筹备工作。

12月10日到16日,以邓颖超为团长的中国妇女代表团110人同来自世界23个国家的197名代表出席了此次盛会,邓颖超在会上作《亚洲妇女为民族独立、人民民主与世界和平而斗争》的报告。她热情赞扬了亚洲被压迫民族与妇女为反抗殖民奴役进行的不懈斗争,指出“妇女的命运是和全民族的命运分不开的。没有民族的独立和人民民主谈不到妇女生活的有系统的改善和妇女权利的保障”。她向各国妇女代表介绍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及成功经验,针对所有尚未解放的殖民地和附属国,提出妇女的首要任务便是与全体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建立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坚持斗争,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本国的封建地主与买办资产阶级,以争取民族的彻底解放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在报告的最后,她慷慨激昂地表示:“我们全亚洲的妇女要紧紧地团结在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的旗帜之下,和全世界的民主妇女亲密携手共同奋斗,这样来争取世界持久和平、各民族的真正独立和人民的民主,而这也就是争取妇女的解放,和儿童的幸福前途。”她充满感染力的讲话将整个会场的气氛推向高潮,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会议期间,全国妇联还收到国外贺电、贺信80余封,国内贺电、贺信160余封。1950年1月7日,邓颖超在中央人民政府直属机关干部会上作《亚洲妇女代表会议的概况及收获的报告》。报告指出,这次会议不仅加强了亚洲各国妇女同世界妇女团结斗争的力量,加深了各国妇女间的互相影响和友谊,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新中国的形象、扩大了新中国的对外影响。

1951年12月7日,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在柏林举行会议,邓颖超率中国妇女代表团一行4人参加会议。邓颖超先后作了《中国妇女坚决为世界和平而奋斗》和《中国关于国际保卫儿童会议筹备工作》的两次发言,介绍了中国妇女开展的保卫世界和平运动即参加反对美帝侵略朝鲜和重新武装日本的爱国示威游行的情况,显示了中国妇女在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旗帜下保卫世界和平的大团结。同时,邓颖超针对国际民主妇联的工作提出建议,一是各会员国应主动积极地与非会员国的妇女组织、各业妇女组织以及有关的如文艺的、儿童的组织等,进行广泛的具体的有效的合作;二是要纠正狭隘的关门的思想作风;三是选举世界妇女大会的代表,可以召开有组织的妇女群众会议选举产生、各妇女团体协商推选或者特别邀请的方式进行。⑯她最后表示,第三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必须是一个联合广大妇女群众的全世界规模的大会。中国民主妇联将尽一切力量动员并团结广大妇女群众来支持和协助大会的筹备工作。⑰她的讲话真诚且充满力量,在会上受到普遍的欢迎和尊重。会议期间,邓颖超分别与国际民主妇联总书记瓦扬·古久里夫人、副主席波波娃就妇女儿童的有关问题进行座谈,还和各国理事、代表进行了广泛接触与亲切交谈,充分展示了中国妇女热爱和平、独立民主的风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