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协同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作者: 陈敏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在跨区域协同中再添新伙伴!今年2月底,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重庆签署合作协议,将协同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渝桂两地人大常委会“牵手”,是从人大层面探索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新路径,将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进一步走深走实。

积极探索推动降本增效

近日,一列载着200台长安汽车的铁路JSQ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简称JSQ车)专列从重庆鱼嘴站缓缓驶出,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直达广西钦州港,随后通过滚装船发往阿联酋迪拜杰贝阿里港。

此次运输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首次采用JSQ车衔接滚装船的铁海联运创新实践,为国产汽车出口中东、东南亚等市场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物流解决方案。

据悉,JSQ车是铁路特种运输装备,车厢部分为上下两层,前后厢门打开后可实现整列首尾贯通。跟传统的集装箱相比,JSQ车具有单批运量大、装卸效率高、运输成本低、安全性能好等优势。

此次专列经迪拜杰贝阿里港辐射中东及北非市场,为后续新能源汽车出口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望吸引更多产业向西部内陆聚集,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而首次采取“铁路JSQ车+滚装船”模式,实现铁海无缝衔接运输商品汽车,是重庆与广西方面紧密协同,整合各方资源,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降本提质增效的积极探索,也是“产业跟随”服务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渝桂两地密切合作,特别是在合力共建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合作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平台、合作开行渝桂海铁联运班列、合作推动开行北部湾港至新加坡港“天天班”航线、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渝桂两地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物流运输能力、通道与经贸产业融合发展、贸易规模、服务效率和高水平共建等方面提质跃升;积极协调推动通道建设重大事项,协商推动省际合作、区域合作、国际合作等,全力推动通道高水平共建。

去年4月,两地政府还共同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强化国家战略落实对接,深化交通、产业、科技、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合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锚定重点任务开展协作

2023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走深走实的决定》,明确每年选择1项重点工作开展监督。当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了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2024年听取了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推进情况的报告。

为共同研究解决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区域协同中的共性问题、共同保障改革发展中的共性需求,推动政府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经两地党委和人大常委会党组同意,两地人大常委会签署协同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合作协议,共促两地人大深度合作,携手探索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新路径。

按照合作协议,渝桂两地人大常委会将立足人大职能职责,以问题、效果为导向,围绕运输通道建设、物流设施建设、通道运行与物流效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提质升级、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等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点任务,有效推进协作联动。

合作协议还明确了协同立法、联动监督、联合开展代表活动、协同提出代表建议四方面合作内容。

“以这四方面内容为承载,就是把重庆和广西共同关切的、最重要最急迫的项目,作为协作推进的切入点,力争每年形成1至2项综合效应良好的协作成果。”市人大财经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今年在联动监督方面,将协同开展关于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情况的调研。

合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日前,一列满载265吨老挝木薯淀粉的中老铁路江津班列顺利抵达小南垭站,货物随后分拨至重庆及周边地区。此批货物通过“铁路快通”模式实施监管,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完成首票“铁路快通”货物入境,江津铁路国际联运班列进入进出境“铁路快通”模式双向贯通的全新阶段。

“铁路快通”即“进出境铁路快速通关业务”,是海关总署为促进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发展,提高境内段铁路进出口货物快速通关运输效率和便利化水平而出台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该模式下,海关通过对铁路舱单电子数据进行审核、放行、核销,实现对铁路列车所载进出口货物的转关运输监管,无须运营企业另行申报并办理转关手续,单趟班列可节省口岸通行时间1至2天,每个集装箱成本降低约200元,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随着该批木薯淀粉成功运用“铁路快通”模式进入江津,老挝、泰国等东盟国家的优质农产品、矿产品可更快通关,将进一步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运输效率,更好服务西南地区经济贸易发展。

两地人大常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后,随即开展了实地调研。第一站就是位于江津区的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这原是位于川黔铁路上的一座四等站,经过改扩建后,于2018年12月底重新开站。

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年设计运能2000万吨以上,是长江上游规模最大的水公铁多式联运铁路综合物流枢纽,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物流枢纽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主要发站点。

调研中,两地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了解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存在的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北部湾港综合服务能力仍有不足,通道多式联运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通道与产业、贸易等融合发展仍需加强等。

实地调研后,两地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通过协同联动开展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推动切实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在促进通道经济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方面,将协同助力通道进一步发挥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壮大通道经济,加快培育枢纽经济,打造高品质陆海联动经济走廊,实现资源要素高效集聚与流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