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落地有声 创新发展有力

作者: 黄振胜

建议落地有声 创新发展有力0

代表建议承载着民意,蕴含着民智。

过去一年,在渝全国人大代表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交的184件建议均得到高质量办理,一件件涉及高质量发展、关乎民生的事项落地见效,谱写了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的精彩答卷。

现场听意见列举措

促建议高质量办理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重庆代表团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服务能力的建议》《关于支持在重庆开展国际开放合作创新示范的建议》等,呼吁支持重庆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通道建设等有关事项。

为办好建议,全国人大民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金融监管总局、国铁集团、海关总署等组成建议办理调研组来渝召开座谈会,就全团建议与重庆市全国人大代表面对面交流办理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

“我做了一个初步统计,各位共提出18条建议,其中全国人大代表提出13条。”在听完在渝全国人大代表发言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有关同志表示,将抓紧梳理汇总调研情况,进一步研判全团建议,积极吸纳大家所提的建议。

提出建议是代表的权利,也是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和成果。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们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自立自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区域协调发展和“三农”等国家重大战略和中心工作,聚焦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法治建设、就业养老等热点难点,共提出建议184件,得到全国人大、国家部委的高度关注,多件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

祁美文等11名在渝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大会提交建议,呼吁支持加快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加快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创新改革试验区,加强政策资金引导支持,加强国际化宣传推广。该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督办建议。

去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文化和旅游部牵头组成调研组来渝,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沟通座谈会,重点就办理《关于支持加快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建议》与王志杰、祁美文、冉冉等在渝全国人大代表面对面交流,推动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落地落实。

现场听意见、当面给答复,建议落实有了更加清晰的举措。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高质量完成建议答复工作基础上,认真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调研成果,将其转化为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好政策、好举措,发挥旅游为民、富民、惠民的重要作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政策研究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帮助文旅部门提升数字化科技水平;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完成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整合川渝石窟寺资源,统筹做好本底保护、研究阐释、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展示交流等工作。

川渝两地代表聚合力

助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长江上游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最富发展活力和经济增长潜力的区域之一。但放在一系列重大战略要求背景下,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充分发挥仍存在制约。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重庆代表团和四川代表团联合提出了《关于全面提升长江上游航运能力的建议》,共同呼吁国家层面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提升长江上游地区航运能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该建议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等协办。建议交办后,各承办部门积极办理,回应代表关切。如交通运输部在2024年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在“充分发挥干线航道主通道作用”部分,明确“长江干线,重点提升上游等级、打通中游瓶颈、优化下游通道,加快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前期工作和建设,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口航道”。

去年6月24日至28日,川渝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联合开展专题调研,围绕“推进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以代表之力助推川渝高新技术企业向“新”而行。

调研期间,代表们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区域整体实力等探讨交流,为推动成渝地区“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出谋划策,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

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充分总结运用此次专题调研成果,会同有关部门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基础上,形成了高质量调研报告,报两地党委决策参考,并积极争取国家在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改革管理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

去年底,在川渝人大常委会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六次联席会议上,两地人大常委会商定2025年的合作事项。其中之一,就是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联合提出全团建议,相关主题也与科技创新有关。

代表建议落地有声

民生福祉照进现实

“去年提出的建议得到落实,华系地方猪种保护有了很大突破。”今年2月中旬,赴京归来的全国人大代表林其鑫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激动地说。

去年全国人代会上,林其鑫提出的“关于重视打造华系地方猪全产业链的建议”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家部委的高度重视。国家部委多次与林其鑫就建议办理进行沟通,华系地方猪种保护也有望纳入国家顶层制度设计。林其鑫此次赴京,正是参与相关论证会议。

全国人大代表陈友坤去年提出多件建议都涉及司法工作。一年来,他持续与最高法保持紧密沟通,关注建议落实情况。他注意到,关于切实解决类案不同判的相关建议已有了具体落实举措。

去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明确,针对“知假买假”的案件,要“在合理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支持惩罚性赔偿请求。

“司法解释统一了对知假买假索赔行为的裁判尺度,一方面鼓励消费者合理的维权行为,另一方面保护生产者和经营者依法经营;司法解释同时厘清了知假买假的行为边界,避免有人进行过度索赔甚至是敲诈勒索,有助于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健康的市场环境。”陈友坤说。

一年来,一个个关于代表建议落实的好消息接连不断。

全国人大代表钟代笛介绍,《关于加强社会应急力量规范化建设的建议》得到了应急管理部的重视和回复,他们认为该建议对于推动提升社会应急力量能力、促进其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将加强统筹规划,规范审查程序,推动各地应急管理部门将社会应急力量纳入本地区应急力量体系建设规划统筹谋划、一体建设。

针对全国人大代表严琦提出的《关于统一“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发证审批要求的建议》,国家疾控局高度重视,对于在工作中发现各地涉水产品行政许可出现较大分歧的情况,积极指导地方妥善处理。如在对《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进行实施效果评估和修订等工作基础上,同步组织制订《省级涉水产品技术审查细则》,为各地进行涉水产品技术审查提供公平、详细、实用、统一的评审依据。

一份份代表建议关乎发展大局,饱含人民群众所思所愿所盼,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由纸面落到地面,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聚焦科技创新

携民意再出发

2月19日,在渝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会前集中视察,为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做准备。

代表们视察了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立中合金新材料(重庆)有限公司、重庆吉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龙兴通用机场、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明月湖协同创新馆、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详细了解通道建设运营及渝车出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科创基地建设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等情况,围绕拟提出的全团建议文稿进行研究讨论、建言献策。

考察之余,代表们针对将要提交大会的建议进行了交流。

今年春节,国产AI应用DeepSeek火遍全网,一夜之间占据各大平台热榜。全国人大代表陈玮深耕科技行业多年,一直在为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鼓与呼。“如何将AI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将是我今年持续关注的重点,我也将围绕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建议。”

过去一年间,全国人大代表黄大勇深入基层调研14次,涉及教育、医疗、环保、乡村振兴、老旧小区改造、网信、警保联勤联动、保安服务行业、社会基层治理等多个领域,形成多件涉及民生工作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邵洪婷将聚焦国有企业技术人才发展提出建议,“技术人员是衔接科研人员和技能人员的群体,但其转岗之路还缺乏政策支撑,需要进一步在政策激励、发展平台等方面多给予关注,让技术人才的作用得以更好发挥。”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代表们深入访民情察民意,深入思考形成睿智之言、务实之策,为大会做足准备。

大家纷纷表示,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聚焦重庆发展大局、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立足人大职能职责,积极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